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民政
三味 非遗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传承和创新

发布时间:2018-05-17 10:19:33 来源: 绍兴日报 汤桂平

  5月16日一早,上海游客李先生步入越城区仓桥直街,斑驳的青石板,鳞次栉比的白墙黛瓦,移步换景的石框台门,小巷里仿佛能听见历史悠长的回音,这种恍若穿越的年代感,让他频频按下相机快门。“徜徉在古城的大街小巷,沉浸在江南的风情里,如痴如醉!”李先生这样说。

  对此,所有来到绍兴的游客,都有同感。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绍兴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从那时起,绍兴独特的历史人文和水乡风貌更加吸引世界各地的关注。也是从那时起,绍兴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古城的抢救性保护也徐徐展开。

  专家力挺位列首批历史名城

  首批24个,绍兴名列其中,这份殊荣是沉甸甸的。当时省内,入选城市只有绍兴和杭州。从全国范围来看,即使是上海、平遥、商丘、敦煌等知名城市,也都是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在名单酝酿之初,绍兴并不在视野之内。”绍兴市志原总编纂、文史研究员任桂全说。在任桂全看来,绍兴能进入第一批24个名城行列,是专家们“用轿子抬进去”的。当时,在国家三部委向各省征求意见时,各省第一批推荐名录中并没有绍兴。在一大批专家的全力举荐和大声疾呼后,经过激烈竞争,绍兴才有幸入列。

  专家之所以“全力举荐和大声疾呼”,也是深谙这片土地的厚重。上世纪70年代后期,根据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开展绍兴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国家有关方面和高等学府的重视和关注,一时间全国许多领导、专家蜂拥而至。

  原市城建委主任钟华华说,评选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具备4个条件:一、要有悠久的建城历史或是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二、要有较多的历史文化遗存,也就是要有丰富的文物古迹或革命遗址和文物;三、要有较多的文化传统内容,如诗歌、曲艺、戏剧、历史文化名人等;四、这个城市长期以来一直在使用和延续发展。绍兴完全具备这4个条件,当之无愧。

  而在名单公布之前,还发生过两件事,为绍兴的入选加分不少。1980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东南亚国家城市规划学术会议上,绍兴作为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成功实例,作了专题介绍。1981年,绍兴古城模型又在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举办的“人·建筑·环境”展览会上展出,引起了国际友人的浓厚兴趣。

  在国务院的批复中,绍兴被这样描述:春秋时为越国都城。有著名的兰亭、清末秋瑾烈士故居、近代鲁迅故居和周恩来同志祖居等,是江南水乡风光城市。

  保护发展城市化进程有烦恼

  辉煌属于历史,时代要求发展。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化进程中,绍兴也迅速陷入了“保护和发展”的烦恼之中。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一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著名城市,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城市规模的扩大,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不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致使一些古建筑、遗址、墓葬、碑文、名胜古迹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这样的沉痛教训,绍兴也曾有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藤书屋被附近的绍兴粮食机械厂据为活动场所,青藤不见了,天池也没了;兰亭那时候叫“烂亭”,茂林修竹没影了;大禹被诬为帝王将相之首,塑像被毁……1979年以后,绍兴逐渐开展对文物古迹的恢复修缮工作。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公布后,绍兴第一次有了保护古城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任桂全说,国务院批复文件特别提到了绍兴。“考虑到历史文化名城目前维护建设的任务较重,经征得财政部同意,从1982年起,对扬州、景德镇、绍兴3个城市分别实行每年从上年工商利润中提成百分之五的办法,以增加其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文件的作用显而易见,它为之后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面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怎么做到既保护古城,又适应现代化需要?钟华华说,当时有不少专家提醒,苏州已经嫁给了“工业”,希望绍兴这个“妹妹”不要再轻易嫁出去了,保护古城任重道远。这样的理念下,首个城市总体规划中“具有水乡风光的历史文化名城,以酿造为特色,轻纺工业为主体的中心城市”的定位成为绍兴城市发展的基本坐标。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构建绍兴大城市的宏伟目标,也解开了这道长期困扰名城保护和发展的难题,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了更加宽阔的视野。以依法保护为核心的保护措施,促使名城保护走上了规范化道路。2001年,《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出炉,这也是绍兴有史以来单独编制的首个名城保护规划,与第三轮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一起被批准实施。

  绍兴模式古城保护宝贵经验

  在《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批准实施的同时,8.3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范围内还划定了越子城、鲁迅故里、八字桥、书圣故里、西小河五大片和新河弄、石门槛二小片历史街区,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在破解古城保护与发展的难题过程中,绍兴形成了闻名全国、独具特色的“绍兴模式”,为古城保护这一全国性课题提供了宝贵经验。

  “正是在这个规划指导下,我市开展了保护古城格局,整治河湖水系,修复文物古迹,修缮历史街区。”绍兴市名城保护研究室主任裘裕新说,以仓桥直街等为试点,绍兴开始保护修缮,一方面对传统名人故居进行修复,另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力度。电力、电信等管线实施地埋式改造,历史街区的污水统一纳入城市排污网,为每家每户增设了卫生设施,允许居民在室内装修,保证居民享受现代文明。

  2002年10月,总投资10亿余元的鲁迅故里保护工程启动,把鲁迅祖居、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等串点成线,串线成片,把功能单一的景点改造成展现当年真实生活场景的景区。2003年8月,仓桥直街获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2006年,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上,诞生了一份凝聚各方共识的《绍兴宣言》,成为古城保护逐步完善的新起点。

  随着古城保护形势的发展,2011年新一轮《规划》修编,加大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修缮力度,同时还加大对一些文保单位、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延续古城风貌。裘裕新说,将古城作为一座景观城市整体规划、建设,点、线、面的保护各有侧重,以“全城保护”为终极目标,绍兴采取了分层次、结构性、渐进式的保护模式。

  过去的10多年中,绍兴累计投入古城保护资金130多亿元。发展脚步不停,保护也在继续。在加快《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起草的同时,今年,王阳明故里等保护修复工程也正在抓紧实施中。绍兴,正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留下更多的印记。

标签:古城 模式 和 编辑: 金燕翔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