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市渔政处与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合作框架书,共同成立渔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实验室。由地方渔业主管部门和高校共建的渔业资源保护利用实验室,这在全省还是首家。
根据合作协议,在今后的三年时间内,市渔政处将依据相关渔业发展规划和主管部门工作要求等,向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提出技术服务、咨询等合作事宜,并以科研项目等形式投入经费进行实验室建设。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将整合生物学、环境科学、水产学等师资力量组建实验室人才队伍,并投入经费进行硬件建设。2016年,双方将合作开展“曹娥江流域鱼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鱼类标本馆建设”项目。该项目在2015年全市渔业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遗传标记技术,评估不少于30种的曹娥江流域珍稀、特有和主要经济鱼类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制作完成不少于80种曹娥江流域土著鱼类的浸制标本和10种珍稀、特有以及主要经济鱼类的生态标本。
去年,市渔政处委托浙江省淡水研究所和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了绍兴史上“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渔业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共有鱼类83种。“如果说去年的调查侧重于面上,那么今年开始的研究则重在点上。”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博士任岗介绍说,“对鱼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评估,目的就是要看看这些鱼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如何。一般来说遗传多样性水平是越高越好,越高说明同一种鱼个体之间差异越大,可开发利用的潜力也就越大。”
在任岗看来,该项研究的作用除了可帮助遴选适合人工养殖的渔业新品种,还可为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如果评估出来哪些鱼遗传多样性水平比较高、数量比较多,那就少放流一些;反之就可适当多放一点。另外,评估还可以为我市建立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根据要求,不少于80种曹娥江流域土著鱼类的浸制标本和10种珍稀、特有以及主要经济鱼类的生态标本,我们都将分别做成2套。一套放在镜湖新区市科技馆,在那里开设绍兴渔业资源科普教育展示区;另一套放在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内的共建实验室,以完善鱼类标本馆。”市渔政处副处长陈旻透露,标本制作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凡注有"浙江在线绍兴"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绍兴"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绍兴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绍兴",并保留"浙江在线绍兴"的电头。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短消息代码证:浙号[2006]00072-B011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之处,请联系管理员。凡标为原创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