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频道 > 越商 > 越商档案 正文
赵锐勇:打造长城影视帝国
来源: 时间: 2014年02月13日 15:07 绍兴频道

  采访赵锐勇并不容易,不仅因为他“踏实做事、低调做人”的原则,还因为去年长城影视借壳江苏宏宝上市的行动,给股市掀起的风云。因此去年以来,他谢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要求。

  1月16日,江苏宏宝重大资产重组方案通过证券会的审核,赵锐勇松了一口气。“现在上市阶段性的任务算是完成了。”赵锐勇说,早在2009年,他就开始谋划上市。在他看来,实体经济必须要和资本市场对接共舞,才能做强做大.

  当然,如果长城影视仅局限于电视剧拍摄制作,是并不差钱的。但如今的长城影视,已是一个综合性的传媒集团,还在浙江诸暨、河北石家庄和安徽滁州建设三个影视动漫旅游创意园,占地数千亩,全部建成需要上百亿的资金。未来,长城影视还将向电影市场进军。

  也许你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大集团的董事长,只上过四年小学,放牛娃出身,26岁时还是一个学徒工。

  “他是我们的精神导师。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有员工这样评价他。

  从放牛娃到一级作家

  他做过代课老师、铁路临时工、农机厂学徒工,但十年的自学以及丰富的生活阅历,让他在36岁那年被破格评为国家一级作家。

  采访的这天,有很好的阳光,气温十几度,而赵锐勇仅穿一件衬衫和薄外套,神采奕奕,丝毫看不出他有60岁的年纪。

  哦,赵锐勇属马,今年是他的本命年。1954年11月,赵锐勇出生在诸暨乡下一个茅屋之中,祖辈世代文盲,小学四年级时,遭遇“文革”,辍学回家。

  大概应了孟子那句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乡下十年间,赵锐勇起早贪黑地干活,包括放牛、捡牛粪、拾煤渣等。虽然苦累,却也让他练就了一个好身体。当然,他并没有放弃读书,没有课上,就自学。

  过了放牛的年纪,赵锐勇开始走出农村,去打工,做代课老师、铁路临时工等。但不论走到哪里,他的行囊里总是揣着书本。

  1976年,新的时代来临了,乡镇企业诞生。赵锐勇去了诸暨城关一家农机厂做了三年学徒工,月薪14元。彼时,赵锐勇开始业余文学创作。有了十年的自学以及丰富的生活阅历,赵锐勇频频在全国各大文学期刊发表小说、话剧等作品,也频频获奖,很快就成了诸暨小有名气的作家。

  1980年,赵锐勇调到诸暨广播站做记者。说是记者,其实也是临时工,因为他没有文凭。直到五年后,赵锐勇才作为特殊人才,“农转非”,成了一名有编制的“干部”。

  1990年,赵锐勇受命筹办诸暨电视台,后来成为台长。这一年,赵锐勇被破格评为国家一级作家。

  从“浙江之光”到“共和国之最”

  相当长的时间里,赵锐勇都是以做纪录片为主要业务。目前长城影视拥有国内最大的纪录片库,总共播放时长达12万分钟。

  1995年,赵锐勇从诸暨电视台调任浙江省文联主办的《东海》文学杂志社任社长兼主编,也就是现在的《品位》杂志。

  当时的《东海》,已经处于亏损状态,人心离散,急需救治。赵锐勇之所以来到杭州,一方面是省文联领导的热烈邀请,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还是喜欢搞创作,不喜欢做行政。

  不过,作为一本省级文学杂志的一把手,还是有很多行政事务缠绕着赵锐勇。“这是一条不归路。”赵锐勇很是感慨。也正是这个选择,最后让他走向了影视业。

  赵锐勇主持《东海》后,很快就显示了他超凡的经营管理能力。1996年,他拉来赞助,设立了“东海文学奖”,第一届奖金30万元,第二届50万元,是当时国内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形成了轰动效应。“第一届金银奖是史铁生和余华。第二届金奖得主是莫言,这也是他获得的第一个有广泛影响的文学大奖。”赵锐勇回忆往昔,十分欣慰。

  1997年,省文联办了一个浙江影视创作所,让赵锐勇来操办。其实,这个所只有一块空牌子。当年10月,他集资300万,租了办公室,在《杭州日报》分类广告里刊登招聘启事。

  1998年,影视创作所正式运作。“最初是和一家电视台合作,开了一个‘浙江之光’的栏目,介绍浙江知名企业。”赵锐勇坦言,这种模式在当时效果很不错,当年就盈利数百万。

  1998年下半年开始,赵锐勇开始拍纪录片,第一部纪录片叫做“共和国之最”,100集,向新中国成立50周年献礼,前后有400多家电视台播出,还被外交部作为国庆献礼观摩大片,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经济和社会效应双赢。

  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赵锐勇他们都是以做纪录片为主要业务。目前长城影视拥有国内最大的纪录片库,总共播放时长达12万分钟。

  从国有控股到民营腾飞

  2009年之后的长城影视,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拍摄的电视剧从2009年的40集,迅速扩张到2013年的496集,2014年计划拍700集。

  2000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浙江影视创作所改制,组建浙江长城影视有限公司,国有控股企业,赵锐勇作为第二大股东,依然是领头人。

  到了2005年,随着影视行业竞争态势的加剧以及影视行业的特殊性,原来的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束缚了公司的转型与发展,公司面临难以为继的困境。“你想招揽人才,但没有编制和相应的待遇人家不会来;你想融资,银行不给你贷款,外部资本也进不来。”赵锐勇说。

  2007年,长城影视改制成一家民营企业。轻装上阵的长城影视开始酝酿新的突破。2008年,改制后的长城影视投拍了第一部电视剧《红日》,40集。不过,公司改制后还处于资不抵债的阶段。那年国庆,正在拍摄中的《红日》剧组钱花完了,公司账户上也没钱了,一些大牌演员闻讯,慌了,恐怕拿不到稿费,以停拍为要挟,催着赵锐勇给钱。剧组处于停拍的险境。

  赵锐勇一方面继续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去借钱,最后连老父亲的20万积蓄也拿来了,又争取电视台预付了部分购买播放权的款项,总算度过了危机。

  赵锐勇没有辜负投资者的信任,《红日》赚钱了,第一桶金终于赚到了,利润达2000万,首批创投按十倍溢价以两个亿的市值投资长城影视。企业终于走出了改制后初始创业的最艰难时期。

  这个时候,赵锐勇意识到,实体经济要有大的发展,必须和资本市场实现对接。这一年,长城影视开始谋划上市。

  2009年之后的长城影视,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拍摄的电视剧从2009年的40集,迅速扩张到2012年的283集,2013年达496集,2014年计划拍700集。公司2012年度营业收入达4.37亿元,净利润1.42亿元。

  2013年8月,长城影视借壳江苏宏宝上市的行动,使后者曾出现连续十二个涨停板。目前,江苏宏宝的股价仍保持在30元以上,市值已近180亿元。

  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

  经过10多年的积累,赵锐勇和他的团队已经能够清楚地知道做什么样的剧能够投入产出最大化。这种模式人家很羡慕,但无法复制。

  对于长城影视来说,最大的价值是人,赵锐勇本人就是公司最核心、最宝贵的资产。一般影视公司的掌门人对题材的把握与创作不在行,失误的概率比较高,只能走大众化的路子,而作为国家一级作家的赵锐勇,对剧本创意、创作、拍摄、剪辑制作、包装发行等全流程,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而且所看待问题的高度总会超过其他人。他常常工作到半夜,吃个泡面,睡上几个钟头,第二天一早,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公司。这种精神状态让公司所有人都自叹不如。

  也许听说了这种传闻,在借壳上市过程中,证监会的人如此询问赵锐勇:你作为最大股东对整个公司的原创度也最大,你是怎样考虑的?

  如果早几年,赵锐勇也许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但现在,情况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他的回答是:“我把原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我为主,第二阶段是我和团队一起做,第三阶段就会以团队为主了。而目前,正处于第二个阶段。”

  此话不假。长城影视现在拥有由20多个专业作家组成的编剧团队,还有专业人士负责剧本统筹。每一部电视剧创作之前,赵锐勇和他们都会经过充分讨论,包括其市场可能性,而这个讨论和创作过程又是迅速的。在他的训练下,编剧们也养成了快节奏的思考、创作习惯。

  最经典的例子是2012年在湖南卫视等多家电视台热播的《隋唐英雄》,两部100多集,从策划创作到开始拍摄仅一个月时间,而完成所有剧本创作和拍摄也只有三个月。1月28日,《隋唐英雄》第三部又在湖南卫视黄金档播出。

  “你看,我们这边还在讨论剧本,那边就在搭台布景了。”赵锐勇拿出手机,给我看在前几天在河北长城影视动漫旅游创意园拍的照片。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长城影视的运作,可能就是“多快好省”。

  长城影视的优势还在于,投拍一部电视剧,从剧本创作、拍摄、剪辑制作、三维特效、包装宣传、发行等全流程,均在公司内部完成,不需要外包。这就保证了一部剧的产生,既迅捷,又有高品质。

  “经过10多年的积累,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做什么样的剧能够投入产出最大化。这种模式人家很羡慕,但无法复制。”赵锐勇希望,长城影视未来能成为“邵氏电影”这样的集团。

  企业名片

  长城影视传媒集团,全国最大的影视传媒机构之一。有多家全资子公司、三个影视动漫旅游创意园、三本杂志、一所影视学校。员工500多人,去年生产电视剧496集,历年来拍摄的电视纪录片上千部集,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纪录片拍摄生产制作基地和片库,拥有国内最高资质的电视剧制作甲种许可证,也是全国唯一能直接申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社会民营影视公司。迄今已拍摄数百部电视剧,是国家文化产品出口重点企业、杭州市服务业百强企业、中国新兴产业500强企业。评估机构对长城影视的估值超过23亿元。

  对话

  杭州日报:您最欣赏哪一类人?

  赵锐勇:我用人都是以公司利益为原则,我重用的人也许并不是我喜欢的人。文化产业涉及面相当广,单一的人才很难胜任,最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管理层,最好是社会阅历丰富、为人身段柔软的人。导演最好有较强的文化功底,又懂市场潮流、美学、剪辑制作,能欣赏时下很潮的东西。

  杭州日报:听说您每天工作到半夜,您会如此要求员工吗?

  赵锐勇:工作任务太重,白天完不成只有晚上做。事情到我这里没法推。去年将近500集的电视剧,每一集剧本要审读,有的剧本还得一改再改,平均每天至少两集的阅读量。单这一点,一个晚上的时间就消耗掉了。于是工作就变成生活的全部了。对普通员工是不可能这么要求的,但对管理层我会有更高的要求。

  杭州日报:您喜欢怎样的电视题材?似乎长城影视拍摄的电视剧更多的是男人戏、英雄戏。

  赵锐勇:不是我喜欢什么就拍什么,而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创作的。我也希望能拍一些正剧,拍一些有品位有经典价值的电视剧,但现在这个时代,观众群的生存压力大,他们更喜欢轻松一点的喜剧,能释放一点压力。说实话,我的生活质量并不高,所以对生活类题材没有太多感觉,这样的剧本看着也烦。而且这种题材因为投资规模相对小,产量太多,同时收视保证性低,淘汰率更高。那么我们宁愿做那些投资规模大一点收视保证也大的题材,如战争剧、大型古装剧,一般的小公司很难操作。这也和我们创作团队的特点有关。

  杭州日报:您决定投拍一部电视剧创意来自哪里?

  赵锐勇:这十多年来,几乎每一部剧都是我自己选定的。最主要还是考虑下一年度的电视剧市场收视的大致趋势。就像服装行业一样。我们要分析市场,做出预判,提前布局。我平时没时间去书店,大量时间都是飞来飞去。所以我经常会在机场的书店买书。看到好的作品,就去和作者联系,合适的我们就签约。我们不少编剧就是这样发现的。

  杭州日报:听说您从没有辞退过一个员工,有人还是多次进出?

  赵锐勇:有时候我也骂人,而且很凶,但一方面骨子里觉得大家活得都不容易,人才难得,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另一方面觉得有些问题解决了就好了,没必要非得开除。我们当时取“长城”这个名字,寓意就是“不到长城非好汉”和“万里长城永不倒”。只有员工自己提出来要走了,留不住了,才让他走,而且离开了我们还是朋友。有的是四出五进,出去闯荡不成功又想回来,我还是会接纳他。

  杭州日报:今年您60岁了,又是您的本命年,您觉得现在的您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赵锐勇:什么也没有变,就是更忙了。

作者:  编辑: 筱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