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特快 > 生活-亲子 > 阶段教育 > 提前教育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孩子的幸福是家长走出误区

 

  上帝安排的音乐

  使用正面的赏识,成人也需要专门地注意孩子发展的每一个细节,找到那个可帮助孩子的点,以一当十。

  有个名叫王双喜的孩子,11岁了,被父母折腾得糊涂到什么都听不懂、什么都不感兴趣的程度,根本不会使用自己的大脑,就像手一直被绳子绑着,从来没有使用过一样。有次课是“奇怪的香水瓶”,非常有意思,其他的孩子都能创造出独特的香水瓶,什么吸盘香水瓶呀,什么多功能香水瓶呀等等,王双喜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他在纸上连一根线条都画不出来。

  到了叙述的时候,每一个孩子都迫不及待,等不及了。因为这种时候最能表现自己了……比如那个吸盘香水瓶,你还没注意,叭的一下就吸到你的鼻子上了;喷气香水瓶,如果不小心按错了按钮,就会喷出一股臭气。孩子们一个个上来,滔滔不绝,他呢,无论怎么劝就是不动窝。劝到最后,干脆伏到桌子上,把脸埋在胳膊里面。

  这个孩子是我们想的办法最多,下的工夫最大的一个孩子,几个月都没有大的改变,直到最后有一次,班里搞时装设计与模特大赛。孩子排成队,一个挨一个轮着上,轮到他了,我们都担心他不上,可能氛围的缘故,他竟然把一件衣服勒到裤腰里头,慢腾腾地上去了。他走得慢,正巧赶上慢节奏音乐,是那种轻轻的、柔柔的、懒洋洋的音乐。他的姿势呢,就像被谁打了一顿马上就要倒下去了似的,两腿叉开,脚慢慢地蹭着,仿佛刚尿了裤子,跟音乐非常协调,正好合上那种节拍,好像那音乐就是专门为他创造的一样。

  现在想起来,要是他碰上的不是这段音乐,而是一段很快、很激烈的音乐呢?肯定是另一种结果。

  可是那天,真好像是天意,他正好碰上这样一个机缘。磁带走到那儿正好就是这段音乐,就像上帝安排好了似的。

  当时,我给任课的老师挤了一下眼睛,对方马上心领神会,就说:哇,王双喜终于放开胆子了,他的表演太棒了,我们应该为他的勇敢精神鼓掌!哗,一通掌声,一下把他的自信心找了回来。

  当然,正面的赏识一定要在点子上面,要是王双喜那天碰上一段快节奏音乐,动作没有做好,要是你说他做得很棒,给他鼓掌,他会认为你是在故意赏识他,反而让他更加自卑。我们有过这样的教训,有次课设计香水瓶,他什么都没画,没办法,任课老师帮他画了,我不知道。我去的时候所有的画已经贴在黑板上面,我一幅挨一幅看,看到那幅画时心里很吃惊,随口说了句呀,王双喜今天画得真棒。班里有个孩子大喊:是老师帮他画的!王双喜一下趴在画板上,再也没有抬头。

  模特大赛下来,王双喜一下子放开了,开始往孩子中间钻,甚至还跟同学打架,放学时,一声不吭地帮着老师收拾教室。他的妈妈也一下子满脸阳光灿烂,孩子的学习也开始好转,画画也自信了,以前他是一笔都不画的,也不思考。

  记得有一次我问:王双喜,老师问你,有一头毛驴过河,身上驮着一袋盐,不小心掉进水里,上来以后感觉变轻了,为什么?他一脸茫然,答不上来。旁边有个老师提醒,说王双喜,驴身上驮的是盐,不是糖。他这才明白过来,说可能是盐化在水里了。我又问:后来,这头驴又要过河,这回驮的是棉花,也掉进水里,上来感觉变重了,这是为什么?他想呀想呀,最终没有想出来。

  像王双喜这种孩子,一放开,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他在治疗他的创伤,在自我修复。除了打架,见了所有的老师都要往身上靠,那么大一个男孩,坐在老师腿上,让抱着,他觉得中心的老师都应该对他好,如果哪个老师不够重视他,他就会闹情绪。我们管这种情况叫做心理修复,孩子的心理伤痕是从这种情况开始走向愈合的。

  现在,他已经和其他孩子一样了,不再需要单独的关注。

  你今天真酷

  赏识本来是教育的基本手段,为什么在中国被作为一个问题专门提了出来呢?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传统,我们的传统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成人害怕赏识会让孩子骄傲,变坏。我们从不把骄傲与自信、自主这些联系在一起。我看过一部外国影片,里面有个7岁小男孩,爱上了面包师的女儿。那个姑娘已经20多岁了。为了能见到她,每天放学都要到面包店买一个面包。有一个镜头,男孩在走进面包店之前,将两块糖塞到嘴里,使两个腮帮子鼓起来,再戴上一副大人的墨镜,做出很酷的样子,可笑极了。但是面包师的女儿丝毫没有嘲笑,很平静地说:噢,你今天真酷,晚上请我吃饭吧?男孩学着大人的样子说:没有时间。姑娘就说:噢,求你了,求求你了。小男孩拿出大男人的架势,说:行吧。

  一个卖面包的姑娘,不是个教育家,连教师都不是,却知道在这种状态下该怎么做,根本没有任何吃惊与嘲笑的意思,这也是一种赏识是吧?

  有一次,这个姑娘到男孩家开的餐厅送面包,男孩前去打招呼,发现姑娘眼睛哭得又红又肿。他问怎么啦,姑娘不吭声,放下面包走了。这时,有个人说:肯定是和她男朋友闹矛盾了。小男孩着急地说:我是她的第一男朋友!我将来要跟她结婚!他的妈妈,这时候走过来,说:先去洗澡,把耳朵洗干净,结婚还早呢。

  在发达国家里,似乎每个人都知道孩子是怎么一回事,该怎么做,这就是传统。要是我们遇到这种事情会怎么样?好一点的,会嘲笑一通,把能表示好笑的表情全做出来。差一点的,就会大吃一惊,继而严厉地训斥:怎么这么小就想这种事情?啊?

  其实,孩子从4岁就开始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的探索时期。在探索人与人的关系的早期,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最近的观察对象是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由于经历了结婚这样的事情而使他们住在一个家里永远不分开。儿童将缔结良好关系这样的行为与结婚这样的词配起对来。在配对的早期,他们因为不能够准确地把与这个词相关的内容与词正确对应,形成固定的有关结婚的概念,所以,他们就经历了一个“试误”的过程: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他们要跟他们认为可亲的任何一个人结婚。

  如果我们知道了这是人类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探索过程,就不会对此大惊小怪,或者当成笑料去谈论它,而是像尊重大自然那样去尊重孩子的这一自然发展过程,不去唤醒孩子,避免使孩子发现自己探索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并为此感到羞愧或自卑。

  我们所说的教育上先进的国家,是因为他们这样正确地看待人类发展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孩子的父母、父母的父母,再往上的祖辈就已经开始尊重儿童的这种现象,习得正确的对待这种现象的方式,并作为传统传承了下来。这些父母也许不知道为什么要平静认真地对待孩子这些可笑的错误,但他们却能正确地对待,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训斥和嘲笑的方式,他们的父母没有给他们训斥和嘲笑的传统。

  如果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的传统是不好的,那么为了我们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就要去研究和学习别人好的传统和习惯,不至于再听到这种话就会吓坏,觉得孩子是不是出了毛病。曾经有个笑话:儿子对父亲说,他将来要跟奶奶结婚,父亲很生气,说:你怎么能跟我的妈妈结婚呢?儿子反问:你能跟我的妈妈结婚,我怎么就不能跟你的妈妈结婚?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再也不会将这样的话当成笑话而大惊小怪了。

  (责编:小娜)

 》相关资讯 手机看报纸 浙江手机报 订阅中
·哪句鼓励语对孩子有激发力
·宝宝吐奶的原因与应对招数
·不同阶段孩子玩具选购各不同
·孩子人缘不好,怎么办?
·爸妈齐努力,提升宝宝免疫力
·吃鱼肝油丸要吃吃停停
·配方奶中哪些成分必不可少
·11招,让宝宝更聪明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