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均价32476元/平方米,涨幅18.53%”、“11月均价29513元/平方米,涨幅2.65%”……同样的月份,迥异的数据,房产市场上的数据乱象在上海持续多年,却迟迟未见好转。记者近日采访了一些法律界人士,他们强调,在房产市场上,不仅从未有人或机构为自己发布的数据负责,很多人还因发布“利己”数据而获益,“必须发挥行业协会的规范自律作用,并通过专业媒介公布,才能扭转目前这种隐形侵害市民权利的现象”。
数据不一令人无所适从
上海到底有多少涉及房地产数据的发布机构?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有21世纪不动产、上海中原地产、德佑地产研究、金丰易居佑威联合研究中心、汉宇地产市场研究部等和“房地产中介机构”及“专家”……不下数十个发布渠道和口径。由于统计口径、方式、侧重点不同,统计时间节点不一,不同机构发布的楼市数据令人眼花缭乱,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有媒体曾发布标题为“上海自贸区周边二手房均价已涨三成”的新闻。新闻源头为自贸区附近的一家“二手门店”。该“门店”表示,自贸区周边二手房价涨幅明显,最明显的外高桥板块二手房成交均价上涨了30%左右,已达到23000-29000元/平方米。记者走访了这一区域,核实自贸区周边兴高苑、瑞禾明苑楼盘二手房的情况,只是略有上涨,与所谓“三成”相去甚远。“涨三成”的信息,只来自这家“二手门店”的个案。一叶障目式的信息一时成为网络热点,周边房产的看房者数量随之增多,一些抱有想投资心理的人纷纷前来,“成功”制造了房产热的假象,最终受害的仍是消费者。
之所以房价发布者“多如牛毛”,数据“漫天飞舞”,其根源是房价数据不透明导致。一些公布房价数据的房产分析机构和中介公司,乃至“专家”发布的数据,往往各自心里盘算着“小九九”,很难保证其数据公正、真实、全面。
监管体系建立势在必行
发布者无需对发布内容承担责任,这无疑助长了数据乱象泛滥。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我国2009年修订的《统计法》,只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统计活动。目前,没有法律法规可明确治理该乱象。市统计局张女士表示:“不但目前没有什么办法可制约,而且也许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太会有好转的可能。”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彦律师表示,要警惕一些机构为了商业利益而有意伪造数据的现象。“说严重点,这是故意在诱导和误导消费者,房地产、工商等管理部门应该对此类行为进行查处。”
上海专司房地产官司的程惠瑛律师认为,近年来的房地产数据乱象,是各个利益集团互相博弈的结果。怎么规范?还是要制度化。例如,什么数据应由什么部门公布?在怎样的媒体上公布?都应该制定一个标准和办法。“无论在美国还是欧洲,房价数据都由专业行业协会,在专业媒体上统一发布。”她认为,相关的房产行业协会应承担起这份责任,通过专业渠道公布权威数据,以保证市场秩序,保证消费者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