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家老小30多年来全靠杜鹃照顾。”在平水镇合心村,听说有记者来采访,村民们纷纷凑上来,夸奖杜鹃好。
30多年前,年轻的杜鹃进入王坛茶厂工作,认识了同在那里工作的宋志源。因为工作关系,两人互生好感。还未确立恋爱关系时,身边的好姐妹就劝杜鹃:“宋志源家里条件差,你吃不起这个苦的,千万要想清楚。”
那时,杜鹃的父亲是农资单位的干部,家境好。单纯的她嫁进夫家后才真切地感受到了“条件差”。宋志源的家在平水一个山村,半山腰上的一间小楼房挤着公公婆婆爷爷奶奶四个体弱多病的老人,外加两个智障的小叔子和一个10岁的小叔子。
在娘家享福,进了婆家,等着杜娟的是洗不完的衣服、清理不净的垃圾、煎不完的药。家里虽然人口多,但收入只有杜鹃和丈夫两人的工资,每个月底杜鹃总要向娘家借钱,才能勉强度日。“经济条件差靠自己的双手去争,最难受的是村里人的歧视。”因为家里有智障残疾人,敏感的杜鹃感受到村里人对他们家的歧视。说起当年的种种境遇,杜鹃不免心酸。
“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我认定只要和丈夫一起齐心协力,一定能过上好日子。”虽然性格温顺,但山里姑娘的那分韧劲,杜鹃身上也有。
1987年,儿子6岁,杜鹃从娘家借了400元钱,塞给丈夫,让他买冲床设备,做五金加工。从此,杜鹃和丈夫开始了创业之路。请不起工人,杜鹃和丈夫又当工人又当销售,每天都是天还没亮就开始干活,一直要忙到半夜。除了帮助丈夫创业,杜鹃还要照顾家里的“老弱病残”,以及年幼的儿子。
日子虽然艰苦,但杜鹃从未向丈夫抱怨,反而处处替丈夫着想。“他也很难,为了赚钱没日没夜地干,如果我再向他抱怨,他压力会更大。”村里人人称赞的杜鹃是位贤妻,这些年来,两个智障的小叔子经常要和村里人打架闹事,而这些事一直来都是杜鹃出面去解决。小叔子被打伤了,她就带他们上医院;小叔子打伤别人,她就登门向别人道歉赔礼。
33年来,爷爷奶奶和公公相继去世,公公弥留之际曾对杜鹃说:“志源娶到你,是我们全家的福气。”的确,杜鹃对于这个家来说,就像是田螺姑娘,帮扶着丈夫,帮扶着这个家。当初那个一台冲床的家庭作坊现在已经发展成了30多台机器设备的工厂,产品也从之前的五金配件到现在的宠物用品。去年儿子结婚,杜鹃升级成了婆婆,家里该有的也都备齐了。
“这些年来如果没有她,我们家的苦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现在虽然经济条件宽裕了,但她还是没歇着:要照顾我娘和两个智障弟弟。这辈子我是还不起她的情了,只能等到下辈子了。”站在杜鹃旁的丈夫宋志源说起妻子,眼神里充满了爱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