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民政
三味 非遗

柯桥:治水鼓声急 鉴湖再入梦

发布时间:2017-06-19 15:04:14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陈全苗 陶文强
柯桥又一“城市会客厅”——坂湖公园 蔡海江 摄

  浙江在线-绍兴频道6月19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陈全苗 陶文强)十多年前,毛阿敏的一曲《找回鉴湖》唱得荡气回肠;鉴湖畔的柯桥区,却是眉眼紧锁,愁肠百结。

  何日重还梦中水乡?何日重现鉴湖之美?柯桥人在问,柯桥外的许多人也在问。

  过去三年的“五水共治”,让柯桥找回了自信。今年,“剿劣”战役的打响,让柯桥区再一次迈上了“重建水乡”“重建生态”的阳光大道。

  剿劣,责任依然艰巨,但柯桥区挟着二度夺捧全省“大禹鼎”的气势,大声喊响了“治污、灭Ⅴ、夺鼎”的剿劣总目标。

  谁也不会怀疑,善于创优争先的柯桥,这次又将创造一个伟业。因为,柯桥一直在谋划,一直在行动……

瓜渚湖水上游

  自我加压灭“Ⅴ”七成

  6月底前,基本剿灭包括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体在内的所有劣Ⅴ类水;

  9月底前,全面剿灭劣Ⅴ类水;

  年底前,全区劣Ⅴ类水体一个不剩,Ⅴ类水剿灭七成。

  这是柯桥区委、区政府为剿劣立下的“军令状”。

  军令如山,势如破竹。2月6日召开的全省剿灭劣Ⅴ类水动员大会和3月22日召开的全省劣Ⅴ类水剿灭誓师大会后,柯桥区提出了“清污、灭Ⅴ、夺鼎”总体要求和“劣Ⅴ类一个不剩、Ⅴ类水剿灭七成”具体目标。

  明确了战役的目标、重点和路线,一连串的动作大戏随即在柯桥区上演。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深入部署,层层组织宣传发动,全面做好全员参与、全线发力、全力以赴的战前动员工作。紧接着就是摸清家底,层层摸排。之后,就是具体实施剿灭劣Ⅴ类水战役行动方案,分阶段按计划推进。

  柯桥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河网密布、水系通达,拥有河流800多条以及众多湖泊水库,总水域面积达到了65.89平方公里。

  去年,柯桥区市级考核水质断面达标率为75.9%。今年,要完成瓜渚湖、福全大桥、漓渚江口3个达标断面任务,向功能区达标率81.5%目标冲击。到年底,区域Ⅴ类水控制在原摸排的劣Ⅴ类和Ⅴ类水总数的30%以内。

  同样,在三次大规模的摸排中,柯桥又为自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除了原有的1382个环保监测断面中的劣Ⅴ类水体外,对小溪、小沟、小池塘等小微水体,水质为劣Ⅴ类或疑似劣Ⅴ类的,纳入整治范围,绝不放过一个劣Ⅴ水体。

  这是一种自我加压、拉高标杆,但更是一种对剿劣的自信。

  三轮摸排,全区共摸排出3016个调查点位,其中劣Ⅴ类水体318个,Ⅴ类水体251个。

天蓝水清——太平桥公园一景

  立足深细精准发力

  “立足深细”,方能“精准发力”。这是柯桥剿劣的一个基本理念。

  排查出的劣Ⅴ类水体,每一个都堪称“硬骨头”“老大难”,因此,必须找准源头、对症下药,精细化制定方案。

  到3月20日,全区318个劣Ⅴ类水体,已全部完成水体名称清单、类别清单、项目治理清单、销号报结清单、责任清单等五张清单。到3月底,全区16个镇(街道、开发区)346个村全部完成挂图上墙、清单成册,为其后的销号管理打下了基础。

  王坛镇,地处小舜江源头:“我们的原则是不能遗漏任何一处小微水体,哪怕是田里的小河塘。”最终确定的282个水质监测点位,其中38个就是小沟、小渠、小池塘等小微水体,最终发现1个劣Ⅴ类水体。

  经济发达的杨汛桥镇,重点完善截污纳管工作,重点攻克“氨氮”“总磷”这两个超标指标;漓渚镇则将污染较重的小餐饮、洗车业作为整治重点,开展得如火如荼;兰亭镇则在重点整治杨秀坞溇、前进溇两条河道的基础上,还将实施活水工程、生态治理工程。

  项目治水,是剿灭劣Ⅴ类和Ⅴ类水的重要手段。今年,全区已落实5大类41只项目,计划总投资36.56亿元。

  其中包括投资11.14亿元推进工业污水治理,投资7500万元促进生活污水治理,投资17.43亿元加强城市内涝强排和平原河道排涝,计划清淤100段河道,清淤250万立方米。

  建成运行的治水工程,已开始发挥作用。

  滨海工业区(马鞍镇)有几个老小区,虽然进行过纳管处理,但因小区建成时间较久,造成了部分商铺及居民将生活污水管错接入雨水管道,特别是居民将阳台放置的洗衣机排放口接入雨水管的情况比较普遍。同时,因人口集聚过快,自然形成了两个较大规模的马路市场及流动夜宵集聚点,一些摊主将污水等直接倒入雨水管道,造成雨污混流,并通过雨水排放口直排入河,严重影响水质及感观。

  剿劣行动开始后,运用了一种叫“截污厌氧处理工程”的治污新科技,主要采用厌氧+填料+曝气污水处理工艺,在污水入河的最后环节进行拦截治理。目前,试点工作已经开始,一个厌氧处理池已完成浇筑并进入调试,经试运用,此河段水质已达到Ⅳ类以上,受益居民户数约3000户8000多人。

正在崛起的蓝印时尚小镇

  堵疏结合修复生态

  印染,是柯桥的传统主导产业,最多时曾拥有数百家企业,是国内最著名的印染产业集聚中心之一。但因其高污染、高能耗,在过去三年的强势整治下,众多企业被关停并转,产能大幅下降,污染势头得到控制。

  治污,需要对印染产业进行整治;但发展经济,则需要对其进行支持。面对这一“两难之题”,今年以来,柯桥按照“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目标,选择了“在整治中提升”的治污理念,强化技术改造,培育与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全面提升印染产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发展力,为“国际轻纺之都”再添一抹亮丽。

  为此,柯桥再次向印染行业发起了“亮剑行动”,全力打好印染落后产能歼灭战,而另一方面,则加快了印染产业向滨海工业区(马鞍镇)的集聚提升步伐,计划在今年完成46家印染企业的搬迁集聚或关停,整治提升50家印染企业,淘汰落后和严重过剩产能涉及企业70家以上,整治工业园(小区)141个。

  同时,全力打造蓝印时尚小镇和滨海绿色印染集聚示范园区。

  今年以来,滨海印染集聚示范园区建设进展神速,已有一、二期40个项目建成投产,三期有17个项目在抓紧建设,7个小镇重点配套项目、蓝印艺术街区一期项目也已启动建设,以印染集聚区为核心的蓝印时尚小镇雏形显现。

  目前,柯桥区已成为全省印染产业转型升级省级试点区,现正积极争取蓝印时尚小镇早日列入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行列。

  曾经的“污染大户”——畜禽养殖场,也在变身为一个个“美丽牧场”。

  柯桥区一直是传统的生猪、麻鸭养殖大区,仅大小猪场,最多时曾有上千家。最近关停了曾是绍兴市规模最大的万猪场中大畜牧后,目前,全区仅保留3家万猪场、6家千猪场,鸭场也已减至17家。

  “只有排污达到标准,养猪场才有生存下去的资格。”因此,即使是“幸存者”,也绝不敢稍存侥幸心理,“美丽牧场”是他们必然的出路。

  为此,他们不但要投入设施,保证粪污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最后还接入市政排污管网。福全镇养鸭大户王海潮的1万羽蛋鸭,已一改河中放养的传统做法,全部实行上岸旱养。

  平水镇的绍兴天天田园生态养殖公司,是全区3家万猪场中的一家。整治提升之后,“站在场区外,绿树环绕,闻不到臭味,丝毫看不出是养猪场”。如今,“天天田园”已成为创建“美丽牧场”的一根标杆。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在金华召开全省畜牧业转型升级现场会,柯桥区获得了浙江省畜牧转型升级先进集体称号,“打造整洁田园,建设美丽农业”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在会议上被推广。

  堵,是治污的一种常态;疏,又何尝不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为消除劣水这一“心头之痛”,柯桥区在完成城区截污纳管、河湖清淤和全面推进老小区改造的基础上,采取“分隔水系,引换结合”的方法,大力建设引水活水工程,实现修复河道生态的目标。

  主要采取三大措施,即着眼整体区域活水的“河道畅通工程”、致力于局部地区活水的“城镇活水工程”、注重水域自然净化的“生物净水工程”。

  今年4月,完成了总投资3900万元的“南向北活水工程”,与2013年投资1.6亿元建成的“北向南活水工程”,组成了一个“双向立体式活水工程”,实现了“引得进、流得动、排得出”的建设要求,增强了水体流动性,提高了水体自净能力,大大改善了人口密集的柯桥城区河道水位差小、流动性差、水体富营养化、水质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据测算,这个双向工程的直接受益面积为26.67平方公里,并辐射整个建成区53.8平方公里,为周边约50万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实施活水工程配水修复生态

  全民治水智慧治水

  柯桥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全区总水域面积达到了65.89平方公里,共有854条河道,河道总长度1595.16公里、水域面积49.15平方公里。显然,仅靠1684名由区、镇、村干部组成的三级“河长”,还无法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管理河道、快速高效处置问题等治水要求,必须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管理,实现“全民治水、全域治水”的初衷。

  在区治水办和各镇(街道、开发区)和有关部门共同探索下,相继推行有利于提高“河长”管理河道效率的制度和办法。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成为了“同心河长”“企业河长”“乡贤河长”“日巡河长”“乡村河长”等五大类“编外民间河长”,人数已突破了2000人。

  虽是“编外”,却也大大激发了这些热心人士的参与热情。

  比如,由区委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和知联会开展“五水共治”专项民主监督活动,各民主党派和知联会组建了“同心河长”群,一大批民主党派和知联会人士担任“同心河长”,分区块开展民主监督活动,实地巡查河道,助力剿劣战,并开展“为‘五水共治’献一计”活动。

  又比如,众多“乡贤河长”“乡村河长”也主动参与巡河,查问题,提合理化建议,甚至还主动担当起了“沟长”“渠长”“溪长”“塘长”,协助正式河长,配合开展小微水体消灭劣Ⅴ类水、Ⅴ类水等工作,并做好后续管理工作。

  全民治水,也激活了全民的各种智慧。

  前不久,在柯桥区华舍街道的各条河边,突然多了不少大小不一、盒子一样的水泥构筑物,当地村民称它为隔油池。

  它发源于华舍街道华墟村,一个外来人口众多的城中村,因为规划中要被拆迁,预算投资600万元的生活污水纳管工程无法进行。村干部集思广益,想出了用活性碳过滤雨污水的方法,设计出解决雨污混排现象的隔油池。

  在以前,村里的油污、杂物都是随着排水管直接入河,因油污打捞困难,杂物沉淀于河底,日复一日,河床被抬高,河水也被污染。

  而这些隔油池,就是在排入河中的雨污管口,建造一口二隔式或三隔式的水泥池。雨污水通过排水管进入隔油池,再利用废水中悬浮物和水的比重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自此,村里排放的油污只要定期在池子里打捞就行,不仅劳动量减轻,河水也免受污染,还减少了河道清淤的频率。而且建造也方便,成本低廉到只需每个2000元左右,活性碳又可以循环使用,是一种投资少、建设快、见效快的好方法。

  通过检测,华墟村的河道水质已由原来的Ⅴ类水提升到现在的Ⅲ类水。

  现在,这一“治水利器”,已在华舍街道的15个村居推广。今年共计划总投资50万元,建成250个隔油池。

  

标签:柯桥 治水 鉴湖 编辑: 金燕翔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