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有成或者家庭富裕的人选择做慈善能让人理解,但在新昌,有一位化名为“吕伟”的好心人本身并不富裕,却坚持做了20年好事。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去借钱也没有中断每个月寄给困难学生的爱心款。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找到了好人吕伟。但在采访中他反复叮嘱记者用化名,“我做好事不是为了出名。”
吕伟开过茶厂和饭店,也卖过胶囊,经商10余年,虽然每个行当做的时间都不长,但有一件事他坚持做了20多年,那就是资助困难者。如今,他还资助了10个困难学生。“这么多年了,去帮助别人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已经无法改变了。”吕伟说。
敬老院老人登报寻找好人“吕伟”
1992年,新昌很多人应该对当地报纸刊登的一则社会新闻有印象:拔茅镇(如今的羽林街道)敬老院曾登报寻找好心人“吕伟”。
原来,当时该敬老院收到了来自“吕伟”的捐款,捐款人的地址一栏写着“人民路5号”。收到捐款后,大家觉得应该谢谢这位好心人,但是找了一圈后,大家发现根本没有这个地址,也找不到“吕伟”这个人。
此后,吕伟的捐款每年都会如期而至。找到好人吕伟也成了该敬老院很多人的心愿。
“我当时去民政局找到工作人员说要捐款,唯一的要求是不能透露我的身份。”吕伟给记者讲述当年第一次捐款的经历,他说这是当时他和民政局同志的一个约定,20多年来,两个人都没有违反约定。
吕伟的朋友梁平说,这些年,吕伟做过的好事远不止这些。车祸救人垫付费用、跳河救人、为村里修葺古建筑,他都伸出援手或慷慨解囊。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就捐助了50多万元的药品。每个月他都要拿出三分之一的收入资助别人,要说这些年花在这上面的财物,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即使借钱也不能让孩子失望
做生意的时候有起有落,吕伟就经历过口袋里没有钱的日子。但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他还是按月给自己资助的困难学生寄钱。
1996年,吕伟来到东北跑销售,将新昌生产的胶囊卖到当地。
去了东北后,吕伟开始在当地寻找困难学生。“我打电话给当地的师范学校,希望帮助几个困难学生。”吕伟说,当时他给学校提出的要求是寻找最贫困的学生,不管对方的成绩是否优秀。“我只想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孩子!”
在当地师范学校找到3个学生后,吕伟又在当地小学找到5个小学生,然后每个月通过邮局给孩子们寄钱。
有几次,到了每个月给孩子们寄钱的日子,吕伟又遇到了资金周转困难,只能借钱后再寄过去。“他们有可能每个月都等着用这笔钱,如果不寄,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就有可能陷入困境!”吕伟说,他觉得这比他应对临时困难更迫切。
虽然对孩子们很大方,但吕伟却十分节俭,能省一分是一分。他外出经常坐班车,省下车费捐给学生。
1998年,南方遭遇洪水灾害,吕伟从报纸上看到灾区急需药品,他立马跑去合作的制药企业赊了价值30万元的药物,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08年,吕伟又一次将赊来的大批药品定向捐给汶川地震灾区。两次加起来,吕伟一共捐赠了价值近百万元的药品。
要建工厂收留困难者
“借钱做好事的事情,家人知道吗?”当记者问出这个问题时,吕伟回答得很干脆:“我没有告诉家人,因为很多时候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不能让家人担心。”
吕伟说,现在走出去,别人都叫他“吕老板”,但只有他知道现实是怎么一回事。
他以当天自己的穿着为例给记者举例子。“这根皮带不能扎太紧,眼会坏。这毛衣也是200元买来的仿品。鞋子也不贵,是断码的,要垫个鞋垫才合适……做生意不得不包装一下自己。”虽然对资助对象很大方,吕伟对自己的生活却是精打细算。
前段时间,吕伟看新闻得知西部许多孩子冬天穿得很单薄,便萌生了一个念头。“我正在筹备办个‘一件一双’基金,专门收集大家捐助的衣服和鞋子,送给孩子们,让他们冬天不再受冻。”
记者问:“坚持做了20年好事,有没有算过自己一共捐了多少钱?”吕伟认真想了想,然后摊摊手说:“我还真没有统计过。”吕伟还透露了自己的一个愿望:“我打算办一家工厂,尽量多地安排残疾人和无家可归的人来工作,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快乐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