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1

越风物|凤鸣瀑布,一泓白练当空舞

发布时间:2023-05-05 10:20:39 来源:潮新闻 特约撰稿人 赵畅 编辑 孙良 制图 朱梦琳

  细雨濛濛的一天,我慕名前往“中国英台之乡”上虞著名风景区凤鸣山观光。

  选择雨天,只是为了观凤鸣山之瀑。记得清诗人褚维厚有诗曰:“白日忽风雨,洞中别有天;两山空一隙,百道落飞泉。怒起喧如鼓,抛空散作烟;桃源何处觅,到此亦神仙。”这样的瀑,这样的景,岂肯错过?

  史书记载:“昔有仙女跨鸾作凤鸣至此”,这该是凤鸣山得名之所。而其闻名遐迩,游人如织,不只是因为山上有凤来亭、神龙穴小桥、观梅亭、凤鸣真人祠、魏伯阳炼丹遗址,也不只是因为历史名人如谢安、李光、倪元璐、徐渭、黄宗羲等曾频频光顾并留下大量诗篇,更与山上那道飞瀑有关。

  驱车来到山麓,瀑声首先出现在我的听觉里。那訇然之声,恍如军阵演兵,壮士呐喊。拾级而上,随着渐近渐宏的瀑声,当那硕大的水帘撞开我的眼帘的时候,真让人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诗句。

  凤鸣飞瀑,自与别处不一样。原来,在两山交界处,有一石涧,高丈余,深二丈余,涧顶有两巨石悬焉,涧底飞瀑直泻。褚维厚的诗,可谓将这里的悬石飞瀑写活了,写绝了。大瀑虽身雄声壮,可谓君临天下,但又与游客亲密无间。

  瀑之下,是潭。瀑之白,如碎雪,如樱花瓣;潭之青,如幽梦,如玻璃汁。不知何故,此时雨停了,太阳露出脸儿。摇曳的阳光照在头顶,如少女温柔的眼神;悠然的瀑声响在耳畔,如瓦屋中远古的歌谣。站在瀑外,要不了多少时间,细濛濛的瀑水便让人衫湿面润,鬓发滴珠。援手接抚瀑水,在水的冲打下,是隐隐的作痛,自然,亦有隐隐的快慰。可不是?那一种零距离接触的快意自使人飘然欲仙。而自己也在那一刻成为瀑布的一分子,让情感、让思绪随瀑流放纵奔泻。

  此时此刻,瞠目中我突然想到了瞿式耜《和宋为溪十声韵》,其拈出的大自然十种声音,分别为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煎茶声、棋子声、夜蛩声、读书声、雨滴声、雪洒声。写涧声:“不知幽梦山窗熟,点滴时时到枕边。”瞿式耜写涧声是诉诸于幽梦的,依稀隐约,淡远朦胧,那无疑是静思观照的三昧境。涧声既与瀑布有关但又有区别,如果当年瞿式耜游过凤鸣山,听过这悬石飞瀑是否会获得更深刻更哲理的诗意呢?是啊,瞿式耜作为南明政权的一个吏、兵两部尚书,其时留守桂林。处于社稷危难,祖国陆沉,复明之业又屡遇坎坷,所以其胸中定然潮涌着无限的沧桑感慨,定然有凄清、幽咽然而不屈的意念冲撞,我想象,我同时相信,唯有像凤鸣山悬石飞瀑其天籁般的瀑声,这以刚中有柔、柔中见刚的秉性造就的瀑声方能拂去其胸中的烦闷和忧虑。

  图片来源于绍兴文旅发布微信公众号

  有位哲人说过,上帝把一段河流竖起来,便成了瀑布。是的,水流其实就是跌落,是各式各样轻轻重重和快快慢慢的跌落。跌落以至垂直程度,就成了瀑布。一旦平行的水成为竖立的水,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它们前进,坚硬的岩石抑或陡峭的崖岸,此时倒成了它们飞翔的踏板和滑梯,带着再生的欢悦,带着无言的激情,传染给每一个来看瀑布的人。竖立,不是水的常态,却因此尽显水的壮美。竖立的水,将条条涧水汇聚而成的艰忍和积蓄已久的热情,在一瞬间释放。尽管是一瞬间,展示的却是涧水的全部生命内容。

  凤鸣飞瀑,一旦吐泄,便沿着溪沟哗哗流去,仿佛如晾着一沟的白绸。向下望去,陡然水声杳杳,仿佛那白绸被人收了似的。而无论瀑布跌处,那巨大的岩石被冲成一个石湾;抑或溪沟里一些石头被刷成鹅卵石,说是人工打磨,怕也没有那么圆润,水石相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

  凤鸣瀑水,在浓荫遮护中,一路下来,娉娉婷婷,袅袅娜娜,宛若仙子手中的彩练,舒展自如,随风而动。而那流水跌向低处的叮咚声,滑过溪槽的琮王争声,若银铃轻击,琴弦慢捻,又分明是在演奏着一曲柔婉动听的弹拨乐,于空寂的山谷间断断续续,悠然低回。是的,这是一个空灵出静的世界,一个只可感悟、不可侃读,只可静享,不可喧逐,只可浅唱低吟,不可狂歌长啸的所在,故莽夫不宜,俗子无缘。

  凤鸣山的悬石飞瀑,恍如横空出世,细细谛听,那声音虽从脚下发出,却似利剑出鞘般在头上咆哮长鸣。那瀑布从悬石处喷射而出,好似沾上生命的气息,使整个山崖都在巨大的擂鼓声中颤动,让人顿生无限的生命之感。

  是啊,在悬石飞瀑旁侧就存在着生命气场。这里,晴山遍地秀,阴雨满山云,集名山之秀之灵之气,空气中负氧离子特多,气场奇特,更兼这里曾是化学鼻祖魏伯阳炼丹之地,故成为气功界、人体科学研究者和广大群众追源谒祖、益智强身的地方。

  “易经黄老一炉融,炼化心参妙不穷。回望千年丹石事,凤鸣山麓火最红。”史载,东汉中叶,上虞丰惠人魏伯阳,世袭簪裙,惟公不仕,通贯诗律,文字瞻博,性好道术。他曾游长白山,遇到一道行高深的真人,传授他炼丹的秘诀,回乡后,养性修身,在继承古《龙虎经》炼丹的基础上,反复实践,终于达到了当时炼丹术的顶峰,后即借《周易》爻象论述,把“大易”“黄老”“炉火”三家理论参照会同而契合为一,撰《周易参同契》三篇。要知道,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炼丹术著作,被后世尊奉为“万古丹经王”。难怪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评价说:“《周易参同契》是第一本中国古化学著作,这是中华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也是对世界化学科学的极大贡献。”

  想当年,在悬石飞瀑旁炼丹,那瀑布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声音哒哒,如万马奔驰,自是一次次唤起他对生命的深切感知,使他清澈生活的底蕴,使他渐渐枯萎的灵感日渐丰盈,从灵魂发出的声音绽出动人的笑容。是呀,这样的瀑布,自给魏伯阳以妙曼的遐想,给魏伯阳以韧长的支撑!想一想吧,视野中,瀑布蓬勃涌动着大自然那壮伟神秘、不可抑制的强悍生命力。再麻木疲乏的心灵,也要被眼前的这种气象震荡得苏醒而激越。这里远离喧嚣的闹市,没有世俗的纷扰,沐浴在碧瀑绿浪之中,魏伯阳犹如接受圣结的洗礼,确会有一种被大自然融化了的感觉,有一种心灵为之净化的感觉,有一种超凡脱世的感觉。而在清新,纯洁,明媚,舒畅,心静如水,心净如月中,魏伯阳炼丹又怎能不成功呢?

  水是自由的元素,溪流是大山醒着的神话。因为瀑布,凤鸣山景始终流淌着亲和。不论是“悬溜泻鸣琴”,或是“碧溪弹夜弦”;无论是惊湍直下的山洪,或是恬淡涌流的泉眼,山景全似一家人,拉手拥抱为一流,欢歌笑语出山来。不论是草色青青柳色黄,或是桃花历乱李花香;无论是浅草没马蹄,或是乱花迷人眼;不论是浓绿万枝红一点,或是万紫千红满山香,山景都要使其“声和以柔”,芬芳弥漫;“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山景亦始终存在着协和。不论强者弱者,不分贱草名花,只要是生命体,都给以生存的空间。尽管它们非是一类,出身不同,长相迥异,但它们从不画地自限,也不排斥异类,而是共和其光,不污其体;共同其尘,不渝其贞,在协和中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让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悬石飞瀑左侧的一条古藤,粗如饭钵,横过石涧,枝叶网络半山。诗人曰:“灵根寄托石崖间,劲干蜿蜒过前川。应是仙姑巧扮妆,青丝头上镶翠钿。”只是这条古藤掩映在树丛中,如不道破,游人一般不易发现。我总以为,古藤的存活,既因其自身生命力顽强,更得益于历代民众的善待。民众心目中的这根古藤,不仅是文人墨客留下的诗韵,保护古藤乃是对历史的一种纪念,而且他们还把这根古藤视为自家的一位垂垂长者,它是祖祖辈辈繁衍不息的见证,谁若对它不恭就是亵渎自己,谁若糟蹋它就是损害自己,它可是自家绵绵延续的血脉所在啊!因此,它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凤鸣山上的瀑布与古藤既是自然的造化,可何又不是一明一暗的两条历史线索?它们自是记录了凤鸣山弦歌之声不断,前后辉映的人文历史。

  有些水,静则清澈,动则混沌。然而,凤鸣山的瀑布则不然,跌宕之猛,咆哮之狂,飞流之雄,一般之水无有可与比肩者,更兼其却不因此与泥沙同伍,偕污浊并行,它在奋进中依然保持着那份澄静,那份清澈,那份透明,那份纯真。它既是水中雄杰,也是水中君子。

  凤鸣山的瀑布,既有着热烈与辉煌的景像,有着舒展与悠长的情怀,还有一种真切绵长、深沉而和谐的生命音韵。这种音韵,需要用心去聆听,用生命去感受。


标签:瀑布;飞瀑;凤鸣山;魏伯阳;炼丹;瞿式耜;绍兴;周易;大自然;炼丹术 编辑: 孙良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