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1

36年退休教师种下 “世外梅园”

发布时间:2019-02-26 09:06:36 来源:绍兴晚报 翁佳美 何丹

f079599692ef1ddecfa321.jpg

  连日阴雨,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斯民小学后山小径上泛起泥泞。可这蜿蜒的泥路上,撑伞往来的人却不少,随之快步前行,涌动的暗香也越来越近。走在前面的游人告诉记者,踏雨前来,只因听说山中有老人造了一处梅林胜景,不愿因雨错过短短20天的梅花期。

  转过几个小山湾,“斯舜梅园”几个大字跃入眼帘。走上石阶相望,各色梅花似霞,点缀在墨绿色的山间,与氤氲的雾气浑然交织,恍如仙境。

  梅花掩映处有3间小房,70岁的梅园主人斯舜厚独居其间。造就这人人可赏的“世外梅园”,这位慷慨而浪漫的主人花了整整36年时间。

36年痴心,造就世外梅园

  斯舜厚退休前是一位语文教师,他的职业生涯一直是在山下的斯民小学里度过的。1983年左右,课余有了些闲暇时光,斯舜厚产生了在自留山里栽种些果树的想法。

  “种什么呢,桃树、梨树还是李树?我在科技类报纸上找到了浙江省农科院的一位老师,他推荐我种植青梅,很快我的第一批梅树就栽下去了。”那年,斯舜厚特意到外地买了二三百株青梅。可喜的是,待到青梅成熟,效益可观。1990年左右,山上的青梅果子卖出了上万元,那在当时可算是一笔了不得的收入。

  几年后,市场渐渐饱和,青梅没了赚头,许多人劝斯舜厚砍了梅树,可他早已与这些梅树有了感情,实在舍不得。于是,他又咨询了那位农科院的老师,把满园的青梅嫁接成了观赏梅。

  如此一来,斯舜厚的梅园就有了红梅、白梅、绿梅、腊梅等10多个品种的梅花,共计四五十亩。每到梅花盛放之际,颜色、姿态、香气各异的梅花在山间袅娜生姿,渐渐吸引了邻近的村民们前来观赏。

  梅园初具规模,斯舜厚索性投资了10多万元,在梅林间建造了3间小房。1995年,他和妻子就搬到了山上,工作之余便打理梅园。为了让游人更舒心,斯舜厚开始造路、修台阶、添景观:如今游人到梅园的必经之路,就是斯舜厚多年省吃俭用、挖路挑泥,慢慢修建出来的;从门口一路向山上绵延的数百级台阶,也是他陆陆续续投入建造的;观鱼池、赏梅亭等大小景观也是如此。

  “2011年,我正式退休,儿子在杭州成了家,有了小孩,我老婆就去杭州照顾孙子了。梅园不能没人照料啊,所以我就出不去了。”斯舜厚笑言,他已在山上独自生活了9年,日日陪着他的只有一只小狗和一山的梅树。

  “很多人问我一个人在山里苦不苦?其实,只要真心喜欢,哪里会觉得辛苦?”天气好时,给梅树施肥、松土、拔草;有空闲时,就练练书法,看看书……斯舜厚一个人的梅园生活有滋有味。

f079599692ef1ddecf821f.jpg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虽隐于山野,他却从不缺知己把酒言欢。多年来,斯舜厚以梅会友。

  2月20日,记者拜访梅园时,看到梅树下次第点缀着几十只大红灯笼,每只灯笼都配上了斯舜厚亲自题写的灯谜。他告诉记者,元宵当日,一场诸暨茶友集聚的元宵茶会在梅园举行,好不热闹。

  每年梅花盛开时节,慕名前来赏梅的文人雅士络绎不绝。原浙江省书协副主席金鉴才看到成片的梅花,当即大笔一挥,题写了“青梅草堂”匾额,并大笑曰:“天下无此好匾额矣”;潘天寿环境艺术设计院院长朱仁民一到梅园,便被其芳华倾倒,画下《放翁探梅图》;西泠印社社员、原浙江省书协副主席骆恒光特地来到梅园,留下自撰梅花诗数首写成长卷,并赞道:“好地方,好地方,这是神仙住的地方”……

  有朋自远方来,斯舜厚好不开怀。原来,除了是名副其实的“梅痴”外,他还酷爱书法,退休后,他依旧每日临池不辍。在与众多名家来往中,他的书法日益精进,现已是绍兴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每年春节,他都会自己掏钱买纸,花上好几天时间,给村里各家各户写春联。他写的春联已成为斯宅村里的一道风景线。

  墨香与梅香一起“浮动”,让梅园更具文化意蕴。正因为对书法的这份爱好,在梅园,还能欣赏到斯舜厚多年来收集的名家书法碑刻,如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江题的“梅园诗韵”;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许绍满的“梅泉”;现代著名书法家鲍贤伦的“於斯为盛”等。

  青梅煮酒话旧雨,寒夜拥炉吟新诗。每当书画界朋友来梅园作客,斯舜厚总会拿出珍藏数年的青梅酒招待他们。有人说,到斯宅,便是冲着梅花、梅酒、梅园主人而去。“每到梅苑小坐,面对四周青山,不禁油然而生归卧故乡之意!”原诸暨市委宣传部长、《美术报》总编辑斯舜威多次携友踏梅,与斯舜厚结成忘年交,还为其写下《梅苑主人》等文章。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在诸暨,赏梅的习俗深深扎根于诸暨人的文化传统中。”斯舜厚说,他建造这个梅园,不是为了经济效益,而是为了让更多喜欢梅花的人,在此找到知音,“我希望我的梅园,能为传播和弘扬诸暨梅文化出一份力。”

梅园主人不在时,茶水点心请自取

  踏雪寻梅的雅事,也不仅仅是文人墨客们的专利。

  如今,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的传播,梅园声名远播,来玩的人越来越多了,不仅诸暨本地,还有来自杭州、上海、新疆等全国各地的游客,甚至连外国友人都慕名而来。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在本子上签名,写下自己游览梅园的感受,斯舜厚称之为“梅园墨迹”。

  眼看梅园俨然已成为来诸暨东白湖旅游必须“打卡”的胜地,有人建议收费,斯舜厚却连连说“不”。“只要大家喜欢,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回报了。”从梅园开放以来,他不仅没收过一分钱门票,还为客人免费提供瓜子、花生、茶水等,游客最多的时候,一天就达上千人,瓜子花生都是用蛇皮袋一大袋一大袋买回来的。梅园主人不在时往往摆放好日常用品及食用品,且有告示:“主人不在,失礼!请宾朋(茶、果、酒)自己动手,一切自由”。

  有人笑他傻,他总是不以为然。“还有人劝我放弃,可我放不下啊!”说起这些,满头白发的斯舜厚眼中满是深情。从种下第一株梅花起,整整36年了,他为了梅园花光了所有积蓄,退休金也全都投入梅园里。

  “我没有像年轻人一样的壮志了,我现在想的,就是在自己身体还健壮的年岁里,料理好这片梅园,让更多人看到这美好的风光。”像一位隐士一样,斯舜厚决定继续守护属于他的“梅梦”。

标签:梅花;退休教师;绍兴 编辑: 阮帅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