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导师正在辅导大学生。困难重重的导师制还能走多远?不少大学生提出了疑问。信息时报记者巢晓摄
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并非“人人有份”,筛选无标准引起学生质疑
“我报了导师,但没有被选上,这会不会对我毕业造成影响?”这样的疑问经常出自大学生们之口。自2004年全国各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以来,导师已不再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专利,本科生也有导师了。但四年以来,本科生导师制依然处于探索的阶段,困难重重,凸显不少问题。
信息时报记者薛冰实习生嵇沈玲通讯员梁艳萍黄博纯
大学生忆蓝(化名)抱怨:“我对导师制的理解,只是知道导师每个月给我们开一次会。
”像忆蓝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尤其是新生,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缺乏了解。本科生导师制实行以来凸现多种问题,引来学生质疑声一片。
学生质疑一:
并非人人有导师造成不平等
据介绍,本科生开学时,由学校和院系公布导师名单和导师的基本情况,导师介绍自己的专业方向、讲授课程,学生则自由选择导师,导师也可根据各自要求选择学生。导师的任期一般为二或四年,每位导师指导学生15—20名,有些老师在一个专业的招生名额只限一两个。
学生们反映,高校的老师数量比较少,本科生长期扩招,造成严重的供求不平衡,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对学生进行筛选,导致最后有些学生有导师,但有些却没有。有学生质疑,这会不会造成教学资源不平等?特别是教学质量好的名师,更是出现报名扎堆现象。还有同学认为,这所谓的双向选择,更多的是老师选择学生。有的学生即使有导师,一年也见不上一面,起不到导师作用。
学生质疑二:
导师制筛选标准不科学?
那导师是以什么标准来选择学生的呢?某高校一学院的导师报名表上的要求写着,“1、有志于新闻宣传、策划工作,具有一定的采写编评能力。2、善于沟通,思维敏捷,听从指挥,勤奋好学。”“理科生源;爱好程序设计”。也有老师的要求只是:“对×××方面有兴趣,有责任心。”该校的一位教授承认,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在实践中可能会偏离了原来制定导师制的初衷。
导师选择学生时一般会要求学生写简历和面试,有同学认为,这是搞形式主义,“难道一两分钟的面试能真正了解一个人吗?” “老师一般都会选择上课时他认为好的学生。”“从报名到现在已经两个月,完全没有任何消息,也没有面试的通知,其他老师的名单都出来了。”同学们反映这其中存在不少问题。
校方坦承:导师制操作遇难
对于学生对本科导师制造成教学资源不平等的质疑,广州某重点高校一位教授表示,并不存在这一问题,如果这一年没选上,等大四的学生毕业了,下一年还有机会。而该高校另一位老师则认为:“这当然有可能存在教学资源不平等,但没有导师一样存在不公平,这种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学生若不主动努力学习,自己就造成了不平等。”
同时,不少高校的老师也坦承本科导师制存在不少困难。如广外副校长刘建达认为,近年来大学大规模的扩招和专业特点等因素,造成部分学院的师生比过低,特别是经贸、管理、信息等学院,有些导师一人要负责六七十个学生,这样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比较困难。“由于老师自己已比较忙,本科生自己的事也很多,不能全职跟导师,所以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另一名老师则如此表示。
至于如何改善现行导师制度,不少学生提出了建议。广外法学院的周同学表示,希望能够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切合点,并通过一定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共同提高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其实实行导师制很好,我们的导师中秋节日还请全班留校同学到她家里吃饭,平时都会跟我们聊天。”中文学院的黄同学提出,导师的指导方式也可多样化。除了定期与学生见面外,还可通过邮箱、电话、建立QQ群、使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等方式增进与学生的交流。
(责编: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