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不少人已经在制定五一小长假的出游计划了。出游之前,一份合适的保障计划必不可少。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该如何购买一份保障全面又经济实惠的保险。《证券日报》记者对保险公司官网、第三方平台和旅游网的保险产品进行了对比,发现不同渠道购保险价格差异很大,消费者在购买之前不妨多比一比。
路上的保险怎么买?
一般而言,到外地旅游主要有三种出行方式,第一种是乘坐飞机,第二种是乘坐火车,第三种是自驾车。那么,在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出行时,消费者应当如何制定保险保障计划呢?
《证券日报》记者在某在线旅游平台尝试预定机票,发现其推荐了40元/份的航空组合险,并已经划好了“√”,如果消费者不想购买该保险,需要自己手动取消。如果分开购买航空意外和航空延误险,其价格分别为30元/份和20元/份。航空意外伤害保额最高为100万元,意外医疗保障最高10万元,航班延误保额最高300元。
该航空组合险的内容显示,其保障责任包括航空意外和航空延误。其中,航空意外险的有效期间是,自乘客持有效机票并进入所乘客运飞机客舱时起,至抵达机票载明的终点离开所乘客运飞机客舱。
对此之下,记者此前在一家保险公司购买的全年航空意外险,其保费仅为0.01元,不限飞行次数和国际国内航班,意外身故保额为100万元。另一险企推出的“空中飞人”个人航空意外险的价格也仅为28元/年,保额为100万元。
相较而言,上述旅行网站销售的保险贵出“一大截”。对那些经常出差或旅游的人而言,保费差距就更大。如《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张先生月均出差两次,全年飞行次数在50次上下,每次都购买40元/份的保险,全年的保险费大约为2000元,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习惯电话订购机票,以前销售人员问我买不买保险,我总是拒绝的,后来我就同意购买保险。”张先生对记者表示,他自己并没有研究过怎么买保险更合适,一般就是“顺便买一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消费者的保险意识与几年前相比有了明显提高,出行一般都会购买保险,但对于如何更加经济地购买保险却不太了解。业内人士表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货比三家,对于保障责任一样或相似的产品,可以比较旅游平台、第三方电商平台和保险公司官网或官方微信的报价。同时,针对交通工具的意外险产品一般都有长期和短期之分,对于经常出差和出游的消费者而言,购买一份长期险比多次重复购买短期险要更加方便和实惠。
如何拒绝景区保险?
“旅游虽好,但是在节假日不仅人太多,景区门票涨价,而且还经常捆绑销售一些保险。”今年五一准备宅在家里的陈小姐对《证券日报》记者称。
据她介绍,以往在旺季出去旅游经常遇到景区门票涨价的情况,同时,门票含有保险费让她十分不解。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景区捆绑销售保险往往有两种方式。一是门票和保险票合二为一,不少游客根本不知道门票费中含有保险费;二是针对免票人群单独销售保险票,必须购买保险票才能进入。
例如,某景区近期公布的调价策略为每人次从25元调整为30元(含轮渡价格、保险费用),但是保险的具体内容、保障责任都未明示。另一景区虽然对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免票,但必须购买一张售价10元的“保险票”,但其并没有注明是哪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以及保险责任等内容。还有的景区虽号称免门票,但团队及单体游客需购买5元/人的保险票和25元/人的景区观光车票,自驾车游客需购买5元/人的保险票和30元/车的进山停车费。
记者采访得知,景区销售的这种保险大多属于意外险,并且保障期间极短,只限于在景区游玩时段,景区之外并不在保障范围内。另外,多数景区销售的保险是不记名的,并且未尽到提醒义务,游客倘若不慎将门票(含有保险)丢失或者没注意到有保险方面的内容,一旦发生意外将很难兑现保障。
爱好旅游的张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与其购买景区保险票,不如在出发之前选购覆盖整个旅行期的保险。前者不仅价格贵,而且保障时间短,不能覆盖整个旅行期的风险。事实上,目前很多保险公司推出的短期旅游意外险仅售几元钱,就可以保障3-7天的旅行期。而如果消费者此前已经购买了一年期的综合意外险,就无需再购买短期意外险。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消费者的旅行含有高风险运动或者要去高原等地方,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购买一些保险,因为普通的旅游意外险是不保潜水等高风险项目的,要看清保险责任。
如果消费者在出发以前已经为自己做好了保障,到了景区还要留心门票是否含有保险费,询问景区工作人员保险费为多少并明确告诉对方自己不需要购买保险。“一般情况下,如果游客主动要求不买保险,景区也是不会强制销售的。我在湖南一个景区就亲自经历过。”张律师表示。当然,如果出发前没购买任何保障,那么购买一份景区销售的意外险也能为自己增添一份短期保障。
综合来看,在不同地方销售的保险的价格、保障范围有较大差异,消费者不妨提前制定保障计划,并且多加比较,就能为自己增添一份保障全面又经济实惠的保障。
凡注有"浙江在线绍兴"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绍兴"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绍兴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绍兴",并保留"浙江在线绍兴"的电头。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短消息代码证:浙号[2006]00072-B011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之处,请联系管理员。凡标为原创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