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 > 热点推荐 正文
惊悚!绍兴一女子边做算术题边接受开颅手术
2015年06月17日 13:45

  医生:“你的头颅已经打开了,感觉还好吗?”

  病人:“好的。”

  当这样的对话发生在手术室,你是不是会觉得很惊悚?但这是诸暨顾女士的真实遭遇。3个月前,56岁的她在省人民医院接受了脑部肿瘤摘除术。手术中,在头颅被打开的情况下,她有两个小时完全处于清醒状态,其间还按医生的要求做了算术题。很多人都听说过三国时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难道顾女士真的比关羽还要“抗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头颅打开后

  医生将她唤醒了

  故事得从一条国外新闻说起:33岁的巴西银行职员安东尼·库尔坎普·迪亚斯居然边接受脑部手术边用吉他弹起了英国“甲壳虫”乐队的歌曲……当时,正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做康复治疗的顾女士看到这条新闻,对周围的人肯定地说,“应该是真的,因为我还在手术中做算术题呢!”顾女士3个月前做的这个名为“清醒开颅术”的手术就此传开。

  顾女士今年56岁,家住诸暨农村,今年春节前,她在搓麻将时,突然感觉左侧身体麻木,不听使唤,左侧手脚不由自主地抖动。在场的人看到她的嘴也歪向一边,吓坏了,忙把她送到诸暨当地医院。

  检查发现,顾女士的右脑长了个肿瘤,有网球大小。

  春节后,顾女士转院到浙江省人民医院。

  3月12日上午,顾女士被推进手术室。她的手术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由麻醉医生对顾女士进行特殊的麻醉,让她昏睡。接着,对顾女士进行开颅,让脑组织暴露出来。

  在手术进行到接近1个小时时,麻醉师调整麻醉用量,顾女士逐渐清醒过来。从医院提供的监控视频可以看到,顾女士的脸部肌肉开始松弛,出现唤醒前的征兆。医生接连喊她几次名字,她就醒过来了。

  接下来,神奇的情景出现了,颅脑被打开的顾女士,躺在手术台上清醒了两个小时,在医生的指令下完成了包括口算、做操等一系列任务。

  其间,有这么一幕:

  医生:“你的头颅已经打开了,感觉还好吗?”

  顾女士:“好的。”

  医生:“现在听我的口令做,可以吗?”

  顾女士:“可以。”

  医生:“将手握成拳状,再慢慢张开。好,不错,再来一次。”

  此时,医生正在紧张地手术,将顾女士颅内的肿瘤完整地切除。在两小时的手术时间里,顾女士一直保持清醒状态。切除完毕后,麻醉师加大麻醉剂量,顾女士再次陷入昏睡。医生给她关上颅脑,缝合伤口。

  患者如此“抗疼”?

  那是精准麻醉的功劳

  手术中顾女士为什么不痛?又为什么要让她保持清醒的状态?昨天,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楼林向本报记者作了详细解释。

  楼林介绍,顾女士感觉不到疼痛,其实还是依赖麻醉实现的,只不过这是更为精准的麻醉。首先通过精确控制的全身麻醉(麻醉剂量较小,全麻的程度控制得很低),将顾女士的头颅打开,此时伤口已经暴露出来。再通过局部麻醉和镇痛,让周围组织的痛觉神经得到抑制,这时候患者大脑是清醒的,但没有痛觉,所以手术中也就感觉不到疼。

  为什么一定要顾女士保持清醒呢?这和她肿瘤位置的特殊有关。顾女士颅内的肿瘤几乎与管理大脑的运动功能中枢缠在一起,她左侧肢体乏力就是由肿瘤引起的。“切多了,不慎切到运动区,病人可能会偏瘫,切少了,肿瘤又切不干净。”楼林说。

  所以,只能在手术中,让顾女士保持清醒状态,方便医生根据顾女士的动作反应,快速判断出切除的部位是否影响到功能区。“患者说话突然迟疑,数不了数,或者不认图,那就说明这个点是功能区,需要避开,就这么边问边做手术。”

  楼林总结,手术的关键是精准,术前对手术点位的判断要精准,手术中麻醉的使用要精准,医生在切除肿瘤时也要精准,不能误伤复杂的神经组织。

  这台手术,由一个10人团队完成,包括两名麻醉师、3名手术医生、两名手术护士,以及1名医生和两名护士专门负责对患者进行测试。这些测试的题目难度既不能太大,但又不能太“傻”。比如会考患者“100-7-7”……一直减下去,以判断患者的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的“2+3”或“100-5”等过于简单的题目。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训练,让其熟悉手术中将面临的“任务”,“一般患者一个下午就能掌握”。

  患者接到的任务并没有固定模式,“如果是个歌唱家来做手术,我们说不定会让他(她)在手术中唱歌。”楼林笑着说。

  这显然是一个需要患者高度配合的手术。楼林介绍,曾有一位年纪较大的患者,操一口浓重的方言,医生都听不懂他的话,特意请了一位老乡来帮他做测试,可他的方言连老乡也听不懂,最后医生只能放弃,选择了传统的手术方式。

  清醒开颅术

  可以让功能障碍发生率

  从30%下降到4%

  医生为顾女士所做的清醒开颅术,在医学上又称为“唤醒麻醉功能去脑肿瘤的切除术”。术中唤醒脑功能测定是麻醉科和神经外科的前沿技术,多用于神经外科功能区病变,包括运动区、语言区、高级认知功能区等,不仅需要对麻醉进行精确控制,而且对气管插管技术和术中监护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还需要神经外科和神经电生理医师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楼林介绍,从国际上来看,清醒开颅术开展已有近20年,国内第一例是在2007年,目前在国内只有少数大医院能开展这一项目。浙江省人民医院2009年实施了第一例,至今共实施了10多例。

  这类病变触及功能区,病人做常规全麻手术,有近30%可能会发生语言、行动等功能障碍,而在清醒状态下做手术,可能性只有4%。“过去,我们做这种手术只能是在全麻状态下,医生畏首畏脚,现在有了病人的配合,手术时就心里有底了。”楼林说。

  目前,顾女士恢复得不错。

来源: 绍兴晚报     作者: 记者 钟宏娇 通讯员 宋黎胜     编辑: 筱应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绍兴"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绍兴"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绍兴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绍兴",并保留"浙江在线绍兴"的电头。

看绍兴新闻,关注浙江在线绍兴微信
相关阅读
  • “说走就走的旅游”有望成真

    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游呈现激增态势,然而申办出境手续繁琐、出具证明繁多的问题也困扰着众多游客。国务院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