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频道 | 新闻 | 乡镇 | 健康 | 文化 | 旅游 | 房产 | 汽车 | 体育 | 美食 | 浙商 | 图片 | 原创 | 婚恋 | 影视 | 家居 |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  政民零距离   |  深度关注   |  城市话题   |  民声资讯   |  曝光台   |  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频道 > 互动 > 深度关注 正文
莫让不送礼的老实人吃亏
sx.zjol.com.cn  2013年09月07日  绍兴频道

  -锐评论

  杨金志

  中共中央纪委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日前发出《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

  当前,各地各部门正迅速贯彻落实严刹节日送礼的精神要求。上海市委日前强调,中秋节、国庆节即将来临,要不折不扣执行中纪委通知要求,过一个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节日。凡是发现违纪现象,坚决查处。

  节日公款送礼,是一个痼疾顽症。我们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就是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重点问题抓起,一抓到底、抓出长效。

  从以往情况看,节日公款送礼现象为什么比较突出?是因为有“供需”双方的“动力”。收礼方,是想方设法要权力寻租、牟取不正当利益;送礼方,是要通过送礼实现升官、发财、受照顾。狠刹公款送礼,就是要打掉这种畸形的“供需”关系。不能让收礼、送礼的人“心照不宣”、投桃报李,而让不送礼的人忐忑不安、心里没底。说到底,不能让不送礼的老实人“吃哑巴亏”。

  我们应该看到,一些人送礼是积极主动、上下其手,还有一些人送礼是随波逐流、但求“心安”。不送礼的人,不少也是敢怒不敢言,甚至暗恨“送礼无门”。为什么无法“心安”,为什么暗恨“送礼无门”?无非是审批权在人家手里,帽子在人家手里,担心被送礼之人“抢占先机”。送还是不送,把一些人逼入了“囚徒困境”。对于这种情况,这种心态,我们必须正视:是“正能量”压倒“负能量”,还是“负能量”逼退“正能量”?答案当然是前者。

  笔者认为,要实现官场和社会的风清气正,狠刹节日公款送礼之风,关键还在于“常”“长”二字,用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实现“不想送、不能送、不敢送”和“不想收、不能收、不敢收”。

  首先就是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对出现的问题敢抓敢管,对自己严格要求。其次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究责任。第三,必须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的规则制度,用“明规则”压倒“潜规则”,让溜须拍马、旁门左道之徒无利可图、无空可钻。还有一条,就是要严格财经纪律,加大“三公”经费公开透明的力度,让每一笔账都走得干干净净,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民生上。

  节日公款送礼,当然有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譬如一些家长在教师节给老师送礼,一些患者给医生送“红包”。但是,这绝不是节日公款送礼的理由。恰恰相反,笔者相信,只要公职人员、公权力部门带头,不良的社会风气一定可以扭转,一定会让所有的老实人不吃亏、心安宁。

  新华社上海9月5日新媒体专电

 
7.6K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  编辑: 徐和
友情链接 申请加入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