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
   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频道 > 绍兴频道_文化 > 文化杂谈 正文
中国古代如何厚待考生?宗族资助 政府派专车
sx.zjol.com.cn  2013年06月05日  绍兴频道

  我国历史上的科举选拔考试影响甚大,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应试、入学、登科、做官;

  功名不仅是读书人的个人奋斗目标,也是家庭、宗族和地方政府的大事,而且,全社会都会厚待科考士子。

   壹宗族乡里对考生的种种资助

  每个家族都希望本族子弟中多出有功名之人,并在仕途上有建树,一是可以光宗耀祖,二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整个家族都能不同程度地沾光。所以,从宗族到政府,都尽最大努力厚待考生。

  科举时代,宗族积极资助本族考生。很多有文化传统的家族,为了扶持本家族的贫穷子弟有机会读书应考登仕途,设有义塾和义田,这甚至被看成是家族祠堂的责任和义务。

  譬如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义庄“范义庄”,是北宋名人范仲淹于1049年购置千亩义田创立的,作为宗族公产用以周济族人,并开办了义学。到其儿子范纯仁的时候,再为义庄置田千亩“以供族众滋大”,除了办义学,还资助、奖励族中贫寒子弟科考。1065年,范纯仁将办理义庄的事上奏朝廷,得到中央政府的赞赏。

  清代的很多宗族都有资助、奖励本族子弟科考的规定。如《毗陵唐氏宗谱·宗规》规定:族中子弟参加乡试给路费银二两,中了举人给贺银六两;到京城会试给路费银子十二两,考中进士给贺银十两。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钱款。

  同时,清代民间有“义塾田”的专款资助族中贫寒子弟读书科考,特称为“书田”、“资读田”,或者叫“宾兴田”。俞樾的《春在堂杂文四编》记载,永康人应敏斋官至布政使,退休后,买了二百亩田帮助本家族的贫寒子弟读书考科举,称之为“永康宾兴田”。这在清代很流行。

  明清时期,地方士绅还创立了民间集资助学的形式,叫“宾兴会”,专门资助士子参加科举考试。它对于扩大古代“养士”范围、化解社会一部分文人之间的贫富矛盾起到了一定作用。

  亲友对于考生的资助,更是常有之事。宋代吴处厚的《青箱杂记》记载了一个很“别致”的资助方式。北宋邵武人龚国隆要去京城参加考试,旅程长,家里穷,没有那么多路费啊!巧的是他的伯父是个小京官,正好手头有些“驿券”(当时官路上公家旅店里乘用车马、使用夫役的消费券),就都送给了侄儿。小龚就这么一路走一路食宿于国营饭店,到京师参加了“高考”。

  有意思的是,在古代的话本小说中,有许多士子在妓女资助下登第的“佳话”。可以说,在中国古代,一个读书士子的脱颖而出,往往凝聚了整个家庭、整个家族甚至整个乡里的心血和资助。

 [1] [2] 下一页

 
7.6K
  来源: 羊城晚报  作者: 李晓巧  编辑: 筱应
 
文化杂谈
中国古代如何厚待考生?宗族资助 政府派...
玛雅与华夏——遥远而相似的文明
嘉庆之死N个版本:与小太监鬼混被雷劈死?
 
名人专栏
第四届东莞荷花文学奖出炉 6月28日颁奖
梁启超欣赏学生蔡锷 常赞其札记"极通"
孙女追忆周汝昌:最后时刻念念不忘《红...
梁启超欣赏学生蔡锷 常赞其札记"极通"
胡适晚年埋头学术写作 蒋介石佩服其道德...
图片历史
友情链接 申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