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民政
三味 非遗

胡兆海新著《古越莲花》 为曲艺传承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发布时间:2017-10-25 15:07:30 来源: 绍兴日报 鲁兰洲 何超群

  记者的案头放着一部书:一函三册,宣纸线装,高古典雅,墨香淡淡。这是刚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绍兴莲花落表演艺术家胡兆海的新著《古越莲花》。

  作为绍兴莲花落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兆海深知肩上的责任。胡兆海说:“如今,我年近七秩,上台演唱的机会越来越少。近来总在考虑把往年创作的莲花落脚本选编成册,为绍兴莲花落留下一点资料。”在整理莲花落脚本的同时,胡兆海想到了两位当年的知青战友——书法家王诗吟、诗词家应志铨。三个老知青来完成一部书的出版,他请王诗吟用小楷抄录了全书,请应志铨作序,以古籍样式装帧。在绍兴,这是第一次以这样新颖的形式出版莲花落作品集。

  《古越莲花》甫一面世,即在业界引起轰动。中国曲协主席姜昆评价,这是为中国曲艺的传承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用心传承

  翻开线装《古越莲花》,质朴馨香扑面而来,小楷书于宣纸白底红框间,方言俗语通篇朗朗上口。10月初,《古越莲花》付梓出版,中国曲协副主席、浙江曲协主席翁仁康第一时间获悉此消息,激动地表示:“难能可贵!为中国曲艺传承与发展做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绍兴莲花落是中国曲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走过上百年历史,经历风雨坎坷,至今仍为群众喜闻乐见。据相关资料记载,全国有400多个曲种,现今活跃的仅百余个。“莲花落是传承与发展相对较好的一个。”翁仁康说,“这得益于地方政府重视,也离不开民间力量的推动。胡兆海先生是其中一位典范。”

  《古越莲花》收录了《翠姐姐回娘家》《唐伯虎点秋香》《一夜夫妻》三部莲花落经典作品,将近五万字。由胡兆海整理、校对,王诗吟小楷手抄,应志铨作序。10月15日,绍兴地方曲艺学校的一间小书房里,三位老友相聚侃侃而谈。“传承莲花落,我义不容辞。”胡兆海说,找到他们俩,是因为多年老友,深知脾性,做事各有所长又都极其认真。

  从今年初第一次碰头商议到最终出版,大半年来,三个当年的知青战友“围”着莲花落转。王诗吟记得,胡兆海第一次给他的是一部《翠姐姐回娘家》,薄薄一册。后来,一册比一册厚。“抄得眼圈发红,直不起腰。尤其是,一字之错,整张重抄,废稿都有厚厚一沓。”整整三个月,每天伏案抄写,不敢懈怠。他说自己能坚持下来,就是想到老友之托,想到要为传承莲花落助一臂之力。

  “相比于诗吟,我轻松多了,几天就写成了序。”应志铨坦言,他内心一直欣赏胡兆海,为他的演技和人品折服。“请我写序,当时‘吓’了一跳。像他这样的莲花落宗师,得请个名人作序。”最终,拗不过胡兆海,应志铨接下了任务。4000字序言,一气呵成。“那一刻,全身畅快,50年来蓄积的情谊,从来没有这样清晰表达。”

  “现在不少绍兴人不会讲绍兴方言,或者只会讲,但认不得、写不来。”胡兆海说,“《古越莲花》不但能对传承莲花落艺术发挥作用,还能帮助绍兴方言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为此,在《古越莲花》发行的同时,配套发行了一套胡兆海的原声演唱CD光盘,使人们能边看脚本边听演唱,实在是一种享受。

  整理莲花落脚本的过程,胡兆海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往往为了一个字的读音、写法,他多次与范寅的《越谚》比对,或者向绍兴方言专家杨乃浚、绍兴越文化专家方俞明讨教,直到比较满意为止。“出书事小,传承事大,必须用心对待。”胡兆海这样说。

  感恩“莲花”

  “我和绍兴莲花落结缘五十多年。可以说,莲花落已经融入我的生命之中。莲花落使我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但莲花落始终是我心中的至爱,‘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莲花落带给我的一切,使我始终对她抱有感恩之心。”说起莲花落,胡兆海满满的感恩之情。

  胡兆海与莲花落结缘于1965年。

  那年春天,胡兆海下乡支农的当天,村里举行欢迎晚会,十七岁的胡兆海唱了一曲绍兴莲花落《两只羊》,引起全场轰动。

  “我们仨是当年绍兴县解放公社(今属兰亭镇)的知青战友,又同在公社文宣队排练自编自导自演的绍剧《血防战歌》……”循着记忆,三位老友仿佛又回到了青葱岁月。

  “那时他就红了。”应志铨记得,胡兆海是宣传队的主心骨。

  上世纪70年代初,胡兆海导演的《血防战歌》到全公社25个大队巡演。每天晚上演出结束,大伙常常要走上十多公里路回驻地,非常疲惫。就在那时,胡兆海就边走边说书了。“只要他一讲《上海奇案》,走再多的路我们都不觉得天黑路远了。”

  那一年,《血防战歌》到县里参加调演,演出前夜,有关领导审看彩排时,认为胡兆海的“反面角色”太有戏,建议与演“正面角色”的演员对调。“我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大段唱腔、台词,要一个晚上背下来,胡兆海能行吗?”王诗吟说。

  第二天,演出如期举行。“开头一部分,他照背如流,但慢慢地,我们发现不对劲了。”王诗吟说,胡兆海进入即兴发挥。几个配乐的,面面相觑,但看他沉着淡定,相互使了眼色后,就“跟”着他的“节奏”行事,没想到,大获成功。“那一刻,现在想起来都让人激动。”

  “后来,我和志铨回到了城里,捧起铁饭碗,但他仍一门心思追梦。”在王诗吟看来,胡兆海一颗心全“拴”在莲花落上,是登上艺术巅峰的关键。一个转折性的事件是,1972年,听说绍兴县文化馆考虑恢复绍兴莲花落,胡兆海骑自行车50多公里从上虞赶到绍兴县文化馆,并最终冲破艰难险阻,唱响《三根扁担》。县里领导当场决定:筹建曲艺团,恢复莲花落。《人民日报》刊登文章《一个人救活一个曲种》说的就是这件事。

  “后来,我们就听到他把莲花落唱响了全国!”王诗吟说,虽然三人此后各奔东西,但只要莲花落响起,心头就会漾起别样情愫。

  不忘初心

  一口绍兴方言,一韵到底,一人在台上说唱两三个小时,台下几千号人听得兴致勃勃、如痴如醉。一个人救活一个曲种,一个曲种也成就一批人,胡兆海就是其中一个。

  1982年,胡兆海凭借《回娘家》(即《翠姐姐回娘家》)参加全国曲艺优秀节目汇演(南方片),获得创作一等奖和表演一等级,使绍兴莲花落让全国曲艺界刮目相看。随后,他参加文化部组织的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赴西南、西北十三个省区巡演……《回娘家》红遍了大半个中国。

  “这是真本事。别看它下里巴人,却滋养人心。”在应志铨看来,莲花落能赢得观众,一个重要原因是,演员把话说到了观众心里。而这些话,正是中国老百姓几千年来的文明传播方式。在无书可读的时候、有书难读的时候,口口相传是一种知识传播民间化的弥补,一种对上学读书的替代。胡兆海把莲花落唱活了,他是文化传播使者。因为经历“上山下乡”年代,他对此有更深的理解。

  只有贴近时代需求,莲花落才能找回观众。莲花落要发展,继承是根,而创新是魂。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胡兆海在继承中创新,将一些滥俗之词一点点雅化、诗化,同时,吸收评弹、越剧、绍剧的表现手法,使莲花落改掉过去的单调、拖沓,更具有听觉、视觉欣赏性。

  “莲花落能走到今天,是绍兴之福,中国曲艺之福。”中国曲艺协会副主席翁仁康的内心深处,对胡兆海有种深深的感恩。“记得小时候,村里到处是高音喇叭放莲花落,听着胡老师的声音,我慢慢喜欢上莲花落,走上艺术之路。”57岁的他今年还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正式拜胡兆海为师。

  “文化寻根是为了更好地薪火相传。”作为拜师仪式的见证人之一,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张均林说,学习传承老艺人的德艺,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从民间中来,到民间中去,这是曲艺生命力所在,也是传统文化的血脉与根基。

  “我们一直说,传统文化要传承,但很多人并不清楚传承的意义。”绍兴市越文化研究所所长潘承玉说,文化传承的核心是扎根土地,扎根百姓。三个老知青一部书,记录了一份情怀,一种期待,一个愿景。在绍兴历史长河中,正是因为一群人的情怀、期待与愿景,垒起了古城的厚重与珍贵。“这,或许是当下的绍兴,最为需要的。”

  “绍兴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高地。”胡兆海说,莲花落正是具有绍兴特色的一个文化载体。近年来,绍兴莲花落曲目长于劝人向善,弘扬社会新风,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对莲花落的热爱,我初心不改,我希望《古越莲花》能够为绍兴特色文化的建设添一块砖、加一片瓦。”

标签:胡兆海 莲花落 传承 编辑: 金汉青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