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绍兴往事》记
我不是作家
如果不是一部新出版的长篇小说——《绍兴往事》,陈文超所在学校的师生们或许不会知道,这位陈老师除了语文课上得棒,竟还会写小说。
连陈文超自己也未料到,他原本在新浪博客里随写随发的连载小说,会被一位陕西作家看中,真诚引荐而成为新世纪文化丛书中的一册,付梓出版。
2013年夏,过了天命之年的陈文超,遇到了他生命中的“伯乐”。教了30多年书的他,兼而成了作家。
陈文超是柯桥区财经学校的一名语文高级教师。每天早上,他从城西的一个老小区坐公交车,去往东浦镇的学校上课,傍晚,再坐公交车返回,轨迹单一,生活平静,日子悠长。
小说出版后,他依然上课,下课,与学生们讨论课文,分析题目,生活照旧。
只是,大家的眼神中,对陈老师更多了几分敬佩。
当然,陈文超坚持说自己不是作家,更非文学家。
“文学家跟艺术家一样,要天才才能胜任,我不是天才。”陈文超在自序里这样写道。
不过,这一份迟来的收获,于他自己不敢说是大器晚成,却是其一直未曾放弃而追寻的梦,还有那一份自信。
陈文超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梦就是文学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写散文、杂文、小说等,也曾发表过若干。除了教学,看书,他的业余时间大部分用在了写作上,以此“过把文字瘾”。
陈文超在新浪网上有个叫“心去病”的博客账号,他的第一篇博客就是一篇小小说《我心有病》,是类似于契诃夫小说《公务员之死》的心理小说,“心去病”就是根据这篇小说信手拈来的。
《绍兴往事》最初是以博客连载的形式发在网上,从第一篇开始,全是即兴而作。有网友留言叫好,陈文超就接着更新,想到哪,写到哪。从去年6月到8月,两个月时间,20万字的小说一蹴而就。
母亲与父亲的战争
《绍兴往事》,书名给人的印象,仿佛不太像小说。
事实上,该书原名《寒门丈夫望族妻》,是一部长篇小说,改名和切割成短篇是为了出版需要。
小说围绕两个家庭,主要讲述一对文化背景不同、性格迥异的夫妻之间几十年的情感战争。
故事从小说主人公“我”的母亲病逝说起,以回忆的手法,刻画了在名门望族长大的母亲,在家道中落后,嫁给穷苦出身的父亲,两人虽育有子女4人,但并非“爱情的结晶”,在忍辱负重了几十年后,母亲终于高调宣布,要和父亲断绝关系。
一个生于封建时代的女人,内心要积聚多少痛苦、勇气和挣扎,才会毅然决然地发出这一呐喊。
陈文超说,写这篇小说的初衷就是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小说中“我”的母亲,有许多自己母亲的影子。因为在他心中,母亲温淑端庄,颇有才学,是一位对子女爱护有加的好母亲,相比之下,父亲却显得思想觉悟不高,又冷漠无情。因此,小说中的父亲也被刻画成“劣迹斑斑”,被母亲说成“心理变态”。
从母亲、父亲一世的情仇恩怨,表现出时代、性格、命运对人生的巨大影响。书中因此不乏作者对世事、人情、人性的感悟之言。例如晚年信佛的母亲责怪父亲时,“我”对母亲的评价是,“终究还看不透世道人情,人永远超越不了自己。”
以故事浓缩一个时代,以人物反映性格与命运之纽,以心理刻画揭示伦理与人性,这正是《绍兴往事》的深刻所在。
真实的烦恼
读陈文超的《绍兴往事》,让人想起鲁迅的小说《故乡》。
陈文超说,他在创作上,是刻意学习并尝试模仿鲁迅的笔法。
小说以绍兴著名古镇之一东浦镇为背景,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在人物故事中展现浓郁的绍兴风俗民情,同时又将绍兴的历史文化故事、方言、俚语巧妙地融入,作品既敦厚、真实又不失文雅情调,对人物心理的细微刻画,读起来更是妙趣横生。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说的艺术真实,是吸引并打动读者的首要因素。
因世代居住在东浦镇,陈文超对东浦以及绍兴有很深的家乡情怀,他承认,小说取材很大一部分是参照自己及家族先辈的生活蓝本,故事情节大多是生活原型加上艺术化的处理。
小说没有华丽的章句,也无过多结构上构思的痕迹,却有生动的细节,细腻的情感,真实的场景,以及当下文学作品流行的短句成章、故意重复的文字表达方式,充斥着作者人生感悟的点睛之笔。
一段绍兴往事,娓娓道来,纯真质朴,不经雕琢却自然天成。
由于使用第一人称,笔调不拘一格,因此读起来更加逼真。人们不禁好奇,故事里写的是否就是作者父亲与母亲的真实故事?
对此,陈文超在序言中特别交代:“读者在阅读时千万不要对有些内容作过多的联想。”而每及此问,他也只含笑作答:“有真实也有虚构。”
《绍兴往事》,因为真实,所以感动;因为真实,所以温暖。也因为真实,会带给他“烦恼”。
因为,那故事里,仿佛有你家,有我家,有邻家,有一段我们共同的经历与记忆,有一个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