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频道 > 健康 > 健康咨讯 正文
  • 广东120万重性精神病患 80万没有登记管理
    sx.zjol.com.cn  2013年10月11日  绍兴频道

      文/记者何雪华通讯员粤卫信、郝黎、靳婷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省残联通报,截至2013年9月30日,全省登记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44万余人,仅占120万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估算总数的1/3,其余2/3处于无医护看管、无康复随访等管理服务状态。

      精神科医学专家认为,目前精神障碍的识别率和治疗率都极低,仅约1/4,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肇事肇祸现象时有发生。

      仅1/6的重症“难治”

      据统计,广东约120万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仅1/3有登记管理。登记进入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病发住院,医疗费用按规定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经济困难家庭由政府对其参保给予资助,病情稳定或轻症在慢性病门诊治理,广东各地有平均每人每月100元的药费补助。登记后,病情稳定的患者,医生每季度跟踪随访,而病情有变化时,医生随访频密至1-2周一次,教家属看管、康复、护理知识。

      上述这么多的管理与服务,为什么2/3的重性患者却选择或被选择“潜伏”?

      贾福军认为是两大问题所致。首先是患者与家属对于现行精神疾病救治政策、服务不了解。医护资源不足,则是另一大问题。据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统计,全省仅有1800名精神科执业医师,精神科病床仅有不到1.3万张,这与10%重性患者住院治疗的需求相去甚远,甚至连每万人5张精神科病床的中等卫生资源配置也远远达不到。

      精神障碍病发,治疗与康复需要连成线,贾福军直言,广东除部分大城市外,基层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工作很滞后。

      在广东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达4.2%。,检出率排全国第二。检出的重性患者,除了1/6属于“治疗困难”,1/3可彻底治愈,其余可康复。贾福军解释,精神障碍是由生物学病变引起,并非无药可治,千万不可讳疾忌医。

      很多人担心报告登记了“精神病”,隐私就会被公开。贾福军表示,6种重性精神疾病,发病都须报告,登记系统是一个封闭的信息管理系统,“连我,不是保密员,也没密码可调阅”,安全性可保障,而且卫生部门也只公布患病总数,个案病例绝不公开。

      超99%患者不愿住院

      “被精神病”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广州就曾发生千万富翁被亲属强制送入精神病院,随即转移财产的事件。

      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林勇强说,全国各地至今没有“被精神病”的数据、比例统计,不过“数据极小,情况当然应该杜绝,但也不宜过分夸大”。全国精神疾病患者有1600万人,“被精神病”的个案比率,甚至远远比不上医疗技术失误的误诊率。

      今年5月实施的精神卫生法因此特别规定自愿入院原则,除了已经发生或有发生伤人或自伤危险的6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外,患者本人自往或近亲属送往医疗机构诊断的,自愿入院,随时可要求出院。

      “不过,据我的行医经验,几乎99%以上的患者需要却不愿住院的。”林勇强说。

      广州15.76%的人“有问题”

      据2005年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精神障碍患病率深圳为21%,广州为15.76%。近年来,广东先后发生了“富士康事件”、深圳市7.29精神病人砍人等事件。精神科医学专家认为,目前精神障碍的识别率和治疗率都极低,仅约1/4,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肇事肇祸现象时有发生。

      10月3日夜,在广东省茂名三院治病的66岁老人黄超强双眼被挖。医院称,老人是诊断为脑器质性疾病导致精神障碍,入住医院监护区,当晚同区其他8名病人都被采取强制性控制措施,初步排除其他病人攻击,双眼被挖是自残。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确实可以做出令常人无法想象的自残行为。”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贾福军解释,病变引起的重性精神疾患,令患者出现病态妄想。当然,医院逃不掉治疗、照料不力的责任。

      大学生自杀率低

      本报讯(记者徐静实习生贺莉娜通讯员肖建喜)昨日是第1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广东省精神病人首届原生艺术展暨大学生心理漫画展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开幕。

      记者从专家口中获悉,广东省每年死于自杀的大学生平均有10~20个,全国每10万大学生约有2~4人自杀,远低于同龄的其他社会群体。

     
    7.6K
      来源: 本文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义桅  作者:  编辑: 张玲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网站制作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