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胰岛素行业新进入者威胁——低
胰岛素行业对新进入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壁垒和风险。从波特竞争模型的理论上讲,行业的新进入者会对价格和利润造成巨大压力,进入壁垒是行业获利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国际和国内的胰岛素行业对新进入者来说不光存在着资金、技术和政策的高壁垒,而且还存在着很高的风险。
高资金壁垒:医药产品的早期研究和生产过程,以及最终产品上市的市场开发,都需要资本的高投入这就给新进入这构筑了很高的资金壁垒。尤其是新药研究开发(R&D)过程,耗资大、耗时长、难度不断加大。从目前国际药品市场上看,每种药物从开发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费15 年的时间,耗费8-10 亿美元左右。美国制药界在过去的20 年间,每隔5 年研究开发费用就增加1 倍,而对于胰岛素市场来说也不例外。
高技术壁垒:医药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对于胰岛素这种生物制药领域就更是如此,每个生产厂家都通过其多年积累的特有技术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因此给新进入者构筑了很高的技术壁垒。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胰岛素品质以及完善和拓展胰岛素产品线。生产厂家绞尽脑汁不断完善胰岛素的生产技术和制造工艺,因为这是其立足之本和发展之道。从国际和国内的情况来看,对于胰岛素的生产工艺来说最关键的就是上有工艺的发酵和下游工艺的纯化,这也是生产企业密不外传的杀手锏,对于产品来说各个厂家不断完善现有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配方和给药途径丰富其产品线的同时,还继续利用重组DNA 技术不断的开发新型胰岛素产品。
高政策壁垒:制药行业是已知的受控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进入存在着很高的政策壁垒。由于关乎民众的生命安全,世界各国政府都无一例外的通过强硬的法律手段,以保证药物从申报审批到上市销售,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以及上市后的不良反应监测等每一个方面都受到严格的控制,因此给新进入者构筑了很高政策壁垒。
高风高风险性:药品开发的时间周期长以及未来能否上市销售等很多因素的不确定性,给新进入者带来了很高的风险。从实验室研究到新药上市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平均需要12 年,要经过合成提取、生物筛选、药理、毒理等临床前试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试验、生物利用度测试和放大试验等一系列过程,还需要经历人体临床试验、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等诸多复杂环节,且各环节都有很大风险。目前,新药研究开发的成功率还比较低,美国为1/5000,日本为1/4000。即使新药研发成功、注册上市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一旦被检测到有不良反应,或发现其他国家同类产品不良反应的报告,也可能随时被中止应用。对于胰岛素领域来说也是遵循这一规律,例如去年辉瑞停售全球首个吸入型胰岛素Exubera,就使辉瑞损失十几亿美元,就是最好的例证。
5、胰岛素行业来自替代品厂商的压力——低
胰岛素作为调节人体内分泌所必需的一种激素具有不可替代性。从波特竞争模型的理论上讲,如果一个行业的产品存在替代品,就意味着它将面临着与相关行业进行竞争的压力。从国际和国内的糖尿病用药市场上看,虽然药品种类很多,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但是唯有胰岛素是临床用药所不可替代的,而其他种类在临床用药当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互替代性。与此同时,随着胰岛素对治疗Ⅱ型糖尿病研究的深入和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使临床使用更加便捷,胰岛素目前已经成为拉动糖尿病用药市场增长的最强劲的动力,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攀升,预计未来这一趋势将更加明确。
6、胰岛素行业供给者的谈判能力——低
胰岛素的原材料供给者的议价能力较弱。从波特竞争模型的理论上讲,如果关键投入品的供给厂商在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它就能对这件产品索取高价,进而从需求方行业中赚取利润。可从国际和国内该产品的市场中看,供给者的议价能力都比较弱,因为主要是由于生物制药产品的生产工艺所决定的。从工艺流程中不难看出原材料是水和培养液等精细生物制剂,虽然培养液、复性液等精细生物试剂价格较贵,但使用量极微,按容量测算,原材料中80%多是水。因此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生产厂商的毛利率较高,基本在80%以上,在目前全球能源和原材料涨价的大背景下对该类产品的生产厂家来说基本没有影响。
7、胰岛素行业购买者的谈判能力——低
胰岛素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市场购买者的谈判能力较弱。从波特竞争模型的理论上讲,如果一个采购者购买了某个行业的大部分产品,那么他就掌握了很大的谈判主动权,进而压低购买价格。而对于胰岛素市场来说,购买者是糖尿病患者,对药品的需求是刚性的,同时胰岛素产品是处方药其中存在代理消费的问题,因此患者在强大的药品生产商面前显得势单力薄,谈判和议价能力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