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新任务,巧扮伙夫,应对甄别
一天,杨基明偶遇一位曾经认识的某部炊事员,炊事员是个入伍不久的南方兵,不想随后勤人员转移到北方。杨基明得知后灵机一动,当即提出两人互换身份,帮对方留下,自己则顶替他扮作炊事员,设法通过国民党的甄别,以便能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当下两人便互换了军装,因臂章上有姓名、部别、职务等信息。
杨基明的计划是,利用自己腰部和大腿上以往作战时留下的贯通伤的老疤痕,装扮成一个伤残老战士,因行动不便而被调离战斗连队,改做炊事员。于是从那天起,他就开始进入“角色”。除了熟记那位同志的情况外,行走时有意拖着一条跛腿,做出腿有伤残、行走不便的样子,甚至有意多日不刮胡须、不洗脸,以显得比实际年龄苍老些。
终于到了敌人对撤离人员甄别的日子。轮到杨基明时,敌人先是盘问了他关于部队的情况,杨基明应对自如。再查验他伤残的腿,甄别人员虽看到了伤疤,但却无法真正鉴定伤残程度,总感到不放心,觉得他怎么看都不像是个炊事员。这时天已近中午,一个国民党甄别人员便提出让杨基明到他们的伙房现场炒两个菜以辨真伪。
1959年,杨基明下连队当兵时的照片
小施厨艺,骗过敌人,顺利完成撤离任务
杨基明不慌不忙地跟他们去了伙房,那里鸡鸭鱼肉、蔬菜样样都有,杨基明随意选了几样,非常麻利地洗、切、下锅,转眼两盘菜就端上案桌。跟来的甄别人员看着杨基明熟练老到的操作,又尝尝刚炒好的菜,完全消除了疑虑,说:“味道还真不错,看来你真的是个伙夫哦。”愚蠢的敌人做梦也不会想到,站在他们面前接受严格甄别的竟是一个身负重任的八路军团政委。
短短时间里,杨基明的厨艺从哪里学来的呢?原来,他一直有一个“业余爱好”——烹饪。在战斗间隙,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到炊事班去转转、看看、帮帮忙,时间长了,居然也能炒得一手好菜。
就这样,杨基明骗过了敌人的严格审查,被列入了撤退人员名单。而在此前,杨基明还与其他南下干部和那些已安排撤退的人员集思广益,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各种方式、假扮各种身份,终于使得大多数参加三五九旅南下的中央党校干部特别是有十多名重要骨干,都顺利地通过了国民党的身份甄别。
就在所有撤离人员刚刚转移离开中原地区之后不久,国民党军队就开始发动了对中原解放区的大举围攻。由于伤病员、后勤人员、南下干部支队等非战斗人员已先期撤离,减轻了主力部队的负担,中原野战部队奋勇作战,胜利地突破了国民党军队重重围困,取得了中原突围的全面胜利。
被邓小平单独召见
刚见面就挨了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基明跟随刘邓大军去西南剿匪,部队在贵州都匀驻军剿匪时,他意外接到去南京军事学院工作的调令。对此调动杨基明很有些不情愿,西南军政委员会下令,命他带领全家到重庆报到,将有首长召见。没想到报到后,李达参谋长立即将他带到了邓小平的办公室,杨基明又激动又吃惊——首长居然是单独召见他。更没想到的是,刚见面他就挨了批评。
邓小平上来就问:“你是哪里人?”杨基明回答:“江西瑞金人。”
邓小平听了,说:“那你也是老同志了,你说说,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杨基明干脆地回答道:“彻底消灭土匪,保卫新中国。”
谁知,邓小平却严肃地说:“错了,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培养人才。刘伯承司令已经去南京组建军事学院了,现在组织上决定把你也调去。作为一个老同志,你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坚决服从组织的决定。”
就这样,一心想留在西南继续剿匪的杨基明,立即服从命令由重庆赶赴南京军事学院报到。多年后,他常常回忆起与邓小平的那番对话,后半生都在军事院校工作的他,为军队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对小平同志当年的批评更加心悦诚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