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国际政局变化,世界体坛也进入调整期,在大赛组织、赛期赛制等各方面,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改善了国际体育秩序。
国际奥委会决定,冬夏两季奥运会不再同年举行,而是按照四年周期在偶数年交错举行。为此需要解决的是从冬奥会或夏季奥运会当中选一,要么推迟两年,要么提早两年,以形成新的奥运周期。并未经过什么复杂的程序,事情就这样决定了:1992年在法国阿尔贝维尔举行第十六届冬奥会,1994年在挪威利勒哈默尔举行第十七届冬奥会。间隔缩短固然有筹备上的局促,但如果第十七届冬奥会向后延至1998年,意味着一些优秀运动员和热爱冰雪运动的人们要等6年,连同那些冬季运动装备赞助商的利益也会受到影响。
当然,中国冰雪项目运动员多了一次大赛机会,他们和全世界冬季运动的队伍一样,是调整冬奥会周期的受益者。
利勒哈默尔,又是一个陌生的地名,远在北欧的挪威。选择冬奥会东道主,体现出国际奥委会理念上另一个变化。冬奥会自1924年创办至1994年,总共70年间办了17届,举办国有10个,美国和法国各办3次,瑞士、挪威、奥地利分别承办过两次,其中,美国的普莱西德湖和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都曾两次成为冬奥会赛场。在有经验、有条件的地方办赛,何乐而不为!直至2010年,冬奥会办到第21届,举办国也没增加。未来两届将在俄罗斯和韩国举办,国际奥委会对此慎之又慎。
冬奥会赛期、赛地的调整,对中国来说,不如设项更值得关注。1959年,杨菊成在世界男子速滑锦标赛上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冬季项目奖牌,30多年后,中国有了冬奥会奖牌。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的三枚奖牌分别取自三个大项。不过,叶乔波之后看不到实力更强的后来者,冬奥会的金牌梦注定要在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赛场上实现。
调整可能是无奈的,也可以是积极的,无非是使主观努力更接近客观现实,以求事半功倍的效果。15年的冬奥会参赛史提醒中国冰雪运动,主动调整发展方向和方法,为此付出代价是值得的。走过的路是曲是直可以无休止地争论下去,但今后的路怎样走?在历史进程的某一阶段,寻找捷径,加速突破,也许并无不妥。夯实基础与冲击巅峰会相互助推,却不可相互替代。假如利勒哈默尔赛场上少一些干扰,说不定中国夺金已经实现。其实,适应时代,适应环境,适应规则,这才是征战第十七届冬奥会的最大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