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机电(行情
,问诊):机电板块整合有序推进,高管参与增发激发活力
中航机电002013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分析师:徐志国,龙华,熊哲颖撰写日期:2014-12-03
事件:公司停牌期间陆续发布收购公告及定增公告
公司11月26日发布公告: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38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发行对象为包括航空产业公司、“机电振兴1号”、“启航3号”等7家。其中,“机电振兴1号”委托人为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子公司、托管企业的员工(含本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包括普通员工,不属于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员工持股计划。
公司11月7日发布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向控股股东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收购新乡航空等5家企业全部或控股股权或主要经营性资产。相关事件回顾:公司2013年12月7日发布公告,为加强集团下属相关业务的整合,中航工业下属企业拟将其持有的相关企业(18家)股权委托公司管理,在委托管理期间,公司将对托管的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充分的决策权。
点评:
收购及增发将大幅提高2015年净利润。考虑目前时点,我们认为收购并表及定向增发在2015年完成是大概率事件。此次拟收购的5家公司2013年营收50.58亿元,净利润不超过1.34亿元,我们认为被收购公司的业绩将按年均10-15%左右的速度增长;此次增发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2015年约可为公司节约财务费用1.56亿元。综合考虑收购及增发的影响,2015年共可为公司贡献3亿元以上的净利润,公司业绩将大幅提升。高管参与增发激发活力。中航证券拟设立的“机电振兴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认购809.85万股,由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子公司、托管企业的员工(含本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认购。我们认为,高管参与增发显示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利于充分激发管理层积极性,提升上市公司管理运营效率。
中航工业机电板块整合有序推进,未来有望进一步整合。作为中航工业旗下航空机电系统业务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唯一平台,公司于2013年底托管集团旗下机电资产,包括的18家公司,2012年收入合计为108.46亿元,此次公司拟收购的新乡、武仪、风雷、枫阳为其中4家。未来随中航工业集团资本运作的持续推进,剩余14家公司仍存在继续以上市公司为平台进一步进行整合的预期,关注由此带来的投资机遇。
航空机电业务持续高增长,预计未来将继续稳定增长。作为公司核心业务,航空机电产品2013年贡献公司57%的营收和76%的毛利。受益于我国航空产业快速发展,公司航空机电业务快速增长,2012-2014H1营收增速分别为24%、16%、15%,且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不断提升。随我国军机采购提速,公司机电产品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我们预计未来20年中国军机、民机需求约6万亿元,按机电系统占整机价值的15-20%估算,市场空间近万亿。随我国航空工业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公司在巩固军机市场主导地位的同时,未来有望进一步切入民机机电系统市场,成长空间极其广阔。
非航产品未来将实现较快增长。公司非航空产品主要包括汽车零部件及空调压缩机设备。由于受市场竞争激烈及下游企业垂直整合等因素影响,非航产品自2012年起收入不断下滑。进入2014年,公司着手调整产品结构,非航空类产品业绩迎来复苏,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7.6%。汽车零部件作为公司传统业务具备极强竞争力,汽车调角椅市场占有率达30%,电动座椅集成骨架则已经成功为途观、长城H6系列轿车全面配套。空调压缩机领域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出Q全系列产品,在海尔、美的、格力实现批量销售,CO2压缩机也完成小批销售。我们预计未来公司非航业务将实现较快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随我国军机采购提速,将拉动公司机电核心业务稳定增长,综合考虑收购及增发带来的影响,预计2014-16年EPS分别为0.64、0.93、1.07元,对应12月1日收盘价的PE为33、23、20倍。公司历史估值水平主要位于在20-30倍之间,低于飞机板块整体估值,主要是民品占比较高。未来随军品占比提高,估值中枢有望上移。综合考虑后我们认为公司2015年的合理PE估值为30倍左右,六个月目标价28元,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军品订单的大幅波动,重大事项的不确定性,公司目前收购方案不详尽,暂未考虑少数股东权益等因素。
凡注有"浙江在线绍兴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绍兴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绍兴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绍兴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绍兴频道"的电头。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短消息代码证:浙号[2006]00072-B011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之处,请联系管理员。凡标为原创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