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1

浙江省文化新地标正式启用

“绍兴宝藏”真不少

发布时间:2023-09-09 08:46:12 来源:浙江在线 共享联盟·绍兴 童波

  在博物馆领略国宝传奇,来非遗馆感受巧夺天工,进文学馆对话文学大家……日前,集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文学馆“四馆”和公共服务中心等文化配套设施于一体的浙江省文化新地标——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正式启用。

  那么,这些“藏龙卧虎”的展馆里蕴藏着哪些绍兴基因,展陈着哪些绍兴宝物?记者日前进行了探访。

  浙江万年百件大事 

  涉及绍兴的占四分之一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单体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位列全国第一。

  走进馆内,最吸引眼球的是通史陈列——《浙江一万年——浙江历史文化陈列》,它对浙江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进行了精彩的诠释。整个展览也堪称是浙江考古成果最新、最系统的一次巡礼。

  序厅内的“浙江万年百件大事记展示墙”呈“之”字形状展开,直观传递万年浙江历史文化的高光亮点。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开馆前,浙江省文旅厅和省博物馆邀请公众评选心中最具影响力、最能浓缩浙江历史文化的万年人文历史Top100事件。浙江万年人文历史百件大事的时间区间跨越一万年,自上山文化时期(距今11000~8500年)始,至公元1921年终。

  粗略一数,浙江万年人文历史百件大事中,涉及绍兴的事件占到了四分之一。

  夏商周时期,“约前22世纪,据记载大禹在会稽山大会诸侯,死后安葬在会稽山,今有大禹陵。”“夏商时期,古越人创烧原始瓷。”“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两年后会盟徐州,为春秋最后霸主。”“前333年,楚威王击杀越王无疆,越国败亡。”

  秦汉隋唐时期,“前210年,秦始皇南巡至浙江,祭大禹,刻石会稽(今绍兴)。”“97年,王充(上虞人)去世,留存重要哲学著作《论衡》。”“129年,以浙江(今钱塘江)为界,会稽郡一分为二,治所自今苏州移至今绍兴。”“东汉时期,记述吴越地方史的《越绝书》,被誉为地方志的鼻祖。”“140年,会稽太守马臻修筑镜湖(今鉴湖)。”“东汉中期,上虞烧制成熟青瓷。”“西晋末年,北方士族首次大规模衣冠南渡,南北文化融合,江南进一步开发。”“353年,王羲之集友人兰亭修褉,曲水流觞,书《兰亭集序》。”“376年,谢安于今上虞东山再起,后主持朝政,赢得淝水之战,展示了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南朝初年,永嘉太守谢灵运创山水诗派。”“516年,新昌大佛凿成,被誉为江南第一大佛。”“758年,唐肃宗置浙江东西两道,‘浙江’始用于行政区划。”

  两宋时期,“1039年,范仲淹任越州(今绍兴)知州,开办稽山书院,四方受业者甚众。”“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北方士族再次大规模南渡浙江。”“1210年,陆游(绍兴人)去世,一生留诗九千余首。”

  元明清时期,“1285年,南宋皇陵、宫殿被盗毁。”“1529年,王阳明去世,生前创建以‘致良知’为根本宗旨的阳明心学,遍行海内,流布域外,影响深远。”

  近代,“1904年,蔡元培(绍兴人)、章太炎(余杭人)、陶成章(绍兴人)等成立光复会,是清末著名的革命团体。”“1906年,浙江地方剧种越剧登台首演。”“1907年,秋瑾(绍兴人)响应徐锡麟(绍兴人)起事,在绍兴被捕遇害。”“1918年,鲁迅(绍兴人)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与此同时,史前,上山文化(其中包括嵊州小黄山遗址)、跨湖桥文化(余姚、萧山)、河姆渡文化(余姚),也有绍兴的文化印记。历史上,余姚和萧山也长期隶属于绍兴。

  经投票产生的浙江万年人文历史百件大事,被纳入《浙江一万年——浙江历史文化陈列》,相应文物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隆重展示。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告诉记者,30多年来,浙江的考古发展对浙江历史文化贡献很大。20世纪80年代,考古界说“浙江七千年”,通过这30多年的考古研究,又把浙江历史文化往前推了三千多年,才有了“浙江一万年”。

  陈水华介绍说,“浙江一万年”通史陈列中的重要展品,除了上山遗址、河姆渡遗址、良渚遗址出土的文物外,还包括越国的青铜器如越王剑,以及浙江人发明的陶瓷,从原始瓷到成熟青瓷,等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品中有体现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出土于嵊州小黄山遗址的陶器,反映越国文化的绍兴印山越国王陵模型,出土于绍兴漓渚的春秋战国时期印纹硬陶,绍兴坡塘306号墓出土的青铜器、陶器、玉石器等,宋六陵出土的文物,等等。

  其中,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的“伎乐铜屋模型”,1982年出土于绍兴坡塘狮龛子山306号墓。306号墓墓葬规格较高,出土随葬器物1200多件,这件模型是其中的精品,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座先秦时期的青铜房屋模型。屋内是形态各异、造型生动的乐伎。这件精巧的艺术珍品是了解先秦时代的重要实物证据。

  浙博之江馆目前除通史陈列外,还有宋韵文化、青瓷文化、海洋文化、书画和名人等专题陈列,从不同侧面展现浙江的文化基因。

  绍兴市坡塘狮龛子山306号墓出土的伎乐铜屋模型。

  非遗馆陈 全国之最

  展陈展演里“看见”越地烟火

  如果说博物馆是文化殿堂,“人间烟火”就是大家对非遗馆的概括。

  进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给人的第一视觉感受就是大——作为中国首座大型区域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馆内共展陈1022件(套)展品,是全国展示非遗项目和展品数量最多的非遗馆。非遗馆不仅有展陈,还有大量的展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常明确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成了五类:口头传说、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民俗节庆、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省非遗馆的展陈理念也是全国首创。基本陈列厅分布在一楼与二楼,场馆围绕“生活”这一核心,以“人与过程”作为逻辑主线,将基本陈列划分为“口传·印记”(民间文学)、“手艺·生活”(传统技艺、传统美术)、“身心·智慧”(传统医药、体育游艺与杂技)、“演绎·风韵”(传统戏剧、曲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仪庆·精神”(民俗)五大板块。

  “口传·印记”展区,展示的是浙江非遗“民间文学”门类中的国家级项目。其中就有绍兴的西施传说、王羲之传说、徐文长故事、梁祝传说等。

  “手艺·生活”展区,展示的是以“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为主的77项国家级及以上代表性非遗项目。这一区块,分布了好几处非遗传承人的展示互动台,比如木版水印、篆刻、西湖龙井炒制、永康锡雕、竹编等等。其中展示的就有嵊州竹编大师吕成的作品《宫廷御膳篮》和越窑青瓷烧制技艺。浙江非遗美食地图中,则有乌干菜、绍兴腐乳、枫桥香榧、小京生花生等的影子。

  “手艺·生活”展区的最后,有一面电子展墙很有趣。馆方的设计团队跟拍了60多位传承人工作时的手部状态,点击小图,就可以放大看视频,见证一件件手工艺品在浙江匠人的巧手下翩然而出。

  进入展示“传统医药”与“体育游艺与杂技”门类中15项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的“身心·智慧”展区,带来意外惊喜的是,密集的药柜抽屉打开,居然真有中草药,不仅可辨形,还可闻味道。这一展区里,就有介绍“绍派伤寒”中医诊疗法。

  进入“演绎·风韵”展区,看到听到的是浙江类型丰富、异彩纷呈的传统表演艺术。绍剧、越剧、绍兴摊簧、绍兴莲花落、绍兴平湖调、绍兴词调、绍兴宣卷等戏曲和曲艺,都有详细介绍。

  “仪庆·精神”展区,则能看到大禹祭典、绍兴舜王庙会等的介绍和图片。

  在基本陈列厅这个基础上,又如何体现浙江的文化特色呢?省非遗馆设定了三个最具浙江文化地域标识的空间。这三个空间源于明代学者王士性,他在《广志绎》中把浙江的文化地理归纳为山、海、泽,提出了“山谷之民”“海滨之民”和“泽国之民”。于是,就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这三个文化空间作一个完整的呈现,“向海而生”对应海洋板块,“寻山问居”对应山谷板块,“觅水行商”对应水乡文化。

  “觅水行商”空间,以具有水乡环境元素和水乡生产生活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依托,展示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水乡人民独特的文化生态。这里有传统的杭罗织机、绍兴的乌篷船,有“天青色等烟雨”的意境。

  省非遗馆内展陈的绍兴乌篷船。

  展厅里停着的一条乌篷船,展示了绍兴乌篷船制作技艺。“绍兴水乡这一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凝聚了先人的智慧。”现场有不少观众为它点赞。与乌篷船一起展示介绍的,还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绍兴石桥营造技艺、绍兴童谣,体现了绍兴的水乡风情。

  非遗馆三楼布置了一些特色主题厅。传统工艺馆内展示的是包括东阳木雕、黄岩竹雕、嵊州根雕、黄杨木雕、青田石雕等在内的传统雕刻类非遗技艺。其中展陈的嵊州根雕作品,就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剑夫的《鹊桥仙》《善缘》,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俞田的《虎子》。

  进入传统戏剧厅前,很多人就知道来到戏剧的地盘了,因为前方有一个巨大的盔头凤冠装置。看完浙江戏剧发展简史,可以看到这个展厅的中央,陈列展示着四大浙江代表剧种——昆曲、越剧、绍剧、婺剧的典型服饰。其中一件黄色的“虎皮打衣”格外醒目,这是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饰演孙悟空专用的戏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刘建杨曾穿过。

  非遗馆负一楼则是非遗美食区,其中就有绍兴著名传统食品孟大茂香糕的身影。

  省非遗馆内收藏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剑夫的嵊州根雕作品《善缘》。

  浙江文学馆 即将开放

  绕不开“鲁迅”的精神原乡

  由于部分展陈尚在施工阶段,浙江文学馆还未对公众开放,但也初步定下了开放时间——预计在9月下旬。

  浙江文学历史源远流长,特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中国现代文学馆入藏的作家,超过60%都是浙江籍作家。因此,中国文学史界有这么一个定评:新文化运动开辟的中国现代文学“半壁江山在浙江”。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推手有蔡元培、鲁迅、茅盾、郁达夫、夏衍、艾青、钱玄同、周作人、沈尹默、戴望舒……可以说,浙江是一个持久被文学滋养,又在不断反哺文学的文化大省。

  由此可见,浙江确实需要一座文学馆。早在2002年,浙江省作家协会就通过正式报告,希望建造一个集文学展览、文学培训、文学讲座、文学交流于一体的文学场馆。

  如今,这座承载着浙江文学梦想的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文学馆已然蓄势待发。

  那么,到文学馆可以看些什么呢?“我们希望观众走进浙江文学馆,就相当于进入了这么多浙江作家用他们的作品构筑成的文学世界,激发文学赋予的无限的想象空间。”浙江文学馆馆长程士庆介绍,浙江文学馆最大的亮点,也许并不是文学藏品实物的展陈,而是通过文学作品经典场景呈现,使观众、读者身临其境。

  其中,现当代文学展厅讲述浙江的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发展。以鲁迅、茅盾两位文坛巨擘为代表,浙江现代文坛涌现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作家,铸就了中国现代文学半壁江山。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当代文学承续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优秀传统,为文化强省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文学能量。

  在浙江文学馆里,可以看到“鲁迅的世界,世界的鲁迅”展陈。程士庆说,浙江文学馆与鲁迅文化基金会合作,在现代文学展厅,将鲁迅一生留下的129张照片做成一个艺术装置动态呈现,以致敬文坛巨匠波澜壮阔的一生。

  现代浙江作家经典作品展厅采用沉浸式影像空间、当代艺术装置作品和文学作品对应展示等方式,分别展示鲁迅作品中的“故乡”、茅盾以《春蚕》为首的 “农村三部曲”、郁达夫的《迟桂花》与戴望舒的《雨巷》等经典作品的场景。观众可以通过沉浸式的体验,感受文学大家作品中的人文体验和人文精神。

  说到浙江文学,绕不开鲁迅。很多专家认为,鲁迅先生的故乡,或也可以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个深沉热烈的精神原乡。2021年,鲁迅短篇小说《故乡》发表100周年,绍兴举办了一次“鲁奖作家鲁迅故乡行”采风活动,参与活动的30位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最大的共同感受,就是来此进行了一次文学寻根。

  程士庆表示,有浙江文学史上无数先辈作家作为如此厚重的支撑,浙江文学馆在某种意义上不仅是浙江的一个文学地标,更是构成了中国文学精神原乡的重要载体。

  浙江文学馆的古代文学展厅,则把“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和“瓯江山水诗之路”四条诗路用景观、诗句和诗人串联起来,给观众一种置身其中目不暇接的体验。其中文学家就有来自绍兴的魏晋南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书圣王羲之,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元代书画家、文学家王冕等。

  据了解,浙江文学馆与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建设的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也已正式落户浙江文学馆。作为首批文学数字成果,基于《浙江通志·文学志》研发的《文学之江·浙江文学大事年表》以及《中国文学地图》相继推出。数字版的《中国文学地图》包括名人行迹、文学地标等。比如名人行迹栏目中,可以看到鲁迅的生平及他在绍兴、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的行迹等。文学地标,展示的是浙江每座城市的文学地标景点,如绍兴的鲁迅纪念馆、会稽山大禹陵、兰亭、沈园、徐渭艺术馆等。

  浙江文学馆还推出中国文学知识图谱,依托文学大数据,图谱展示的是鲁迅、茅盾、郁达夫、艾青、徐志摩这些文学大师的朋友圈,及他们与众多作家的交往故事。

  比如,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从何而来?——1932年10月5日,郁达夫因其长兄郁华自北平调任江苏省高等法院上海刑庭庭长,在上海聚丰园设宴,请鲁迅、柳亚子等作陪。这次请客不仅成就了现代文学史上“达夫赏饭”的名局,还成就了鲁迅的一首传世名诗——“达夫赏饭”之局散席时,郁达夫拿出一幅素绢,请各人题词留念,鲁迅当场写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赠郁达夫,字的上角写有“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八个字,以记录这是郁达夫请客时所写。所谓“闲人”,是鲁迅的自嘲和自谦。

标签: 编辑: 干婧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