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杂志 · 第十卷
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频道 > 镜湖杂志 > 小说故事 正文
四秀才取地名
时间: 2014年09月30日 11:11 绍兴频道

作者:王世超 王慧

  一天,四个秀才相遇在平水老街的茶馆里,一个姓祝、一个姓李、一个姓葛、一个姓胡。他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话题聊到地名。

  祝秀才说:“我们祝家村与安兴村的交界处,有一座山,叫鹅槽山。说起这座山名,可大有来历!”

  另外三个秀才都说:“原闻其详!”

  于是,祝秀才说起《鹅槽山的故事》:

  很久很久前,我们村附近的这座山,一直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有人叫它对面山,有人叫它二峰山,还有人叫它飞来山。有一年,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

  这山下住着一户人家,只有母女俩。她们住一间破草房,种两亩薄田,起五更劳作,落半夜入睡,吃的只能是稀粥淡汤。

  这年冬天,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家里只剩下半升米,女儿熬了一碗薄粥给母亲吃。母女你推我让,谁也舍不得吃。

  这时候,门口来了一个求乞的老婆婆,她头发斑白,衣衫褴褛,拄着拐杖,一步一颠地边走边喊:“北风天哪,白雪地哪,善良的心哪,可怜可怜我老太婆呀!”

  母女俩看到老婆婆这般模样,就将她扶进屋,把仅有的一碗薄粥让她吃了,并留她住了一宿。第二天,这位老婆婆要走了,临走时给了主人的女儿一块白纱,叫她去绣。

  主人的女儿接过白纱一看,上面画着一只淡淡的鹅儿,正在槽里吃食。于是她就高兴地绣了起来。

  不几天,这幅画绣成了,母女俩心里十分高兴,把它挂在墙上。

  到了晚上,奇怪的事情出现了。女儿半夜醒来,只见屋里一片金光。原来那只白鹅从画中走了下来。

  她连忙把母亲推醒,母女俩出神地看着,只见那白鹅生了一个金蛋后又走回绣像。这时母女俩才知道老婆婆是神仙变的,是特地来凡间察看民情的。

  过了几天,母女俩就去把把金蛋换了钱,生活好起来了。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了县官的耳里。县官就带着差役来到这个母女家,软硬兼施,要这幅宝绣。母女俩坚决不肯,县官大怒,就下令叫差役抢走这幅宝绣。还说这母女俩玩弄妖术,把她们抓走,关入大牢。

  晚上,县官独自一人坐在房间里观赏这幅绣品。到了半夜,绣品上的白鹅果然走了下来,但并不下蛋,而是拍着翅膀,直啄县官的眼睛。县官痛得滚在地上嚎嚎大叫:“来人哪!救命啊!”

  刹时神鹅“哗”地飞走了。神鹅飞抵大牢,把母女俩救走,飞到了会稽山的一个山岙里。从此,村里人就都叫这座山为鹅槽山了。

  祝秀才说完,三个秀才都捧起茶碗,说:“来,我们以茶代酒,祝贺原来名称不一的这座山终于有了一个公认的名字。”

  几口茶喝下,吕秀才开言道:“刚才祝秀才讲了鹅槽山的故事,现在我来讲一讲樵坞村樵风山山名的来历。”

  于是,吕秀才说起《樵风山的故事》:

  汉朝的时候,我们樵坞村里有个二十来岁的单身汉,姓郑名弘,卖柴度日,经常往来于上灶与会稽城之间。

  那时,郑弘砍好柴后,先要靠两只肩膀挑到射的山河埠头堆积,等挑足可装一船时,再落船运往城里去销售。

  一天下午,郑弘在柴堆里发现了一支箭。这是哪里来的箭?莫非是城里的公子哥下乡来狩猎失落的?他往四周一望,没有人。

  这支箭制作非常考究,失主一定会来寻找的。郑弘担心被人随便拿走,心想自己还是等他来找。但一直等到傍晚,还是不见失主。

  第二天清早,郑弘准备摇船上城去了。只见一个白发银须的老人,精神抖擞地找来,见了他就问:“小伙子,我丢了一支箭,你看见没有?”

  郑弘将老人打量了一番,便回进船舱,取出箭来说:“是不是这支箭?”

  老人高兴地说:“正是,正是。”说着就从怀里摸出一串大钱,要酬谢郑弘。

  郑弘表示不需要酬谢,说:“箭本来就是你的,物归原主理所当然。”

  “可我一定要谢谢你的。你可以向我提一个要求,让我帮帮你。”老人说。

  郑弘再三推辞,但老人坚持要郑弘说一个愿望。郑弘想,我还是说个他办不到的事婉谢了他。于是就说:“老人家,我是靠买柴度日的,三日两头要撑船进城,早出晚归,希望来个朝南风,暮北风。”

  不料话音刚落,忽地就刮起一阵大风。郑弘看看四下,老人不见了;辨辨风向,这时刮的果然是他所希望的南风。心想:我遇到神仙了!忙打躬作揖:“神仙公公,谢谢你,谢谢你!”

  这天傍晚,郑弘从城里撑船回来第一次遇到了北风。

  从此,每天早晨所有从射的山下起航往城里,傍晚从城里返回的船只,北往南回都有了顺风。

  不久,远远近近的船家都传讲起朝南暮北风与郑弘有关,就把郑弘砍柴的那座山称为了“樵风山”,把朝南暮北的时风称为了“郑公风”。

  吕秀才说完,三个秀才也一起捧起茶碗祝贺。葛秀才说道“你们已经讲了两座山名的故事,我来讲讲驻日岭岭名的来历吧!”

  于是葛秀才讲起《驻日岭的故事》:

  我们村旁边有一座岭,是会稽进入诸暨的主要通道。 它位于我们蒋坞村和诸暨上京村之间。岭顶上就是绍兴和诸暨的自然分界线。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南巡,由会稽入诸暨。当他骑马来到这岭顶时,见有十多位农夫正在憩歇闲谈,就下马和大家攀谈起来。谁知刚谈不久,农夫们就起身要干活去了。

  朱元璋感到很扫兴,要求大家再闲谈一会。一位农夫告诉他道:“客人,时候不早了,我们还要再干点活,得在日落前赶十里路回家呢!”

  朱元璋为了不错过这次体察民情的机会,就对大家说:“你们尽管坐一会,我叫太阳迟一点落山就是了,保证你们在日落之前都能回到家。”

  农夫们见这位客人出语不凡,也就将信将疑地重新坐下来,与他继续攀谈。谈着谈着,大家不时看看太阳。奇怪!太阳真的停驻在原处,一动不动。

  不知道又谈了多少工夫,朱元璋告别大家走了。大家又干了好一会儿农活,等动身回到家,果然太阳还没有落山。

  从此,农夫们每到这里干活,总感到这里的太阳比别的地方要迟落山。于是,大家就把这地方叫成“驻日岭”。

  葛秀才说完,三个秀才也都一起捧起茶碗祝贺。最后胡秀才说,我来给大家讲讲《望仙桥桥名的来历》吧: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若耶溪地域连续降雨,山洪暴发,溪水泛滥,村庄被淹,村民们只得上山避难。

  村里有个少年,名叫盼牛。因母亲体弱有病,一老一少行动缓慢,刚跑到若耶溪石桥头,洪水就已经漫过石桥,看不清哪是桥面,哪是溪道,退也难退,进也难进。母亲要盼牛独自游水逃生,但盼牛宁死不肯。

  母亲怎么忍心儿子一起遇难,急得直喊:“儿啊,你不能死!”盼牛哭叫道:“娘啊,我不能丢下你!”

  母子俩的叫喊声惊动了天上一位神仙。这神仙童颜鹤发,驾着祥云来到村头,将尘帚一挥,洪水中霎时露出石桥的桥面。

  母子俩惊呆了,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奇事!神仙就在云头上喊道:“盼牛,快快背你母亲,我为你们开路!”

  于是,盼牛连忙背起母亲,沿着神仙为他开辟的水中陆路奔跑。

  盼牛背着母亲跑过若耶溪石桥,一直跑到未被洪水淹没的山坡上。

  这时神仙消失了。

  洪水退后,母子俩非常感谢神仙的救命之恩,每天到若耶溪石桥上去打躬作揖。望穿双眼,但神仙始终没有再出现。

  这座桥后来就被人们叫作了“望仙桥”。

  胡秀才说完,三个秀才也都一起捧起茶碗祝贺。

  最后,大家感慨的说:“神话故事真是魅力无穷啊!”

  原来,他们很早以前就分别给两座山、一座岭和一座桥取过名,但都没有传开。后来他们不约而同改成讲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神话故事,于是这些山名、岭名和桥名,就很快得到大家的公认。

  特别是望仙桥,桥造好多年桥栏板上一直没有桥名,自从望仙桥的桥名得到公认,乡亲们就请来石匠,将“望仙桥”三个字凿上去了。

作者: 王世超 王慧  编辑: 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