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 > 热点推荐 正文
莲子行、十番、盘灯龙……新昌一个镇拥有18个非遗项目
青黄不接,文化传承该如何接力
2015年02月16日 14:58

 

丐帮《莲子行》

板凳龙灯

《三十六行》的道具

  核心提示:“大市聚镇30个行政村,几乎每个村都有民间艺术项目。目前全镇已有18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市级以上有12个。”日前,新昌大市聚镇文化站站长梁梅珍告诉记者,像后梁《板凳龙》、王桥《三十六行》、山南村狮舞、西王村《哑背疯》、《上求布龙》和溪东《十番》……虽然渐渐淡出了舞台,但依然是村里老人们的心头之爱。在溪东村,90%以上的村民都能哼上几句十番,王桥村能一次拉出一支360人的“三十六行”队伍。

  然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项目普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传承难题。

  丐帮《莲子行》,为大市聚镇争来省级荣誉

  大市聚镇西王村,57岁的徐志洪是《莲子行》的第三代传人,因为爱上这一行,还被评上了浙江省首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

  《莲子行》是明代正德年间由戏曲《双贵图》剧情演变而来,此剧至今已有500年。“西王村的丐帮《莲子行》是后人沿袭了前辈的表演技巧,每年农历十月十五,在沃洲山真君殿庙会演唱,是浙江省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遗产。”大市聚镇镇长俞鸿骏告诉记者。

  但是,这一文化遗产一度被中断。直至1996年,新昌举办首届国际茶文化节暨西湖茶叶博览会大型民间艺术踩街活动,大市镇组织了一些民间艺术参加,其中《莲子行》就有60多名村民参加,镇里统一为他们做了演出服装。之后,《莲子行》成为镇里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队伍,多次去绍兴参加各种节会的演出,2011年代表绍兴市参加第六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的展演。大市聚镇被评为省级民间艺术莲子行之乡。

  到外面演出的时候,村民们都抢着报名

  一说起莲子行,转眼间徐志洪就穿戴起一套演出服装,右手握两块竹片,左手拿起七根竹条,边走边敲打,随着“嗒、嗒”的响声,他还唱起了小调。

  “要稳稳地捏住竹片,又要敲打出有节奏的声音,初学也挺不容易的。”徐志洪说。20多年前,他跟叔叔学习《莲子行》,掌握了一定的表演技巧,现在他在村里已带出了一批批新人,当然自家人也跟着学,从97岁的老父亲,到5岁的小孙子,他家六口人,有4人能表演《莲子行》。

  “每到外面演出的时候,村民们都争着报名参加。这个时候,最麻烦的是裁员。”徐志洪说。据了解,西王村有700多人,能演《莲子行》的多达80多人。如果去外面演出,最多去20多个人,徐志洪只能挑选年纪轻、演得好的村民参加。

  起初,《莲子行》采取的是传统唱法,有《十字歌》《十二月花名宝卷》等,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如“一字写来像条龙,二字写来像条河,三字写来有长短,四字写来团团转……”由于《莲子行》是外出乞讨时唱的,还要随口编出一些吉利的唱词,讨个彩头。如今徐志洪在继续发扬传统的基础上,编出了许多新歌,基本能看到什么就唱什么,这种即兴创作的歌词颇得人们喜爱。

  《三十六行》“重出江湖”,邻镇发来“英雄帖”

  王桥村的张直富是市级非遗项目《三十六行》的传承人,自从1993年真君殿庙会恢复之后,《三十六行》也“重出江湖”,进行了抢救性的恢复。因为在真君殿演出了名气,邻近的小将镇也专门发来“英雄帖”,请他们参加演出。

  “那时候,我们的《三十六行》参加小将镇乡主庙会,一共去了360人,场面真够热闹的。”说起10多年前的那次演出,81岁的张直富老人兴高采烈。

  《三十六行》以其古朴原始的表演艺术而闻名,通过角色扮演,展示各行各业的特征和风采,寓意“行行出状元”,表演原汁原味,自然风趣,生活化而不故弄玄虚,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唱词,纯真自然的情感流露,有一种朴素浑厚的自然美。据张直富介绍,《三十六行》适宜在街上游行,最关键的是演好几出小戏,如先出场的“渔樵耕读”四个人物,然后是卖草团、双看相、摇荡湖船、打花鼓等传统戏,最后是“官老爷”出场,有随从数人。一台戏演得风生水起,很有看头。

  没传人没道具,有些非遗项目几近失传了

  “你年纪大了,再过几年要失传的,一定要想办法把《三十六行》传承下去。”梁梅珍对张直富说。由于《三十六行》人物多,组织难度大,且年轻人不愿意学。这些年,张直富很想找一个接班人,但就是没人愿意接手。

  除此之外,大市聚溪东村的《十番》演奏队同样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现状。溪东《十番》原是一种宫廷音乐,后流传于民间,是由笙、箫、管、笛、板胡、琵琶等20余种乐器组成的群体演奏,演奏风格细腻优雅。

  “只可惜好多年没有演出了。”梁梅珍说。演奏十番是个大工程,至少要15人,现在一些老人在,勉强能够凑合,但长期演奏还得培养新人。同溪东《十番》一样,该镇第头村的“三班”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原先村子里有50多个人会演“三班”,现在人数越来越少了,而西王村的《哑背疯》,道具也做不出来,几近失传。

  大市聚镇文化底蕴深厚,但这些“非遗”文化都面临着一个青黄不接的问题。

  新闻观察

  怎样让“90后”“00后”成为接班人?

  如何让“非遗”文化传宗接代呢?“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的关键在于培育接班人,先期我们会做一些宣传。”梁梅珍认为,要让更多的“90后”“00后”成为接班人,非遗文化才会有生命力。

  近几年来,大市聚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调查、搜集、整理优秀文化遗产资源,宣传弘扬先贤精神品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加强辖区内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并积极申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另一方面,狠抓传统文化队伍建设,大力培育非遗文化项目接班人。此外,该镇还推出非遗图片展,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非遗项目一一呈现在群众面前。

  “以文化养文化“也是大市聚镇的特色之一。该镇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保护工作,突出古村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规划的整体性,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为了培育“非遗”文化项目接班人,大市聚镇还举办了《莲子行》《三十六行》等民间艺术培训班,浙江省优秀民间艺术人才、西王村《莲子行》传承人徐志洪到村民家里一户户做工作,动员他们或他们的孩子学习《莲子行》。孩子们从小对《莲子行》耳濡目染,基础很好,学《莲子行》的积极性也很高。由于孩子们要上学,徐志洪就利用早、晚和双休日的时间教孩子们。稚嫩童声的加入,使古老《莲子行》更加鲜活了。

  为18项“非遗”搭更大的舞台

  随着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后梁村委主任梁国庆的考虑要多了些内容。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的《板凳龙》是大市聚镇一绝,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在村内和村周围举行盘《板凳龙》盛会,其间还要请戏班子来演出3天。

  “一条长达200多米的板凳龙,由100多条板凳、600多个灯笼组成,要花1万多元,再加上演戏的钱,至少要5万元。”梁国庆说,对于400多户的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筹集资金,梁国庆每年都得去“化缘”,请人赞助或者集资,来维持这一年一度的板凳龙盛会。

  梁国庆透露了一个想法,与企业或者单位挂钩,由他们出资赞助,把板凳龙的“冠名权”给人家。“一年只有一次,或许商业价值不大,目前尚未联系到这样的企业。”

  事实上,“非遗”的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在政府加大对一些“非遗”项目保护力度的同时,要将“非遗”推到现代社会舞台的前沿,让年轻人产生兴趣并接受。作为传承人本身,更须向市场靠拢,为保护“非遗”寻找各种良方妙药。

 

来源: 绍兴晚报     作者: 潘丽萍 俞颖颖 梁锋     编辑: 金锦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绍兴"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绍兴"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绍兴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绍兴",并保留"浙江在线绍兴"的电头。

看绍兴新闻,关注浙江在线绍兴微信
相关阅读
  • "微家书"让亲情"升温"

    “外公外婆近来身体好吗?我已经3个月没来看你们了。现在天气冷了,你们一定要多穿点衣服,不要感冒了……”“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