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民政
三味 非遗

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浙大教授来支招

发布时间:2018-11-13 09:19:47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郑培庚 朱银燕 通讯员 于江

  浙江在线11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郑培庚 朱银燕 通讯员 于江)11月10日—11日,2018乡村振兴与休闲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上虞举行。百余名参会代表探讨分析国际国内休闲产业发展趋势,共同为上虞乡村振兴与休闲产业融合发展作智慧引领。论坛后,记者独家采访浙江大学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所长严力蛟教授,同时他也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浙江安吉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者之一。他就在美丽乡村建设(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建设等)过程中存在的六个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自己建议意见。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多领域、全方位的振兴。我们在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还须在更多方面、更大领域持续发力,切实打赢乡村振兴战,使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严力蛟说。

  必须注重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

  外在美是指山水、景观、建筑等,内在美是指规划、经营、管理、产业等,要防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避免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现在还有一些地方做的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用“四个只能”和“四个不能”来形容:只能远看不能近看,只能粗看不能细看,只能看外面不能看里面,只能看前面不能看后面。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33年(2018-2050年)的时间,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3年(2018-2020年),第二个阶段是15年(2021-2035年),第三个阶段也是15年(2036-2050年),这是一个长期工程、系统工程,要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必须围绕美丽乡村6个字的核心内容“美村强村富民”来做,美村就是村庄漂亮,强村就是集体经济壮大,富民就是老百姓富裕。

  调动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行政村是做好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的基础细胞、基层细胞,行政村一级做好了,美丽乡村也就有希望了。要用激励机制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满足感、有成就感,要用利益机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能实实在在的带来经济效益,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同去市场买卖东西一样,是要不要与有没有的关系,要让农民变要不要(领导要让他们做)变成有没有(农民自己主动要做)。这样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需要一整套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奖惩制度

  机制体制非常重要。一个好的机制体制可以使一个项目得到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使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走得更好、更远。机制体制的制定要广泛听取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要因地制宜,并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加以修改补充和优化完善。

  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要持之以恒

  千万不能一蹴而就,安吉的美丽乡村建设之所以能出成效,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两山”理念的诞生地和实践地,用了整整10余年的时间,真正叫十年磨一剑,他们一届一届接着干,一张蓝图画(干)到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值得借鉴。

  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不能就美丽而美丽。要在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基础上,真正把美丽、生态、文化、风景、乡愁变成产品、变成生产力、变成财富,也就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样的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才是可持续的、有生命力的。美丽乡村如果要全靠政府输血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培育其造血的功能。

  向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去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先进地区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能走马观花,学习其表面的东西,在考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同操盘手(也就是直接操作的人)座谈、交流、互动,这样才能取到真经。取到真经以后,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活学活用。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形、地貌、风俗习惯、民族风情等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模式,走出一条适合于自己的道路。

  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和总目标是一致的,也就是5句话20个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我们的“三农”一定能够实现在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目标:“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标签: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教授 编辑: 徐添城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