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
   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频道 > 绍兴频道_文化 > 名人专栏 正文
历代名士的儿童情趣诗
sx.zjol.com.cn  2013年06月02日  绍兴频道

  我国的历代名士不但诗文成就出类拔萃,而且大都具有爱民的大爱情怀,他们的大爱往往也体现在爱子女、爱儿童的情趣诗上,现在让我们来欣赏几首吧。

  东晋陶渊明的《责子》诗曰:“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固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诗中说他的五个儿子都不喜欢学习,其中老大已经16岁了,还又懒惰又顽皮(固,顽皮);老二快15岁了(行,将要;志学,指15岁),却不喜欢读书;老三、老四(雍、端)都已13岁,却连六和七都搞不清;老五快9岁了,整天光知道吃。不过诗虽题“责子”,但语意平和宽容,没有强烈的难以消释的憾恨或对老天不公的咒怨,而是认为子女不学文、不做官也无所谓,顺其自然。因此周作人认为此诗“似乎是很严肃的东西,其实内容是很诙谐的,其第五联是最明了,如果十三岁的小孩真的连六与七还不懂,那么他是道地的白痴,岂止不肖而已。(黄)山谷说他戏谑,极能了解这诗的意味,又说慈祥,则又将作者的神气都说出来了。”当代学者邹恒甫也认为,《责子》诗是少有的慈父诗之一,凡做父母的实在都应好好地读它几十遍。

  南宋陆游的《喜小儿辈到行在》曰:“阿纲学书蚓满幅,阿绘学语莺啭木。截竹作马走不休,小车驾羊声陆续。书窗涴(涴,污染)壁谁忍嗔,啼呼也复可怜人。却思胡马饮江水,敢道春风无战尘。传闻贼弃两京走,列城争为朝廷守。从今父子见太平,花前饮水勿饮酒。”此诗描述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陆游把家眷接到临安后的情景。作者从一位父亲的视角出发,前四句纯用白描,接下去的两句则将叙述与抒情融合,描绘出一幅其乐融融的嬉戏教子图,极具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父亲对子女深深的爱和极尽享受的天伦之乐。然而这样看似普通的生活场景必须建立在国家太平的基础上,因此陆游的感情便超越了一己之思而具有了普遍的意义,同时抒发了自己殷殷忧时忧国之情。

  唐朝贺知章《回乡偶书》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把故乡村童的好奇、热情、好客描述得活灵活现。严肃的诗圣杜甫,也不乏歌咏儿童生活情趣的章句,如“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娇儿不离膝,畏我却复去。”(《羌村》)。与苏轼齐名的豪放词人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中曰:“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是小儿无赖(无赖,顽皮),溪头看剥莲蓬。”一个特写镜头就把小儿活泼、淘气、无忧的情状凸现在读者面前。现代作家周作人写过三卷儿童杂事诗,共72首,采用竹子词(民歌体)的形式,每首七言四句,用独具匠心的意象,浅显而传神的语言,展现了儿童的生活和故事,情趣盎然。如“新年拜岁换新衣,白袜花鞋样样齐。小辫朝天红线扎,分明一只小荸荠。”(新年一)。

  历代名士描述儿童情趣的好诗不胜枚举,愿我们从中受到启发、教益和鼓舞,多写出一些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来,为儿童和家长们提供更多更美的精神食粮。

 
7.6K
  来源: 绍兴县报  作者: 马元泉  编辑: 筱应
 
文化杂谈
鲁迅撰写的对联
康熙三上日铸岭
 
名人专栏
历代名士的儿童情趣诗
被誉为“旷代奇才”的清骈文大家胡天游
图片历史
友情链接 申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