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枪土炮”驰骋沙场
自主开发勘探技术和器械,成功抓取海底“烟囱”
“我国在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调查方面起步较晚,但起点高、步伐快,用不到3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30年的发现道路。”陶春辉说。
海底热液含有多种金属硫化物成分,沿裂隙上升喷发到海底表面,高温与冷海水混合,沉淀并形成“烟囱”状物体。抓取这些大小烟囱是本次大洋科考的任务之一。
在距深海2000米甚至3000米以上,科考船边行驶边探测边抓取,海水又处于横流方向,发现热液喷口和烟囱,再进行探测和抓取,无疑是大海捞针,其难度可想而知。
“我们仅用18个小时,就取上来1吨多硫化物和多金属软泥。”陶春辉说。这一成果的取得来自于科学家自主研发的设备和所形成的一套“快速高效硫化物找矿标志模型和勘探技术方法”。
据介绍,我国在大洋科考领域的技术装备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但科考人员还是克服了仪器故障、缆长不足等困难,探索传感器的最佳组合,现场研制出最适合的探测方法体系。
此外,科考人员所用的电视抓斗、摄像系统、生物取样器、集成化拖体等,也都是自己开发的。
“‘土枪土炮’依然可以‘驰骋沙场’。”陶春辉说。
船上就像一个“大家庭”
来自18家单位的114名科研人员和56名船员默契配合
在数千米深的海底,同一个拖体上附有五六种传感器,有时狂风暴雨、巨浪汹涌,有时设备出现故障,科考人员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现场探索出独特的探测方法,在本航次最后3天内就发现2个海底热液活动区。
科考实现历史性的突破离不开队员们的默契配合。据介绍,共有来自全国18家单位的114名科研人员和56名船员参加此次科考。“他们之间存在着生活习惯、语言,以及年龄的差异,又经过轮换,但相互之间从未发生矛盾。”从第四航段接任临时党委书记的魏绪春说。
调查队员李锋是位“老大洋”了。业余时间他经常到厨房帮忙,新上船的人晕船,他热情照顾,从不嫌麻烦;厨师刘勇恒,从起航到返航,300多天坚守岗位。
说起船长,炊事班的付金平很是感激。一次因风大船晃地又滑,他不小心摔倒,腰部受伤。船长甄松刚每天晚上给他按摩,一连10多天,效果明显。
“有了和谐的环境,大家才能默契配合,克服艰难险阻,一心扑在科考上。”这是大洋科考队员和船员的共识。
链 接
“大洋一号”:是一艘5600吨级的远洋科学考察船。1994年7月,由中国大洋协会从俄罗斯远东海洋地质调查局购买,经初步改装后,更名为“大洋一号”。为更好地完成我国大洋资源调查任务,“大洋一号”于2002年12月完成了近1年的现代化改装。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海水从海底裂隙下渗会遇到地下的热源,加热后就会上升,并且溶入周围岩石中的金、银、铅、锌等金属。从地下冒出的热水遇到冷海水后,会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这是一种宝贵的多金属矿产。
(责编: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