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民政
三味 非遗

大云桥下藏着两座古桥 其中一座很可能是宋代石桥

发布时间:2018-03-07 10:52:49 来源: 绍兴日报 徐霞鸿 董建成

  大云桥,是绍兴古城内历史较为悠久的石桥之一,记载于南宋《嘉泰会稽志》中。该桥横跨府河,东接秋官第(今鲁迅中路),西连狮子街(今鲁迅西路),地处闹市。

  如今的大云桥,重建于1994年8月,是一座沥青路面、水泥梁板的现代桥梁。但是没想到的是,这座现代桥梁下面竟然藏着两座古桥,其中一座五折边拱依然完整的古桥很有可能就是宋代的古大云桥。

  近日,记者与绍兴几位古桥研究专家一起乘着乌篷船,前往桥底一探究竟。

  罗关洲来电:大云桥下藏着一座古桥

  一古桥很可能是宋代石桥

  “小徐,告诉你一个惊人的消息,大云桥下面还藏着一座古桥。”春节长假后上班的第二天,记者就接到了绍兴古桥研究专家罗关洲的电话。

  罗关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同时也是茅以升基金会绍兴市古桥研究中心秘书长、绍兴市古桥学会秘书长,他研究古桥文化几十年,出过《绍兴古桥文化》等多部专著,还是有名的“古桥卫士”。

  等记者赶到越城区解放路与鲁迅路交叉口时,罗关洲和绍兴市文广局文物处的马峰燕已经在现场了。马峰燕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的博士,他对绍兴的古桥也颇有研究,《绍兴文化遗产(石桥卷)》中的一篇绪论就是他写的,曾经对绍兴石拱桥的类型进行过梳理。而大云桥下面还藏着一座古桥的消息,也是他告诉罗关洲的。

  “我是有一次与董建成聊天时无意中知道的。他说,大云桥下面有座老桥,他提了那么一句,然后我去看了,发现是五折边的,就和罗老讲了。”马峰燕告诉记者。

  马峰燕口中的董建成,记者也认识。他是知名的摄影师,拍摄绍兴古桥已经有20多年了。“其实10多年前我就发现了,那时我是咸亨新天地的文化顾问、艺术总监,必须要对它周边的状况有充分了解。”董建成说。

  在罗关洲的指点下,记者站在府河边,的确可以看到大云桥下一座五折边拱桥的轮廓,但是因为如今的新桥比较宽,老桥比较窄,桥底又昏暗,具体样子看不清。

  “从桥型来看,是古桥无疑了。但最好是能坐船去桥底下看看,是否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比如拱圈石上有没有刻字,到底建于哪个年代。”罗关洲告诉记者,桥型从三折边到五折边、七折边,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五折边拱是三折边拱向圆弧拱过渡的重要桥型。如今,作为古桥博物馆的绍兴,五折边拱桥存世数量也已经很少了,仅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绍兴古桥群”中的拜王桥,以及永嘉桥、红门桥、外山桥等。

  一古桥很可能是宋代石桥

  在绍兴水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帮助下,2月26日,记者与罗关洲、马峰燕、董建成等人,分乘两条乌篷船,从三味书屋前的码头出发,一路向大云桥而去。

  那天,正是雨后初晴的早晨,空气清新。乌篷船码头上,已是游人如织。两位船老大稳稳地坐在船头,船桨划过水面,泛起白色的水花。不过,我们并无心欣赏风景。

  五六分钟的光景,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呀,下面原来有两座桥啊!一座是五折边拱桥,一座是半圆拱桥,两座桥是并列连在一起的。可能是一次一次扩建的缘故。”船一到桥底,罗关洲就惊讶地叫起来。他告诉记者,如果按照年代来分,五折边拱桥可以追溯到宋代,半圆拱桥的年代相对近一些,但应该也是在明清时期。

  尽管已经风化得比较厉害了,五折边拱桥底中央的龙门石还依稀可见。“是一个龙头形。你看,这是嘴巴,上面还有两只眼睛。”顺着董建成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这块龙门石上的图案。

  “我来数一数,1、2、3、4……11,有11块拱圈石。你来帮我拉一下绳子,我来测量一下其中一块石头的宽度,大概有两掌半宽。”罗关洲试图记录下这座五折边拱桥的数据,也幸好这两位乌篷船老大的划船功夫了得,船就那么稳稳地靠在河沿上。但因为条件有限,有些数据,比如顶宽、底宽等,还是没有办法测量。

  “你看,新桥和老桥是紧紧贴着的。如今几十吨的汽车在上面开,也没啥问题。”董建成一边按动着快门,一边赞叹古代能工巧匠的造桥技术。

  “我判断这座五折边石拱桥应该是宋代的。石头的风化是很缓慢的。你看,这块石头的石筋都出来了,以这样的风化程度,可以推断石桥的历史至少有1000年以上了。而且,可以看出,这座桥的桥拱是没修过的。”

  在仔细观察了一番后,罗关洲告诉记者,这座五折边拱桥的风化程度与八字桥是一样的,八字桥、广宁桥用的都是这种火山岩。府山的踏步道,也是这种石头。“边上这座半圆拱桥的石块质地是不同的,它是东湖石。绍兴基本上就是这两种石头,从石质上也可以判断两座桥的年代不同。”

  也许是风化比较严重,专家们在桥底勘察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有找到刻字,因此也无法明确这座桥建造的年代。但是,几位专家一致意见是:这座五折边拱桥是宋代古大云桥的可能性很大。

  “大云桥是绍兴古城内历史较为悠久的石桥之一,南宋《嘉泰会稽志》有记载,该桥横跨府河,地处闹市。南宋时在桥两端曾有大云桥东市和大云桥西市两处重要的贸易场所。如今,这里仍属绍兴闹市。”马峰燕告诉记者,他曾查证过资料,绍兴大云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目前没有发现宋代以后有这座桥的重修记录。

  此外,对于另一座半圆拱桥的年代,几位专家还是有争议的。罗关洲认为有可能是明代的,市文广局文物处的一位负责人认为有可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鲁迅路扩宽时新修的,这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府河上18座古桥只剩4座

  “古时候,绍兴城内的府河是山阴县和会稽县的界河,从大江桥至南门这段界河上,共有18座桥横跨其上,大云桥便是其中之一。”马峰燕告诉记者,如今横跨府河的古桥仅剩4座,分别是大云桥、大庆桥、景宁桥、望花桥。

  “像大云桥的这种情况,不知道还有没有。之前,我问过一些老同志,当时有些桥确实没拆,在建马路的时候直接盖上去了。如果现在去发掘,拱圈应该还在。”罗关洲告诉记者,《宝庆会稽续志》卷四《桥梁》中也有记载,南宋汪纲担任绍兴知府时,曾经将绍兴府城内的部分砖桥改建为石桥。当时经过改建的桥梁有府桥、莲花桥、拜王桥、西双桥、水澄桥、大善桥、县桥、清道桥、鹅鸭桥、木瓜桥、章家桥、里木桥等10余座桥。

  “我们原来以为古大云桥早就没有了。之前做过一次绍兴石桥的普查,因为还没有发现这座古桥,所以没有列入其中。在古建筑及园林研究专家陈从周的书里,也没有把古大云桥列进去,他也许也不知道有这座桥存在。”马峰燕认为,至少可以先申报一个市级文保点或市级文保单位,至少这座桥的老的结构在,这是一座五折边单孔石拱桥。“我们会与越城区文广局文物科沟通,建议他们申报。就现在的状况,只要新的大云桥不去动它,老的大云桥也是安全的。怕的是以后有什么工程,不了解内情,会把老桥给毁了。”

  那么,这座被覆盖在新桥下面的老桥应该如何来保护呢?罗关洲给出了建议:可否把这个新桥打开,盖上钢化玻璃,就可以看到老桥了。道路可以适当往边上挪一下。

  虽然可能花费不小,但是罗关洲提出的这个方案也并非是不可行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杭州就曾经有过这样的做法。

  2008年3月,在杭州中山中路112号一民居,考古专家发现地下有宋代“香糕砖”路面,南宋后期的石板路,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石板、粉沙土路面等叠层的南宋御街遗迹保存得相当完整。于是,那里就变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御街陈列馆。

  当时负责策展的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在陈列馆入口处特别设计了透明钢化玻璃和下沉庭院,给这条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道路遗迹,穿上玻璃“外衣”,既能保护遗迹,又便于市民观赏。

  玻璃,就像一扇门。门内是近900年前的道路,门外是现代都市商业街上的人来人往。这样的设置,拉近了时空的距离,让久远的历史变得触手可及、亲切可感。

标签:大云 桥下 两座 编辑: 金汉青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