“抢救、保存濒危语言和方言,就是在抢救和保护民族语言文化遗产,这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一项迫在眉睫的历史使命。”全国人大代表、绍兴文理学院校长王建华建立“中国语言博物馆”的建议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而最近,他的设想正成为现实,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在苏州市启动。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身为语言学教授的王建华就建议:有关部门要尽快开展语言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建立可永久保存的中国语言多媒体语料库及相关数据库,绘制详细、精确、可传至后代的多媒体语言地图,建立中国语言博物馆。王建华的建议引发了多方关注和共鸣。当时,新华社、人民网等众多媒体对此给予了充分的报道。
王建华教授说,语言及方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不可再生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成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条件。我国是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小语言、小方言正在急剧萎缩甚至消亡。
国家语委在苏州启动的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分为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普通话3个分库。每一个分库都有由文字、国际音标等组成的文本,还有声音和图像,文本、声音、图像之间彼此对应,并具有链接功能。这种呈现实态的有声语言资料,使这个数据库能听、能看,便于今后的检索和开发利用。
(责编: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