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虞区百官派出所来了一对吵吵闹闹的姐妹。
这对姐妹姓吴,上虞人,在上虞农批市场合伙开了一个店。姐姐说,妹妹私自把店里的钱拿了。而妹妹说,她是被冤枉的,是姐姐“贼喊捉贼”!
百官派出所刑侦中队指导员宋渊在调查中发现,这事十分蹊跷。似乎姐妹俩都中了一名男子设下的圈套。
7月21日,涉案男子、现年33岁的福建人徐某被警方抓获。一起离奇的诈骗案浮出水面。
这对姐妹在市场经营小店已经有很多年了,以前每年利润丰厚。今年来,店里出现了咄咄怪事:生意依然红火,但却没有利润,而且还赔了不少。
这让姐妹俩起了疑心,姐姐怀疑妹妹私自把钱拿了,而妹妹说,她是冤枉的,钱应该是姐姐私自拿了。
宋渊听了姐妹俩的叙述,觉得很奇怪,在随后的调查中,宋渊发现,姐妹俩都中了别人的招。
姐妹俩在叙述中,都谈到她们的金龙鱼油和老干妈辣椒酱是从一个叫“小王”的小伙子那里进的。宋渊调查发现,最近“小王”送货3次,却有5张送货单。宋渊觉得,这个“小王”有疑点。
7月21日,“小王”被传唤至派出所,原来“小王”不姓王,而是姓徐。徐某有3个孩子,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徐某写得一手好字,模仿能力挺强。
徐某手头还有11张未结账的供货单,宋渊发现,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伪造的。
在审讯中,徐某说,他与吴氏姐妹俩接触时谎称自己叫“小王”。他每次接到姐妹俩的供货电话,就从柯桥、萧山等地用面包车运货到上虞。一段时间下来,徐某发现有空子好钻,一方面姐妹俩结账都是过段时间,另一方面账单上没有写明日期等,只写了货物名称和数量,最后有姐妹俩的一个签名确认。
于是,从今年3月开始,徐某精心设计了一个圈套。“诈骗有两种主要方法。”徐某说,第一种是虚开送货单,后伪造签名;另一种是重新填写送货单,对原有的送货单内容进行增加,然后再伪造签名。将伪造的送货单和真的送货单一起拿去找姐妹俩结账。
至于究竟骗了多少钱,徐某自己也记不清了。他只记得最近3笔,金额分别为5500元、4400元和3360元。
而据上虞警方掌握的数据,徐某骗了至少20万元以上。目前,徐某清退了全部赃款,已获取保候审。
“姐妹俩被对方骗了这么多钱,竟然还不知情,暴露出管理混乱的问题。”宋渊说,徐某的送货单共有3联,第1联送货时就当场撕掉;第2联徐某留着,用来结账;第3联由姐妹俩留存。由于送货单上没有送货日期,加上第3联随意乱放,最后姐妹俩只认自己的签名,就予以结账了。
“这起诈骗案给经营户提了个醒。”宋渊说,其实,经营户中存在管理漏洞的并非只有吴氏姐妹一家店,只有堵上漏洞,才能不被人骗。
凡注有"浙江在线绍兴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绍兴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绍兴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绍兴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绍兴频道"的电头。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短消息代码证:浙号[2006]00072-B011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之处,请联系管理员。凡标为原创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