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频道 > 曝光台 > 事事可议 正文 >> 微博爆料
-
变俯视为平视 使关爱成常态 sx.zjol.com.cn 2013年08月21日 绍兴频道 人们关注环卫工,本质在于这个职业或这些从业人员已经沦为弱势群体。公众可以做而且应该深思的是,如何使这种特殊时期的关爱常态化,逐步形成制度自觉,最终使他们脱离“被关爱”或者“被关注”,成为人们平视的对象。简言之,包括政府在内,社会各界的努力,都应指向这个行业的加快常态化、市场化、法制化。
改变一个职业的“弱者”姿态,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薪,通过薪资体系的调整,让人们更加直观地认同,环卫工只是我们众多工种中的一个,与其他岗位一样平常,而非处于一种“被保护”状态。只有这种心理上真正的认同感,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或者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加入,改变“老弱病残”(此处绝无贬义)唱主角的队伍格局,使其赢得真正意义上的“尊重”。
其次是完善救助机制。环卫工为捡一个空瓶子而被疾驰而来的汽车撞飞的报道并不少见,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做法,将环卫职工因公伤亡救助制度化,譬如施行《绍兴市环卫职工因公伤亡救助资金管理办法》,救助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专款专用,用于一线环卫职工的因公死亡、致残、重伤等,并根据救助标准发放到人。
纵观我市环卫事业,不得不承认,机械化运作太少,机械清扫率亟待提高,这与我市庞大的清洁工作量相比十分不称。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环卫事业发展经验,以机械化代替“纯手工”,从而降低“天使”们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但设备购置与维护成本应纳入财政预算,否则又沦为空谈。
从更深层次而言,推行环卫机制改革,才能破解当下许多困境。目前许多城市推行的是“双轨制”——环卫工人是合同制工人,低薪重活,而处于管理层的编制人员不参与一线清洁工作,却领取编制内的高薪。政府每年度对于环卫事业的经费支持有限,而这有限的资源又分配不均,如何改善这一现状,值得思考。
市场化是最终的出路吗?有无数实践证明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微观到个案,譬如将城市清洁承包给有资质的环卫企业,而这类企业的市场准入由当地政府科学设定,通过合理引进竞争机制,加快市场化运作,或是有效改善环卫工低薪酬、无保障现状的一条出路。
来源: 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 筱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