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从‘象牙塔’到‘百姓家’”人才培养渠道

发布时间:2024-06-27 12:01:51 来源:浙江在线

  当前,高学历人才投身基层服务已不算少见,社会议论热度却不减。这反映出群众对学术能力能否表征履职能力的持续性疑问——从“象牙塔”到“百姓家”,要读的内容从工具书拓展为百科全书,专业上的高学历是否能拿到基层试题上的高得分。

  从“高校人才”顺利转型为“基层人才”的毕业生比如获评“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的“耶鲁村官”秦玥飞;难以适应基层工作的高学历人才也不乏案例。基层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工作内容纷繁复杂,理论强于实践的高校学生在踏出“家门”和“校门”、刚进“公门”时出现水土不服现象难以避免。与此同时,群众中既有对“高材生”的盲目信赖,也有对“书呆子”的刻板印象,可能放大这部分顶着名校光环新任公职人员在工作初期“不接地气”、办事不力等不足,从而更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社会进步需要青年力量,基层队伍也需要新鲜血液。选拔具备一定理论视野和科学知识的精英群体进入乡镇岗位,是为了发挥他们的引领和决策作用,有利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会在实验室做研究、在图书馆做学问的“高校人才”在乡镇一线扎根成长,成为会调研、会服务、会攻坚的“基层人才”。

  身处基层岗位的名校毕业生首先应当摆正心态,多从单位的前辈同事、经历相似的学长学姐那里取取经,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挑战加强预期,遇到棘手事务及时调适心理,始终牢记奉献基层、服务群众的报考初衷,在主观层面保持积极开朗。在与群众打交道时,更是可以调动灵活的思维逻辑、应用高效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学得快”的优势抓住机会吸收基层知识、积累实践经验,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对于人才主管部门和基层用人单位来说,把人才选进来、引进来之后,仍应持续关注、全方位培养,落实“结对帮带”制度解决“高校人才”情况不熟、思路不清、能力不足等问题,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多沾泥土味、少些书卷气,帮助他们快速适应,迅速成长为“基层人才”。在管理考核方面,严管厚爱结合,热议热评本身就是监督和鞭策。坚持深化监督约束,始终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优化考核体系、用好考核结果,强化激励保护、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撬动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向前发展。

  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干部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只有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从“象牙塔”出来、置身“百姓家”的干部才能真正在广阔基层大有作为、为民造福。

(作者: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 方雯)


标签: 编辑: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