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音乐节市场的不断繁荣,让这个五一小长假已然变身“五一乐迷同乐节”。从举办十二年的音乐节“老大哥”迷笛音乐节,到草莓音乐节,再到长江音乐节,洱海音乐节等等,名目繁多的音乐节“你方唱罢我登场” ,呈现“井喷”状态。
然而,表面繁荣却难掩户外音乐节“量高质低”的发展现状。这边,音乐节正在引吭高歌;那边,附近居民想利用小长假在家睡个懒觉,却不得不紧闭门窗来躲避噪音。另外,同质化严重、对文化市场水土不服等等问题,也在困扰着各大音乐节。
面对运营、管理、服务等“老大难”问题,有什么办法来破解?在同质化竞争中,户外音乐节又如何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每年五一的草莓音乐节让通州运河公园成为各色潮人们的聚集地。商业化是“草莓”从不避讳的标签。
一位草莓音乐节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他们准备了很多新的内容。
工作人员:今年是新娱乐第二次把草莓音乐节带到上海来,除了原有的经典舞台,今年引入了台湾舞台,一共会有100组艺人进行演出;我们还引进了台湾小吃,比如台湾的烧仙草、仙草冰;除了这些以外好吃的,还有很多好玩的,比如高8米的攀岩设施、蹦床,在建达的展区会有疯狂音乐秀与大家见面。
再来说已经连续举办十二年的音乐节“老大哥”迷笛。在众多越来越商业化的音乐节中,迷笛敢于十几年如一日地拒绝商业化,保持做最纯粹的音乐节。业内人士认为,差异化是音乐节脱颖而出的王牌。
业内人士:两个音乐节,一个是迷笛,一个是草莓,迷笛非常重摇滚,不做任何商业化运作;草莓音乐节偏软摇滚,偏流行,比较时尚,可能对于企业来讲,它的受众,它的范儿会和互联网用户重合,只不过利用这个场合营销或影响有一些品牌入住。像高德导航或者3D打印机,因为互联网企业比较尖端的东西受众肯定都是年轻人,接受度会比较高,这两方面人群重合度比较高。
音乐节扎堆屡遭“噪音扰民”投诉
“井喷”、“扎堆”,是不少媒体对当今户外音乐节发展状况的形容。据统计,我国大大小小的户外音乐节,已有上百个。然而,在公园里自娱自乐唱歌跳舞的音乐节,屡屡遭遇“噪音扰民”的投诉成为制约音乐节发展的瓶颈。
公共管理学者丁兆林认为,户外音乐演出的形式和概念来自国外,舶来品的音乐节在中国,得想法克服水土不服的困难。
丁兆林:这个西方的音乐形式,肯定跟自己的文化环境是相关的,一个是西方很多地方的一些音乐节是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整个社会对噪音的影响都有一定规定,所以西方音乐节相对比较规范;而且它比较适合他们的民族特点,大多数人在音乐节期间都会来参与。但是对中国来讲,现在对音乐节的理解是照搬的状态,所以相对来讲比较生硬,之所以会出现扰民的情况,跟我们的居民环境、所规定的硬性的噪音法律环境也有关系,我们没有很清晰的界定和测量标准。
同质化严重运营管理成产业化门槛
户外音乐节遭遇“扰民”投诉,让不少主办者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策略,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同质化发展,让许多户外音乐节内容高度重复。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认为,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看,没有特色和创新,许多户外音乐节早晚会走下坡路。
黄升民:你要想搞一个什么节,不管什么原因,肯定内在产品构成很重要。这些产品构成,比方说音乐,到底是年轻的还是老的,是西洋的还是中国的,肯定有一个本身内容的清晰定位,然后再考虑应该谁听,谁来参加,就是对象很清晰。首先是自己的产品差异性本身,也就是创新的东西,如果音乐节和张北、张西都一样,那就没有什么创新,没有什么差异,这很难做品牌。
尽管户外音乐节越办越多,但运营与管理成为户外音乐节始终难以逾越的门槛。中国的音乐节要发展成为产业,主要靠赞助和票房,但目前的状况还远没有接近产业。清华大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主任李季对此也提出了建议。
李季:很多都是靠企业赞助,包括拉广告来实现,现在还没有实现音乐节的良性收支平衡。因为,一般音乐节要想实现收支平衡,都得需要一定历史,需要一定祭奠,确实我们要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和内涵,比如增加产品线整个上下产业链的关联,来增加音乐节的营收。(记者韩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