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民政
三味 非遗
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 > 人文 > 越文化研究 正文

草根画家的斗门版“清明上河图” 绘有1300余人

发布时间: 2016-12-29 15:57:54 来源: 绍兴日报 童波

  观众现场观赏《古镇风韵》图

  12月22日,“古镇风韵·魅力斗门”迎新书画展在绍兴市文化馆开展。本次展览选取了该镇9位书画爱好者的36幅作品。这些作品均以“古镇风韵·魅力斗门”为主题,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该镇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

  在这次展览上,74岁高龄的草根画家马仲安历时3个月创作的长达17.4米的《古镇风韵》图,描绘出了早年斗门老街及周边村落的自然风貌与社会状况,再现了斗门古镇曾经的繁华,全图中有近40处老斗门景致,1300余个百态人物生动形象,被誉为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里面有500多个人物,《古镇风韵》里却有1300余个人物,画起来确实不容易。”马仲安是土生土长的斗门人,当过农民、教师、乡镇主办会计等,他没有上过专业的美术学院,全凭自己的酷爱和灵感进行绘画创作。他痴迷绘画,耕作之余,把身边发生的新鲜事物和感悟一一收入画作。他用素描记录生活中的人物、图景等,然后进行绘画艺术创作。受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启发,社会繁荣兴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现实生活感染了他,因此他今年花了3个月时间动笔创作《古镇风韵》图。

  马仲安用画作记录了农村生产生活巨变,以及风俗历史的演变,赞美和谐新社会,传播乡村文化正能量。不少观众观赏后纷纷点赞,称《古镇风韵》图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很接地气。

  据马仲安介绍,斗门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名胜古迹发生了重大变迁。像斗门老闸原先是一座廊桥,上面有戏台、张神殿等13间房子,但后来被拆掉了。三江所城之前也保留有三面城墙,还有廿八闸、石乌龟、木龙庙、汤公祠等环卫左右,农历八月十八观潮时节更是人山人海,但这些当年的景致只保留在了他们这一辈人的记忆里。

  凭着对斗门深厚的家乡情感,10年前,马仲安四处寻找创作素材,历时两年多,跑遍了斗门镇30多个村的角角落落,废寝忘食地创作,共绘钢笔速写150余幅,编成《斗门拾景》一书。

  马仲安告诉记者,搞创作题材很重要,选材不要怕小,不要怕土,越是乡土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民俗的就越是民族的,应该多留意你身边的题材,画你熟悉的东西。

  这次书法展,书法名家朱非专门书写了斗门历史上重大事件的文章汇集——斗门文汇,卷长达18米。其他如篆书兼备的徐受祉、美院高生俞永兔、书法翘楚傅天佑、铁画银钩傅振先、著名书法家谢敖领、心系宋元的谢锦生,还有93岁高龄的罗爱萍老先生等都展出各自的佳作。

标签: 编辑: 金燕翔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