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频道 > 热点推荐 正文
郁达夫故居修缮后大门紧闭7年 先后有两家公司接手
2014年09月08日 09:01

  年近七十的何大伯,家住杭州大学路场官弄附近。他每天都沿着这条并不宽敞的小马路,从一座宅院前走过。这是郁达夫的故居“风雨茅庐”,可时光早已将这座宅院淹没在一大片居民小区当中。

  何大伯昨天打进本报热线96068称,“六七年前,看到政府花力气修缮这座名人故居,我们这些附近的老居民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房子修好了,也不开放,这座名人故居冷冷清清了这么多年,真是让人想不通啊。”

  7年前修缮后一直大门紧闭

  昨天下午,记者找到了位于场官弄63号的郁达夫故居。

  大门正对着一条车来车往的小马路,很是热闹,但是当你把视线锁定在这座宅院的大门前时,能明显感受到它的冷清和落寞。

  紧锁的铁门,密闭的窗户,如果不是因为门前的一块碑牌上写着“郁达夫故居”几个字,估计很少有人会留意到这座建筑。

  这座结合中式日式民居味道的院落,建成于1936年,由郁达夫亲自设计。不过,郁达夫夫妇只在这里待了两年便离开了杭州。抗战胜利后,“风雨茅庐”易手他人。

  何大伯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里,这里曾经是派出所的办公用房。一直到2007年,派出所有了新的去处,这里才被腾出来,进行了一次全新的修缮。

  记者查阅当年的资料后了解到,修缮完成后的“风雨茅庐”曾经让上城区政府很是费了一番脑筋。

  曾有专家建议,能否成立一个郁达夫纪念馆。可是,郁达夫故居的修缮项目牵涉到搬迁等问题,总共投入在千万元以上,如何做到可持续地保护和利用就变得非常重要。而单纯做纪念馆,时间长了可能会“门庭冷落”。

  2009年,浙江美影影业有限公司从上城区招商局手里拿到了郁达夫故居的钥匙。政府方面认为,这是一家比较高端的文化企业,文化定位和郁达夫故居比较匹配。而这家企业的总裁也表示,今后要搞一个郁达夫物品的征集活动,让故居多添些先生的陈设,从而感知一代大文豪的过去。

  街坊邻居从来没进去参观过

  可是,六七年过去了,照何大伯的话来说,“好好一座名人故居,几乎没有对外开放过,前几年还有单位在里面办公,现在连办公的人都撤走了。”

  记者也从其他周边居民那里了解到,郁达夫故居“铁将军把门”的状态的确持续了好多年。

  郁达夫故居的对面就是大学路新村44幢,住在这幢楼里的居民王阿姨说,她在楼下散步的时候,有时会遇到一些外地游客来问她,“郁达夫故居什么时候开门”。

  “不少人看上去像学生,看着地图找到这里,但是又进不去,只好在外面拍几张照片,和石碑合个影,最后失望地走了。”

  王阿姨摇摇头说,“不要说他们了,我就住在对面,也从来没进去参观过。这里的大门天天锁着,就算是开公司的,也该有人进进出出吧。”王阿姨说。

  故居被接手后一直空置至今

  郁达夫故居属于大学路社区的管辖范围,记者找到了大学路社区环境卫生委员朱立。

  朱立透露,浙江美影影业有限公司早几年就撤走了,大约是在2011年底或2012年初时,由一家杭州凯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接手了郁达夫故居。

  “这家公司原本打算在此办公。在故居二楼有一排房间,是计划当作办公室使用的。不过,可能因为故居的房子比较矮,被周围高楼挡住了阳光,所以房间里非常潮湿,不利于电脑和文件的保存,最终只能放弃。”

  故居目前的情况是,白天无人看守,大门紧闭,但是到了晚上,公司会派工作人员夜值,主要任务是看管文物。

  朱立表示,社区主要对故居行使一个监管职能,会定期对里面的文物进行安全巡查,主要是看有没有擅自改动结构,有没有乱拉电线等等。一旦有情况,他们会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

  目前正在整修,能否开放依然未知

  今年7月,郁达夫故居曾做过一次短暂的开放,差不多有两三天的时间。

  朱立解释,当时是大学路小学来联系,想在暑假期间,和社区一起搞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故居里面参观一下。

  不过,从参观后师生的反映来看,都觉得里面的文物量少了一些,对比风雨茅庐的名气,好像看得有些不尽兴。所以短暂的开放后,郁达夫故居又继续关闭了。

  记者随后联系了该辖区小营街道负责文保工作的管理人员方国良。

  据他了解到的相关情况,目前郁达夫故居内正在进行整修,因为房子年份久了,屋顶上的很多瓦片开始掉落,导致房屋内的漏水情况比较严重。而且目前屋子里的天花板和柱子上,有不少地方都已经长出了霉斑霉点,甚至还有部分天花板出现了掉落的现象。

  据了解,整个修复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但是修复完成后,是否会将郁达夫故居对外开放,他也不能保证,但是街道会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居民的意见。

   -记者手记

  名人故居该如何走出尴尬?

  在杭州,名人故居很多,但是,不少故居存在着和风雨茅庐差不多的尴尬。

  它们不像“西湖十景”声名远播,能够吸引大批粉丝和游客慕名而来;它们也不像大型博物馆,珍藏了大量的文物,能让游客目不暇接。由于规模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它所能吸引来的也许只是很少量的参观者,而那些参观者呆在里面的时间,也许也不会超过一刻钟。

  一面是相关部门动辄百万的资金投入,一面却是名人故居面临门可罗雀的尴尬,花了大价钱修缮和保护的故居,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法国,类似名人建筑只要业主很好地对其进行保护,并义务对外开放,就会获得政府给予的修缮和人力补助。

  而在国内文保界,也有人提出“民办公助”的方式,即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系列扶持措施,成立专项基金,用于名人故居的宣传和管理等。并通过与公益组织合作,采取组织志愿者担任讲解员、管理者的方法,为名人故居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人力保障。

  甚至还有人大胆提出设想,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是否可采取认领制度?积极发挥大企业的人才资源,有效确保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

  如何良性地运作下去,保证故居持续稳定的发展,这将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课题。

0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见习记者 詹程开     编辑: 筱应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绍兴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绍兴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绍兴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绍兴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绍兴频道"的电头。

看绍兴新闻,关注浙江在线绍兴频道微信
相关阅读
  • 记者扮"黑车"司机搭讪

    8月29日清晨,杭州余杭区一女大学生王金芳,在打工途中失踪,12个小时后,尸体在附近山上的水坑中被发现。截至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