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 > 热点推荐 正文
绍兴“五水共治”,大禹精神就是最好的指引
2015年11月13日 14:14

  稽山苍苍,禹陵巍巍。今天上午,全国晚报总编看水城绍兴大型采访活动来到会稽山大禹陵景区,寻访这位治水先贤的足迹。

  刚到大禹陵景区门口,吉林《江城晚报》副总编郝明伟就拿出了手机,拍起了景区的美景。“昨天来的时候就路过这里,隐隐约约看到了山上的大禹雕像。今天来到这里,更直观地见到了大禹陵的景致,确实非常美。”郝明伟说。

  走进大禹陵,面对景区内的小桥流水,各位总编、记者和作家们,纷纷拿起手中的手机和相机。“绍兴是著名的水乡、桥乡,到了这里发现真的名不虚传。我们是江北水乡,绍兴是江南水乡,各有各的味道。”《枣庄晚报》副总编巩海峰说。

  相比大禹陵的优美景致,大家更关注的是大禹陵背后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据文献记载,尧舜时代,洪水泛滥,人民深受其害,禹受命治水,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苦心劳身,历尽艰辛,终于治平洪水。继而大会诸侯于会稽,计功封赏,后葬于会稽山。参加活动的全国晚报总编、名记者、名编辑和作家一边瞻仰着大禹像,一边仔细听着讲解,了解大禹治水的历史。

  上海《新民晚报》长三角新闻中心主任徐利刚说,大禹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中国人从小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这种精神值得传承。“大禹的影响,不仅仅在历史,还在当下,大禹精神中有着丰富的现实意义,它与时常新、改堵为疏的治水方法,具有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永不过时,绍兴正值‘五水共治’,更应发挥大禹治水精神,打好这场治水攻坚战。”徐利刚说。

  云南著名诗人、原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晓雪告诉记者,他多次来过绍兴,最早的一次还是在1982年。虽然他见证了绍兴的快速发展,但是其间的污染问题,还是让他感到很痛心。

  “绍兴是一座很有灵气的城市,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河道污染的问题。好在这一状况正在得到改善。现在绍兴开展‘五水共治’,大禹精神就是最好的指引。”晓雪对记者说。

  在参观大禹陵过程中,市旅游集团董事长沈安龙也全程参与,他还给总编和作家们当起了导游。沈安龙说,在绍兴大家都在咏唱《大禹纪念歌》,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誓夺大禹鼎”的口号,大禹的精神正在古越大地传扬。

  “大禹治水的精神正是我们要学习和弘扬的,我们要弘扬和积极传承大禹治水的伟大精神,以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枕戈待旦,闻鸡起舞,担负起‘五水共治’的历史重任。”沈安龙说。

来源: 记者 胡诚浩     作者:     编辑: 王喜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绍兴"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绍兴"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绍兴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绍兴",并保留"浙江在线绍兴"的电头。

看绍兴新闻,关注浙江在线绍兴微信
相关阅读
  • 学生平静面对新高考

    “从这次考试来看,教师不再替学生‘做主’,学生自己做规划,教师则只进行个性化的考前辅导,学生按照自己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