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经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运行后,也像电脑主机那样需要增加内存、升级主板,以适应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
当下的绍兴,正处在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绍兴拿什么保增长、惠民生、促发展?思前想后,谋定而动,唯有凝心聚力打造绍兴经济升级版,才能继往开来,实现新的跨越。
一
绍兴经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转型升级史。上世纪70年代末,乡镇企业从田野上崛起,改变了绍兴农村面貌和农民命运。随之而来的区域功能、经营机制、技术创新等一系列调整和变化,进一步加速了经济转型升级:从点多面广的散状发展,到产业集聚的园区建设;从以国有集体经营为主,到产权结构多元化竞争;从用“四千精神”打拼国内市场,到以全球视野驰骋国际市场……绍兴经济正是在这样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进化中,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方富庶之地。
我们从轻纺大市最基本的生产工具织机的演化中,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技术进步、工艺升级带来的影响。绍兴纺织从传统的有梭织机起步,一步一个台阶,先是涉足剑杆、片梭,接着占领喷水、喷气,随着纺织装备的不断升级,“绍兴纺织”也越来越多地赢得全球青睐,成为一块彰显绍兴实力和特色的醒目品牌。
纵观国内外发达之地的发展路径,无不源自于持之以恒的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深圳从南国渔村跃升为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市,苏州从江南古城嬗变为大气开放的现代都市,义乌从浙中小镇崛起为名扬全球的小商品之都,这些三十年来演绎的传奇故事,成就了一个个城市的创富梦想,也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最成功的范例。
二
不进则退,不升则降。面对美债危机、欧债危机此起彼伏的波动,绍兴遇到的风险和挑战不可避免。我们只有在改革中寻求突破,在创新上驱动发展,打造绍兴经济升级版,才能在扑朔迷离的环境下,走出一条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道路。
增强忧患意识,是打造绍兴经济升级版的前提条件。无数正反案例告诉我们,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成败就在一瞬间。转型不能转晕,创新更不是闯祸,不少声名显赫的企业或囿于保守而落户,或急于改变而出错,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与缺少忧患意识有关。“无锡尚德”从全球第三到破产重组,进一步警示人们,世事难料,风云多变,企业要学会风险控制,在稳中求进中转型升级、做强做大。
比尔·盖茨说过:“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这种难能可贵的忧患意识,除了成就微软自身的辉煌外,还在于告诫全球企业要时刻保持警觉,避开前进航程中的种种明滩暗礁,才有可能到达充满希望的“蓝海”。
三
打造绍兴经济升级版,重在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市场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释放新的动力,形成推动绍兴现代化建设的正能量。
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形成的“倒逼机制”,对我们打造绍兴经济升级版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支撑绍兴30多年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资源禀赋发生了变化,产能过剩和环境容量带来的巨大压力,使绍兴原有的竞争优势开始减弱,靠外延扩张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国家一系列结构性减税和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有利于绍兴企业健康发展。后金融危机时代带来的国际资本、产业、人才等要素流动,为绍兴引进新兴产业、高端技术和高层次人才提供了良好机遇。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在别人没有想到时,我们想到了;在别人没有做到时,我们做到了;在别人做到时,我们做好了。许多时候,成功与失败,就在于一步之差。谁先人一步转型升级,谁高人一筹创新驱动,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把握机遇,赢得未来。
四
忧患意识,使人清醒;机遇意识,催人奋进。但在区域竞争日趋加剧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用实干意识,来打造绍兴经济升级版,唱响工业兴市,夯实实体经济。
以政策为导向,促进资源要素更多向实体经济集聚,是推动工业兴市、实体兴企的重要保障。一个好政策能创造一个好产业,打造一片好企业;一个烂政策,往往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们打造经济升级版,首先要打造政策升级版,为企业调结构、转方式、引项目、拓市场保驾护航。
以创新为驱动,提升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一门必修课。在“倒逼机制”的影响下,实施“腾笼换鸟”、“机器换人”战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推动绍兴经济集约发展、集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发展为目标,在全社会形成工业兴则城市兴、实业富则百姓富的理念,是绍兴赢得发展新优势的基础。当前,企业转型升级正处在关键时刻,全社会都要从绍兴发展的大局出发,把帮助企业、服务企业、支持企业,作为自己的分内事,齐心协力助推企业发展,凝心聚力打造绍兴经济升级版,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率先实现现代化,做出当代绍兴人的历史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