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频道 > 热点推荐 正文
家里吃的米村里去领
2014年12月16日 08:41

  昨天中午,柯岩街道路南村村委主任肖炳虎来到村粮油合作社,查看稻谷烘干情况。一走进粮仓大门,一股浓浓的稻谷香扑面而来。“今年产量不错,我们这份‘兼职’没白当。”肖炳虎笑呵呵地说。

  今年初,路南村成立了村粮油合作社,由村里出资,向村民流转土地300亩种植粮食,村干部负责起种植的相关事宜,所产粮食在收获后免费分发给村民。如今,7月份种下的280多亩晚稻已经全部收割入仓,烘干工作也已接近尾声,亩产达到了650公斤左右。

  “按照产量,村里的农民每人能发90公斤米。”肖炳虎介绍,如果每人每年发90公斤米,按全家4口人算,基本可以满足一家人一年的需求了,现在他们正在赶制“粮票”,到时候会发给村民,村民可以凭票领粮。

  路南村村干部“兼职”种粮大户,为村民免费种粮,一开始别说外村人不信,本村人也觉得有些天方夜谭。“现在相信了,因为金灿灿的稻谷在眼前,就等着碾米发米呢。”今年72岁的村民王梅仙说,她看着村干部带着村民施肥、除草、收割,农药和化肥用得少,这米肯定好吃。

  “一方面,我们确实是为了让村民吃上放心粮,另一方面,我们也是为了借种粮把闲置土地利用起来。”肖炳虎说,路南村靠近城区,村级集体经济靠物业出租收入可观,通过纺织和商贸富裕起来的村民,生活方式同城里人没什么差别,很少有人干农活,部分土地出现了闲置甚至抛荒的现象。面对这一情况,路南村决定收回村集体土地,并从村民手中流转口粮田。

  除了开垦种粮外,路南村还投入200万元,建设了一个集烘干、仓储、加工、发放于一体的粮储加工中心,并计划把全村600亩种粮田全部流转后,打造成一个“小粮仓”,在每年满足村民“自给”的前提下,把多下来的粮食进行销售,拓展另一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

  

 

来源: 柯桥日报     作者: 许东海 文 沈潇 摄     编辑: 筱应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绍兴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绍兴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绍兴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绍兴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绍兴频道"的电头。

看绍兴新闻,关注浙江在线绍兴频道微信
相关阅读
  • 谁来帮民工网上"抢"票?

    今年的火车票预售期史无前例地提前了60天,也就是说,自12月7日起,春运“抢票大战”已经拉开了帷幕。很多人都在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