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中午12时许,载着上海老太太的小面包车悄然开进绍兴县平水镇敬老院,早已等候在门口的老人们,笑靥如花,掌声欢迎“亲人们”的到来。
上海老太太名叫黄敏,今年74岁,是专门从上海乘火车来到绍兴的。陪同前来的,有她的老伴、妹妹、女儿、女婿、外孙女。她不光携着一家三代来了,还带来了30多位上海老太太集体捐助的1万元现金。
黄敏说,“二舅婆”85岁了,腿脚不便,今年不来了。其他老太太,也被儿孙绊着,出不来。所以,今年就由她代表30多位上海老太太前来看望、慰问敬老院的老人们。每个老人发200元红包,敬老院工作人员也人手一个红包。
早年的敬老院条件艰苦
有老人活了81岁,还不知香蕉为何物
1988年,平水敬老院的前身——横溪敬老院开起来了。当时,这样的村级敬老院,作为农村集体养老服务的试点,在绍兴还不多见。
横溪敬老院一开始收了9位五保老人,院长由村妇女主任胡裘花兼任。说起当年敬老院的困难,今年已70高龄的胡裘花至今印象非常深刻。
“上海老太太第一次来看望的时候,带来了一些水果。81岁的五保老人李方琴分到香蕉后,不知道是啥东西,张口就咬下去,不咸不甜,一点也不好吃。他就把香蕉还给我,我把香蕉皮剥了,让他吃里面的肉。他咬了咬,又软又甜,开心地笑了。”胡裘花说,当时,敬老院有15间房子,都是低矮的平房。虽说是公办的,但条件非常简陋,经费不够。晚上没路灯,冬天缺棉被。村里给每个老人的生活费是一年360元,只够吃饱。为改善老人们的生活,她带领身体健康的老人,在敬老院附近开垦了1亩多土地,种上蔬菜。直到1993年,上海老太太来了后,敬老院的条件才开始慢慢好起来。
20年前,“二舅婆”送来第一笔钱
从此每年春节走一遭
“二舅婆”是胡裘花的亲戚,真名叫沈幼云。出生于平水的沈幼云,1950年随丈夫到上海一家毛纺厂工作。1993年,“二舅公”生病瘫痪,“二舅婆”把他送回老家的横溪敬老院静养。静养期间,她在身边细心照料,与敬老院的老人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半年后,“二舅公”不幸去世。“二舅婆”膝下没有子女,老伴去世后,在上海孤身一人。想起老家敬老院里曾经相处过的老人们,十分挂念。“二舅婆”有退休工资,生活无忧,可老家的那些“五保”老人,一个星期才能吃到一次荤腥!怎么帮助这些老人?她找李惠君、王莲凤等老太太们商量,可不可以每个春节向敬老院捐点钱?没想到,“二舅婆”的提议立即得到了老太太们的热烈响应,一下子就筹集了2000元。
“二舅婆”带着这笔钱,乘火车专程送到敬老院。从此以后,每年春节前后,上海老太太或三五成群,或七八人成团,总要到平水敬老院走一遭。
在这些上海老太太的帮助下,敬老院修好了通往外面的一条小路,建起了浴室、花坛,装上了电话。那时,装电话很不容易,需要五六千元。敬老院向绍兴县民政局打报告,补助了3000元,加上上海老太太送来的3000元,电话就这样接通了。电话接通后,敬老院与外界的联系方便了。
除了送钱给敬老院,上海老太太还给敬老院的老人们发红包。胡裘花说,最初的时候,敬老院的老人们每个月只有5元零花钱,后来慢慢增加到7元、10元。
2003年,横溪敬老院与上灶敬老院合并为平水敬老院,迁到了原平江乡政府所在地,胡裘花仍为院长。敬老院的老人一年年增加,最多的时候达到61人。虽然人员增加了,但上海老太太们一如既往地关心着老人们的生活。从夏天的凉鞋、汗衫到冬天的围巾、保暖鞋、棉衣,她们都邮寄过来……
省吃俭用,一个月生活费掐牢300元
“上海老太太”不少还是“一室户”
“二舅婆”退休工资不算高,现在也只有2000多元。但她极其节俭,一个月生活费掐牢300元,省下的钱全捐给了平水敬老院。
其他几位上海老太太,也都不是有钱人。黄敏阿姨至今还与老伴挤在35平方米的小屋里。
黄阿姨告诉记者,她的房子在杨浦区,是1985年的拆迁安置房,面积很小,只有35平方米。老上海人叫“一室户”,“一室户”的意思,就是只有一个房间、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
黄阿姨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以前,一家四口就挤在这样的小屋里。儿女长大后搬出去了,她和老伴则还住着。
“上海房价太高了。”黄阿姨说,杨浦区最便宜的房子,如今也要2万多元一个平方。她和老伴的退休金,加起来也只有每月6000元左右,根本无力改善住房条件。
与黄阿姨一样,李惠君老太太也是个“一室户”,而且比黄阿姨住的还要小,只有30平方米。黄阿姨说,她们这些老太太,条件都不太好,不少人住的都是“一室户”或“二室户”。
虽然无力改善住房条件,但做起好事来,黄阿姨和“二舅婆”一样,毫不含糊。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黄阿姨的老伴陈其刚,不但支持妻子的行为,还多次陪妻子到平水敬老院看望老人。
爱心队伍不断壮大
手头不宽裕
照样捐不停
黄阿姨告诉记者,今年有30多位老太太捐了款。这些老太太,都住在杨浦区,很多是在杨浦公园散步、活动时认识的。
每年快到春节的时候,老太太们都会习惯性地问黄阿姨:今年去不去绍兴?一说去,马上掏钱。有的老太太,自己家里有人生病,手头并不宽裕,纵然如此,一听说献爱心,没有一个甘心落后。
76岁的许雅庭老人,老伴去世了,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身体不好,每个月要做血透。但许雅庭年年都捐钱,捐了10多年。她还发动小女儿捐款,今年母女俩捐了600元。
赵阿姨的老伴,瘫痪在床已9年,住在康复医院。老伴的退休金刚够支付医院的费用,两老的生活费,全靠她一个人的退休金。今年,她看到黄阿姨在一本本子上登记着东西,便凑上来问情况。听说是给平水敬老院的老人的,捐多捐少都没有关系,她立马拿出钱来。她说,自己家里比较困难,但捐是一定要捐的,10元也是一分心意。
“二舅婆”年纪大了
爱心接力棒
交到了黄阿姨手中
3年前,胡裘花退休了,新院长黄国琴接任。
“她们不会来了吧?”
“她们什么时候来啊?”
老院长退休那一年,70岁的五保老人宋九高担心上海老太太不来了,一遍遍问新院长。黄国琴心里也没底,快到春节的时候,她突然接到来自上海的电话。这是她第一次接到上海老太太的电话,非常激动。电话是黄敏阿姨打来的,准备来绍兴看望老人。
上海老太太们没有忘记平水敬老院的老人们,依然来了。但“二舅婆”没有来。她年纪大了,把爱心接力棒传递给了黄敏阿姨。
去年,黄敏阿姨带了12位老太太来,送来了11800元现金。她们到了敬老院后,自己买菜做饭,12个人就做了6个菜,生怕浪费。
今年,黄阿姨带了一家三代过来。黄阿姨的女婿告诉记者,他是请了3天假,特地陪老人们来的。老人做出了表率,作为小辈更要孝敬老人。
黄阿姨说,她带儿孙们一道来,就是希望第二代、第三代能把敬老传统接力下去。
如今的平水敬老院,再也不像以前一样缺吃少穿了。宋九高告诉记者,他在敬老院里,政府每月给他370元,年底还有镇、村慰问金,算起来平均每个月超过450元。另外,敬老院里有空调,有专职服务员,生病了还可以免费医治,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不光有国家关心,社会爱心人士的关爱也不断。仅仅一个月时间,就有4拨爱心人士送来了羊毛袜、水果、棉被和红包。过年前,还有五六批爱心人士预约要来。黄国琴笑言,敬老院的棉被太多了,多得可以送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