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厂的边角料、涤纶厂的废丝等经过再加工后,可以制成无纺布等非纺产品,但也极易被不法分子用去生产“黑心棉”。昨天,记者从柯桥区质监局了解到,在日前开展的一次专项检查中,因没有标明产品禁止标识等原因,该区有11家再生纤维生产企业被责令整改,另外还有1家无照生产的作坊被通报给市场监管局进行查处。
由于背靠中国轻纺城和加会废丝市场,柯桥区的再生纤维生产原料一直非常充足,再加工纤维产业也相对发达。这些再生纤维经过“梳理、蓬松、开花”等程序加工后,纤维长度变短,而且容易滋生大量细菌,它们已经不符合制作生活用纤维制品的要求,只能供生产无纺布、土工布、大棚保温材料、公路养护材料以及其他非纺产品。
由于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过去曾经发现有黑心商家通过购买再生纤维,用于填充棉被、棉衣等。一旦这些再生纤维用于填充棉被、棉衣,由于纤维长度短容易导致消费者呼吸道感染,加上细菌严重超标,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安全。再生纤维加工企业也常易成为黑心棉加工链上的一环。
去年11月中旬起,柯桥区质监局出动执法人员对全区57家生活用絮纤维制品、再加工纤维生产企业开展执法检查。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有1家外地企业涉嫌使用“黑心棉”生产服装的线索,及时将相关情况通报了涉事地质监部门,对涉嫌原料进行查封。同时,有11家企业没有在产品上使用禁止性标识,被质监部门责令限期整改。
柯桥区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11家加工企业没有明确标识生产的再生纤维不可用于生活用纤维制品,如果这些产品一旦被“黑心棉”企业采购使用,加工企业也将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此前,柯桥区安昌镇、齐贤镇均有企业就因为生产再生纤维未标注警示标识、细菌超标等原因被罚款。同时,国家相关法律还规定殡葬用过的纤维品、医院用过的纤维废品、传染病疫区用过的纤维品等原料禁止用于加工再生纤维。据了解,目前柯桥区尚未发现此类违法现象,柯桥区质监局也提醒相关企业,殡葬、医院用过的纤维废品千万碰不得,这是一条高压线。
“再生纤维产品由两三年前最高时的每吨八九千元降到了现在的每吨四千元左右,黑心棉利润空间也大幅下降,但是企业的防范意识仍然不能放松。”该名负责人提醒相关再生纤维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意识,规范使用相关警示标识。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台账制度建设,明确产品的来源和去向,以防止产品为“黑心棉”生产企业所用,成为“黑心棉”产业链上的一环,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凡注有"浙江在线绍兴"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绍兴"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绍兴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绍兴",并保留"浙江在线绍兴"的电头。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短消息代码证:浙号[2006]00072-B011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之处,请联系管理员。凡标为原创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