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1

罕见!绍兴市民自家鱼池发现“水中大熊猫”

发布时间:2020-05-27 14:40:07 来源:绍兴晚报 胡安娜

W020200526575685482839.png

  近日,家住绍兴越城区皋埠街道一小区的吴先生在自家院子鱼池里发现一种类似水母的生物。他希望请相关专家辨认这些是否濒危物种桃花水母。5月25日,记者来到吴先生家中。

  在吴先生家的院子里,有一处约5平方米的小水池,池塘水质清澈,中间放着一块大石头,周边种着一些绿植。透着阳光,六七条观赏型的锦鲤在水池里畅快地游来游去。“你看,除了鱼,里面还有另一种生物。”记者在吴先生的指引下,俯下身定睛看着鱼池的水面,只见数只几近透明的生物抽动着伞状的“小身躯”漂移着。

  “它的伞体打开时,约一个5毛钱硬币大小。”吴先生告诉记者,这些水母模样的生物是他上周六傍晚喂鱼时发现的。“海里的水母很常见,我在水族馆、花鸟市场都见过,但淡水水母过去从未见过。”吴先生告诉记者,当晚,他还特意在网上查找了资料,对比后发现,鱼池中的这类生物和濒危物种桃花水母的形态特征十分相似。“经过两天的观察,我发现,它们喜欢清晨和晚上时段在水中浮游,天热的时候会‘躲’起来。”他说,家中鱼池虽是封闭式的,但灌入的水多为清澈的地下水。

  这些浮游生物是否为桃花水母?记者带着装瓶的10多只“样本”请教了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学科主任沈文英。“从它的触手、四瓣月牙纹、大小、生活环境等方面判断,这就是桃花水母。”沈文英说,桃花水母体态晶莹透明,在水中游动的姿态状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一些水质好的河流、池塘等地都有分布。近些年,在新昌、嵊州等农村的小溪塘里,常能发现它的“踪迹”。

  据了解,桃花水母的生活史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而成,螅状体(水母的“童年”)对环境要求极低,而一旦分离出水母,则对环境和水质要求很高。环境适合时,螅状体便自然分离出水母;环境不利时,螅状体便长期吸附于水下或岩石缝中世代生存下去。据沈文英判断,吴先生家鱼池里应该早有螅状体存在,但由于其个头较小,不易被发现。

新闻助读:

  桃花水母,通称“桃花鱼”、“降落伞鱼”,因多栖于淡水,故又名淡水水母。它的外形像一把撑开的伞,或一个倒扣的碗,称为“伞体”,伞边缘有许多细线状的触手,这是它的捕食器官。口朝向伞下方,位于一条管子的末端,具4片唇。它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作为生物进化过程形成的一个物种,有“水中大熊猫”之誉。


标签: 编辑: 金汉青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