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
   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频道 > 绍兴频道_文化 > 文化杂谈 正文
唐朝现“贵妃商机”:和尚“倒卖”杨贵妃锦袜
sx.zjol.com.cn  2013年06月05日  绍兴频道

  杨玉环的“玉米”粉丝们很乐意高价购买其用品衣物

  有一种情怀,叫怀旧;在这个基础上又产生一种经济。某一种美丽在形体上消失了,某一种繁华在物质上消失了,但总会留下一些附属物,这些附属物不是美丽和繁华的主体,但附加了有关美丽和繁华的信息,这些信息进入文化人的视野,产生怀旧行为;然后延伸到经济领域,产生经济消费行为。

  例如杨贵妃在马嵬驿香销玉殒之后,她美丽的形体和大唐的繁华在物质空间消失了,却延伸到精神和经济领域,产生了新的商机,这里暂且称为“贵妃商机”。

  贵妃商机一:马嵬驿老板因杨贵妃遗物致富

  熟悉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天宝十四年,36岁的杨贵妃香销玉殒,然而,杨贵妃的美丽继续被消费着。

  就在她身死之处——马嵬驿,有一家酒店的老板:一位老太太,弄到了杨贵妃的一只袜子,用锦制作的,称为“锦袜”。

  老太太意识到杨玉环虽然死了,但杨玉环的粉丝们(姑且称为“玉米”)的心没有死,商机将汹涌而来。

  于是,老板就打出广告:“有大唐第一美女杨玉环锦袜一只,亲密接触一次出价百钱。”

  酒店客流量顿时猛增,住不住得好,吃不吃得香,无关紧要,紧要的是“玉米”们能拿着这只传说主人是杨贵妃的袜子把玩,欣赏,感叹,想象她的美丽性感,格调稍微健康一点的就回味杨贵妃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繁荣。

  唐朝也有“玉米”

  一只锦袜,能附加这么海量的信息,区区一百钱跟以上收获比起来,实在很划算。于是,你也一百钱,我也一百钱…………

  那位马嵬驿酒店的老板获利甚巨,因此致富——“马嵬店媪收得锦袜一只,相传过客每一借玩,必须百钱,前后获利极多,媪因至富。”

  这则商机故事出自于唐朝人李肇的《唐国史补》,对这个盛况,有诗为证,刘禹锡吟诗《马嵬行》:“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传看千万眼,缕绝香不歇。”被千万双眼睛欣赏过,就算丝线断了,没了,香泽还是在想象的嗅觉里存在着。

  “玉米”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袜子之外的信息。杨贵妃袜子的经济价值就在于它能成为一个媒介,激活“玉米”们集体的回忆和对美丽的憧憬向往。

  贵妃商机二:士大夫拿着杨贵妃遗物到处显摆

  唐朝“玉米”们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他们会不惜巨资四处收购大唐第一美女用过的物品。其实在杨贵妃生前就有这种现象了。

  这样的例子发生在公元754年,即天宝十三年,大唐帝国很多地区发生旱涝灾害,《资治通鉴》第217卷就记载:“自去岁水旱相继,关中大饥。”水灾和旱灾像接力赛一样跟着来,作为王朝的中心地段——关中,发生了饥荒,到秋季,还是淫雨绵绵,唐玄宗站在兴庆宫的高楼上望雨长叹。

 [1] [2] 下一页

 
7.6K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刘黎平  编辑: 筱应
 
文化杂谈
中国古代如何厚待考生?宗族资助 政府派...
玛雅与华夏——遥远而相似的文明
嘉庆之死N个版本:与小太监鬼混被雷劈死?
 
名人专栏
第四届东莞荷花文学奖出炉 6月28日颁奖
梁启超欣赏学生蔡锷 常赞其札记"极通"
孙女追忆周汝昌:最后时刻念念不忘《红...
梁启超欣赏学生蔡锷 常赞其札记"极通"
胡适晚年埋头学术写作 蒋介石佩服其道德...
图片历史
友情链接 申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