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民政
三味 非遗

未成年人网游成瘾 门诊量猛增 如何防范“游戏紊乱”?

发布时间:2018-01-08 15:23:40 来源: 绍兴晚报 钱峰 华雨佳
图片来源于网络

  1月7日,记者从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了解到,过去一年该院门诊治疗网络游戏成瘾的案例成倍增加,手机游戏成瘾问题尤为突出。

  据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田国强介绍,近两年他接诊的病人中,网络游戏成瘾者明显增长,个别青少年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原来一般1个月接诊一两个,现在每周就有两三个。最近就有一个高二男生,因玩网络游戏导致厌学,前来就诊。”田国强说。这个学生原本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学业压力较大,想通过玩网络游戏排解。没想到玩着玩着,就沉迷于虚幻世界,每天玩到半夜成为常态,这不仅让他的学习成绩下降,还产生了厌学情绪。现在该学生正在接受心理疏导,已经两周没有去学校上课。

  田国强分析说,学生游戏成瘾的一大原因正是他们认为学业压力大,在游戏中可以“得到释放”。他们常常以此为“借口”,将玩网络游戏的行为合理化。

  绍兴阳明小学校长马士力说,目前玩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群体呈低龄化趋势,许多小学生开始玩手机游戏,预防网游成瘾也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各类班队活动中,教师都会讲解相关网络知识,引导学生绿色上网,远离网络游戏。

  据了解,网络游戏成瘾现象也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重视,把沉迷游戏导致的“游戏紊乱(Gaming Disorder)”认定为精神疾病,并列入去年发布的新版《国际疾病分类》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根据其中的描述,“游戏紊乱”的特点是:持续或过于频繁地玩游戏,包括网络游戏和电子游戏,将玩游戏的优先性置于其他重要事项和日常活动之上。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不少未成年人在玩手机游戏过程中频现大手笔支出。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周建平认为,主要原因就是未成年人心智发育尚不成熟,金钱观念薄弱。而手机游戏支付过程中,只需输入密码、点击确认简单几步,钱就不知不觉“流”出去了。

  针对未成年人金钱概念模糊,周建平教授建议,家长首先要告诉孩子,父母的钱都是通过劳动付出所得,并不是凭空而来,挣钱不易,要懂得珍惜。

  “家长可以每月给予孩子适当的零花钱,让孩子自由支配,帮助孩子做好金钱的使用规划。”周教授说,同时家长要有意无意地引导孩子理性消费,学会量入为出。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也会渐渐学会理财,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周建平教授建议,家长不要一味地禁止孩子玩游戏,这样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平时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在此基础上告知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家长也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接触游戏,在游戏中了解孩子、引导孩子。”

  防止未成年游戏成瘾要扎紧制度的篱笆

  “要让未成年人远离游戏的伤害,相关游戏运营商、监管部门的制度化举措也很关键。”马士力校长认为。

  据了解,去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保存用户注册信息。同年7月,腾讯公司宣布以热门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为试点,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在控制未成年人每天游戏登录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方面进行防沉迷限制。

  不过,仍有家长担忧,孩子通常使用家长的手机登录游戏,游戏账号一般也可利用家长的身份信息注册,因此完全有可能绕过实名制的“束缚”。有家长建议,今后可以考虑开通人脸或是指纹识别等方式。

  另外,田国强也建议,学校和家长可以多组织利于身心健康的户外活动,转移孩子在游戏上的注意力。鼓励孩子们学会为自己做规划,朝着规划的目标去努力。有了这样的动力,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自然就会减少。慢慢地,就能摆脱手机游戏依赖症。

标签:未成年人 网游 上瘾 编辑: 徐添城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