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1

以“三战”建“三链” 打造垃圾分类最美“分”景

发布时间:2023-09-04 13:02:06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虞语

WechatIMG89.jpeg

相较于城市,农村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生活垃圾量多分散、收运困难,村民分类意识不强,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及设备成为重中之重。如何将管理者从“单打独斗”变为“组团联动”,将参与者从“规定动作”变为“自觉行动”,将垃圾从“日产日清”变为“即产即清”?“协同治理、智慧治理、源头治理”管理模式成为农村优选。将党员、村社干部、网格员等主体一体化统筹谋划,织牢垃圾分类“管控网”,打造垃圾分类“共同体”,打好绿色环保“组合拳”,提升垃圾分类“共治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村社治理新格局。

打好协同治理“攻坚战”,“共治+共建”深化政企民联动链。发挥乡镇“指挥员”作用,联动多主体拧成一股绳,开展前期选址、中期建设、后期运营全链条跟踪服务;发挥网格员“连心桥”作用,通过“拉家常式”宣传、“网格化式”巡查,参与垃圾分类实践,真正做到垃圾分类“进得了家门、入得了心门”;发挥党员“领路人”作用,率先垂范,亮明身份,带头分类,并通过“党员联户”等形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与村民代表等进行协商,做好沟通宣教工作,及时收集居民反馈信息、探索创新投放模式等;发挥村社干部“大管家”作用,坚持“软硬兼施,双管齐下”工作方针,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为标准,全面实施“干部包片”;发挥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员”作用,常态化巡检,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各环节的执法检查,确保居民分类准确、垃圾转运规范、点位干净整洁;发挥妇联“生力军”作用,组建“娥江女当家”志愿服务队,开展垃圾分类上门指导对垃圾分类 先进户进行奖励, 对落后户进行督促整改,定期召集村民现场观摩,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打好智慧治理“阵地战”,“定人+定责”打造数字化投放链。优化垃圾分类“制度墙”,为每户农户家门口设置专属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桶,实现对村民源头分类行为的精准溯源,并完善以村“两委”负责、村民和村级保洁员为主体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和环境整治的责任机制;用好垃圾分类“智平台”,搭建“互联网+”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平台,配备智能化收集车及设备,利用数字化手段推进“智慧监管下的村民自治”垃圾分类治理模式,将垃圾重量、类型、分类结果等信息实时上传,通过后台系统实时监控、精准监督,完成垃圾分类可溯源、可追踪、可定责的管理闭环;打造垃圾分类“聚能环”,垃圾清扫和收运体系相结合,垃圾转运作业从“日产日清”到“即产即清”,减少生活垃圾在公共区域内的滞留时间,做到车来桶净、车走场清;提升垃圾分类“内驱力”,完善乡镇级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置站建设运行,易腐垃圾处理设备所生产的有机肥料持续以积分兑换方式无偿提供给周边农户,供其经济作物培育使用,获得村民更多的支持。

打好源头治理“主动战”,“线上+线下”,打造立体化宣教链。点位宣传“有奖有惩”,建立以积分兑换的奖励方式提高村民对垃圾分类积极性的奖励制度,对按规定完成垃圾分类的农户发放奖励积分,积分可换取农资、生活物品等,让村民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报,同时设立村社垃圾分类荣誉榜,结果每月公示,充分调动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营造垃圾分类浓厚氛围;上门宣传“到户到人”,定期、不定期开展入户宣传,张贴垃圾分类宣传图,通过宣传入户全覆盖,实现居民知晓率100%,同时为居民解疑答惑,夯实群众基础,掀起垃圾分类新浪潮。特色活动“有声有色”,通过老少垃圾分类大比武、小手拉大手趣味运动会等互动活动,设置趣味套圈、地滚球、垃圾分类转转转等小游戏,将垃圾分类知识“寓教于乐”;线上宣传“入脑入心”,通过微信公众号、各村微信群转发垃圾分类倡议书、垃圾分类小视频等,高频次宣传生活垃圾分类事项,同时通过反馈、沟通平台动态掌握需求、收集建议,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进行优化改进,合力打造垃圾分类最美“分”景。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下管镇人民政府】


标签: 编辑: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