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1

一堂特殊的“乡村振兴课”:“老师”嵊州文保局王鑫君主任对话社会实践“大学生“

发布时间:2021-08-31 10:01:30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朱建良

10.jpg

  “王老师您好!我们刚才去调研了崇仁古镇,古镇建设得很漂亮,也吸引了很多人前来,确实是当前乡村振兴很好的典范,但是我们也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古镇吸引不了年轻人,目前村里基本上都是老年人了,缺少年轻人的古镇似乎会让古镇的振兴缺乏可持续性,那是不是我们可以适当推进古镇现代化建设,建设成年轻人愿意生活的地方?“一群来自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正坐在嵊州市文物保护局主任王鑫君的对面发出自己在调研嵊州崇仁古镇乡村振兴过程重困惑。

  ”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识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而乡村古迹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珍贵财富,也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无论一个人走得多远,古村古镇遗迹在,根就在。确实,目前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古村古镇的保护和现代化建设会产生一些冲突,古村留不住年轻人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古村古镇遗址不仅仅是属于今天的我们的,他们也是属于我们子孙后代的,我们难道不该好好予以保护,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么?“嵊州市文物保护局王主任解释道。

  2021年8月27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赓续乡村文化 赋能乡村振兴“夏日知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来到嵊州崇仁镇开展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调研实践,实践过程中队员通过实地调研,采访村民,走访村委会等方式收集资料,梳理乡村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联、矛盾和措施,特别针对古村古镇文化开发重遗迹保护而轻民俗文化、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而轻运营、文化资源流失特色消解、环境改善但是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记录,在这次跟王主任的对话过程中实践队员纷纷针对以上问题与其进行了对话。

  “针对古村古镇在保护过程中环境改善但是经济效益不足的问题,目前确实较为普遍,而且就像你们所说的,很多古村落并没有自己很好的定位,特色资源也没有很好地开发,趋同性明显,很难吸引人流,这也体现了目前乡村振兴中有一些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但是这一现象并不是乡村文化保护是不需要的,正如你们所说的,你们采访崇仁古镇中的村民,他们都认为现在的环境和生活条件较几年前是改善了很多了,所以古村古镇保护对于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是很大的,也许其经济效益来的稍微缓慢一些,但是如果守不住乡村的魂,乡村振兴也只是虚有其表,徒有躯壳的乡村振兴又能走多远?”主任继续解释到。

  “确实文化是根和魂,乡村振兴首先要能留住乡愁,守住优秀传统,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您觉得我们可以为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做点什么?“实践队员郑夏芸同学问道。

  “目前村镇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部分人认识不到位、重开发不重视保护、有需求但缺乏供给等问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你们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就是一次与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相信你们调研以后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也会对乡村文化保护传承予以广泛的宣传,这些都是很好的实事,当然,我刚才听你们介绍你们这里有很多是学建筑的,其实也可以往文物保护方向努力一下,目前传统村落、古建筑的维修、整治是一项专业性强、标准要求高的工作,还需要大量专业的人才支持,这些层面你们大学生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王主任回答到。

  一问一答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这堂特殊的“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课”让同学们深受启发。“古村古镇”如何发挥自己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破题并有效衔接?在“老师”王鑫君和“学生”实践队一行人的讨论交流中,渐渐清晰。

  实践队员们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冲锋号”已经响起,“共同富裕”工作也迈上了新的征程。面对新任务,乡村振兴应该精准把握乡村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塑形铸魂,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也应该担当起乡村振兴这份重任,传承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标签: 编辑: 金汉青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