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5日结束。针对不少市场人士关心的市值配售、为何选择眼下重启新股发行等热点问题,中金公司资本市场部负责人4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市场表现及企业融资需求来看,目前是新股开闸的好时机,预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方案将尽快推出,随后重启IPO。即使IPO重启后市场出现极端局面,也不能因噎废食,轻易否定新股发行改革。
新股发行重启是市场所需
他表示,欢迎新股发行开闸和市场化导向。2005年我国引入新股询价制度以来,发行制度和海外已相当接近,已相当市场化,能满足大小盘股的融资需求。
对于选择眼下这一时点开闸新股发行,他表示,资本市场主要功能是融资,去年9月以来,全球资本市场的新股发行均受到冲击,我国也暂停了审批。但香港今年1月已重新开始融资过程,5月的融资额超过10亿美元。这说明市场从今年初期已经初步打开。市场的力量选择让IPO停止,在经济回暖后也会顺利开闸。从市场表现、投资者对投资机会期待以及海外市场表现看,他判断市场流动性充裕,新股发行开闸正面临很好的市场时机。
从企业融资需求看,通过股本融资是企业发展、投资者寻找投资机会所必需,去年以来,我国通过银行放贷及发债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但这些手段都将增加企业债务负担,只有股本融资才是企业降低财务风险和杠杆率的好办法。
中国实体经济及资本市场规模巨大,资本市场未来发展面临竞争,如果中国股市长期停止IPO将把众多企业的融资需求逼向海外市场,从资本市场长期发展角度来看,也应启动新股发行。
针对市场关注的新股开闸的影响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只有流动性及基本面才能左右市场长期发展趋势,重启IPO短期内会对投资者心理产生一定影响,但我国股市目前规模已居全球第三大位置,相对成熟、理性,即使股市会下挫一两天,但长期趋势不会改变。
该负责人认为,目前市场的估值水平总体上较为合理。回顾历史,当市场火热时投资者进入股市赔钱的可能性较大;而在市场相对较弱时,股市更有可能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
改革成效需要时间检验
针对市场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该负责人发表了看法。
对于是否有必要采取市值配售的问题,他表示,一、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是趋同的,市值大小和仓位高低与投资者是否有兴趣参与新股申购及申购量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市值配售是新股发行中可以考虑的办法之一,但不是必然。由于定价市场化后,IPO不再是必赚不赔的买卖,甚至会出现IPO跌破发行价的情况,选择配售并不一定意味着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呼声较高的“一人一手”在中国实行起来并不现实,他表示,这一制度在香港也并非新股发行时的必然要求,从可行性来看,中国的账户数量过亿,而新股发行数量难以满足“一人一手”的要求。至于如何向中小散户采取倾斜,可以采取的手段多样,不排除今后在网上认购时根据订单规模的大小相应倾斜。
他认为,对于对价补偿问题,要求企业按照账面价格发行新股不符合经济学逻辑,新股定价如果不能按照市场价格,就不能实现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
至于第一家公司应选择哪类企业,他认为仍应重视企业质量。首批上市企业应符合几个标准:一是公司业绩较好、可比公司明确,这会让投资者的预期集中,定价难度减少;二是市场化定价要求选择研究、销售能力较强、和投资者沟通比较顺畅的券商,便于投资者对公司价值做出判断;三是IPO重启后应尝试上市各种规模的公司,才能对新发行体制做出全方位的检验和测试;四是硬性条件应该具备,公司的业绩必须依旧符合上市条件,业绩审计还在有效期内。
他同时强调,即使IPO重启后,最先上市的一、二单并没有达到改革预期目标,但这并不代表第一阶段的四项改革措施没有起到作用,检验一项制度成功与否需要时间。即便大盘股上市给市场带来一些极端影响,改革都应坚持走下去,停止改革步伐得不偿失。改革走到今天,市场已经不像以往那样脆弱,过去大盘股上市给市场带来强烈冲击的市场时期已经过去。
(责编: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