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频道 > 资讯 > 高新区 正文
他自掏腰包,请来造船老师傅 欲复制百余艘古船
为了父亲的遗愿,也为了即将消失的古船技艺
2014年07月22日 08:41

  旧时画舫船

  造船老师傅,留下老手艺。

  近日,位于绍兴高新区东湖镇的松陵造船厂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鉴湖文化委员会和建筑文化委员会的专家,他们应公司总经理何关明的邀请,为筹建绍兴船文化博物馆作专题策划。为筹建这个博物馆,何关明已自投资金100多万元,建造了40多条样式各异的古船,并收集了大量与绍兴船文化有关的资料。

  4位造船老师傅

  已为他造了半年船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绍兴高新区东湖镇的松陵造船厂。在造船厂车间一角,堆放着各式各样即将完工的仿古船。车间内,4位年逾花甲的造船师傅,正围在一起制作一条绍兴古船。只见一人用绳索和钢管将船舷压成圆弧状,另两名师傅敲钉子将船板固定,一艘长四五米的仿古木船即将完成。在船旁,记者还看到一张“绍兴船”的图片,该船上不仅有帆,船体上还画着各种图案,船体较大。

  何关明告诉记者,这艘木船是绍兴古代较大的远航船,他也是从各种资料中搜集而来。在得到图纸后,就要求师傅按4∶1的比例缩小后建造。说起这些正在工作的造船师傅,何关明说,“他们都是村里的造船老师傅,一过完年我就把他们请来了,到我厂里已经连续做了五六个月了,已造了40多艘船。”

  在松陵造船厂的厂区另一端,记者看到了一间挂有“绍兴船文化博物馆(筹)”牌子的房子,里面有各种式样的仿古船。如四方形的渡船,比赛用的龙船,捻螺蛳的螺蛳船,游玩观光的画舫,还有各种载货的石头船、运灰船等等。“像这条石头船在我爷爷手上就开始做了,而这条画舫是我父亲设计的,增加了开窗的移动轨道。”何关明指着这些木船向记者介绍。

  打算用一年多时间

  造出百余艘古船

  据了解,东湖镇松陵村的造船历史悠久,古代绍兴的许多船都出自该村的能工巧匠之手,而何关明家可谓造船世家,他的爷爷、父亲都是当地出了名的造船师傅。“绍兴的造船历史悠久,有许多独特的技术,我父亲一直想筹建一个船文化博物馆,我和他收集了四五年资料,可惜去年他去世了。”何关明说。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已经转行造钢板船的何关明下了决心,准备投入几百万元来筹建这个博物馆。今年春节期间,他拜访了松陵村几名技术较好的造船老师傅,聘请他们来厂里造船,每天光是师傅的工钱就要近千元。

  何关明介绍,制造绍兴古船的工艺很复杂,很是费工夫,他打算用一年多的时间打造百余艘不同类型的船只,尽可能将绍兴历史上存在过的所有古船都复制出来。

  在这个正在筹建的博物馆内,记者还看到了各种与造船业相关的用品和器具,如斗笠、簑衣、发袜、明瓦等。何关明拿出用头发织成的“发袜”说,这也是绍兴人的一大发明,用人的头发编制成袜,主要让袜子有透水功能。

  筹建船文化博物馆

  越文化研究会来助力

  越文化研究会专家们认为,古越的舟楫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越王勾践灭吴时,出征战船有300艘之多。绍兴作为水乡,船是主要的交通和捕捞工具。船文化蕴含着不同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绍兴“以船代步”已成历史。东湖镇松陵村作为绍兴曾经的“江南造船基地”也随之衰落。

  越文化研究会会长鲁锡堂表示,筹建绍兴船文化博物馆,不仅是对古船制造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而且对于了解和传承优秀地域历史文化,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越文化研究会成立了绍兴船文化博物馆筹建委员会,将为该项目的推进、实施和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并拟将该馆作为越舟文化研究基地。

 

来源: 绍兴晚报     作者: 记者 钱峰     编辑: 筱应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绍兴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绍兴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绍兴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绍兴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绍兴频道"的电头。

看绍兴新闻,关注浙江在线绍兴频道微信
相关阅读
  • 麦当劳供应商用过期肉

    昨日,上海东方卫视晚间新闻曝出,在记者卧底两个多月调查后发现,麦当劳、肯德基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