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杂志·第四卷
您当前的位置 :绍兴频道 > 镜湖杂志 > 评论札记  正文
《若耶集》成书过程简谈
时间: 2014年03月28日 09:52 绍兴频道

作者:葛国庆

  《若耶集》仅是本人近10余年来陆续发表的一些论文小集子,是一本极平常极普通的地方文献小书,今天能有这么多领导、老师以及文博界、史学界的学者并媒体工作者,来为之开个专题研讨会,着实使我有些诚惶诚恐!在此,我首先衷心感谢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柯桥区文化发展中心并柯桥区地域文化研究会的领导,你们在百忙中挤出时间,举办这么一次务实的研讨会,相信绍兴的越文化、地域文化研究一定会更纵深深入。这里更要特别感谢柯桥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缪水祥先生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二室主任郑嘉励先生,你们的拨冗光临,是对研讨会的厚爱,是对《若耶集》在越文化研究领域相对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我今后工作的激励。在此,我向与会全体同仁表个态:在我有生的晚年中,我将竭我之力,一如既往地倾注于越文化研究,以新的成绩来回报各位,回报社会。

  这里,我想就《若耶集》的构架、写作宗旨、相关观点等,向大家谈点自己的认识与感想。

  一、 全书构架

  因《若耶集》不是一本事先立纲布局的专著,它是随作者工作经历、接触事物、乃至兴趣所致,而陆续撰成并先后发表的零星论文的结集,故它的归类分目立编,都是后期编纂所定。

  该《集》现所收内容,有越文化和宋六陵两大类,分别以上编、下编别之。上编“越文化”根据其文化内含,又分为三个层面,即以越立国前内容视为越族文化;越立国期间定为越国文化,越国消亡后其地域内文化的延续与嬗变统从属为越地文化。三者中越国文化是核心,是越文化的主纲,离开了它,其他方面的越文化尤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集》中收录越族文化内容3篇,越国文化内容6篇,越地文化内容12篇,并依次排序。

  下编“宋六陵”收文8篇,因均为与陵园相关事,故不再细分,仅约略以陵穴位次研究、遗物遗迹、史事沿革为序。

  二、 写作宗旨

  因本人执业于考古行业,据其行业特性,凡涉考察、研究、论述者,都得以实物实证说话。考古业虽早有之,但业界真正以考古手段或考古资料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就兴起于近10余年中,并由之使不少领域、不少课题呈现出新的突破、新的成果。本人有幸同期列队于中,在绍兴这方历史沃土中,率先作了些尝试。抑或,本《集》中的大多篇幅渗入了一些考古滋味。我的第一篇试水文章《印山大墓应是越王勾践自治冢》,就成于印山越国王陵全程考古发掘后2年,里面大量融合了2年考古发掘所采集的信息、数据、成果等,给人有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凭实据感。也就从那时起,我给自己的撰文立下宗旨:没有考虑成熟、没有自身原创观点、没有真凭实据的论文宁可不发;有能够与考古手段、考古资料相融合者,当尽以考古理论去贯穿之。本人近前手头尚有两个国家级合作课题,两个省级合作课题在做,就完全借助考古手段在展开研究工作。

  三、相关观点

  回观《若耶集》,窃以为以下一些观点已在社会上引起一定关注:

  1.《从考古资料看历史时期宁绍平原的海进海退》:运用众多遗址发掘资料纵横剖析,得出大禹父鲧时期“正处于剧烈的海进期”,而禹时已“转入稳定期,甚至海退期”。这或许正是禹能治平洪水而鲧不能的客观主因。又者,勾践时始把都城从山南移治山北,除了政治因素之外,一个重要的地理因素,就是稽北平原此时已渐次退出了海潮。

  2.《越国故都新探》:众多考古调查资料显示,“平阳非越国故都之所”;‚山阴大城之前的越国故都最大可能当在今上塘下塘之地;ƒ“会稽山上城”就在今大禹青铜立像所在的会稽山上。

  3.《印山大墓应是越王勾践自治冢》:对印山大墓真正的墓主人是谁?社会关注度极高。本文以考古学可见信息,及大墓发掘后所呈现的耗工耗时耗材耗财等全方位材料,提出该墓不可能是允常的木客大冢,当是越王勾践自治冢的观点。文刊发后,影响较大。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闻讯赶来,并以本文观点为诱头,拍摄了专题片《印山大墓之谜》。这之后的10年间,中央电视台见证—发现之旅、走遍中国、快乐中国行及中国网络电视台等摄制组,四次就印山越国王陵陵主问题对本人进行了专题采访或访谈,多套专题在海内外陆续播放。

  4.《越国大型水利工程富中大塘考》:越地研究富中大塘的文章不少,然均倾向于陈桥驿先生以山阴故陆道平水江至富盛江段为富中大塘说。然富盛地存有一条浩大的堤坝,呼为塘城,人多以为是宋六陵风水坝。本文用考古调查与史料研究并重为手段,得出该堤坝就是《越绝书》所记的越国时期的富中大塘。省考古所专家见文后,觉得甚有道理,单独向我要了资料,拟作“省保”申报。该“塘城”现已先期公布为县级文保点。对此,窃以为在现大绍兴格局下,当尽快将此富中大塘与湖塘镇的长堤(吴塘),鉴湖镇的坡塘,并兰亭镇董坞村的塘城,整合为越国时期大型水利设施遗存,积极申报为“省保”或“国保”。这已十分急迫,说不定那一天,一条公路、一方新城,就将它们毁于一旦,必竟越国时期能保存到现在的建筑,除了墓葬,也就只有这批十分难得的塘堤了。

  5.《越国埤中故都诸暨说之我见》:近前,史料中的越国埤中故都在诸暨,似乎早就成了定论。然去细嚼《水经注》,觉得这是个别学者对《水经注》谋篇布局的错淆解读和对其中关键语句的错误断句,其真实语义语境当是在诸暨北界的山阴康乐里,说明埤中并没在诸暨境内。

  6.《青藤与老莲》:文极简短,一言中的。点明现青藤书屋内的那棵“青藤”实为紫藤,真正的青藤当为木莲藤。建议相关部门及时补植。

  7.《南宋陵园各攒宫位次研究》:这是笔者化2年多时间的呕心之作。在口碑资料混淆,史志地志资料零乱不全情况下,通过多史料印证与地貌逐一梳理稽核,首先给南宋首座攒宫孟太后陵以准确定位,继而以此为坐标,逐个将其他各陵穴厘定排序。该成果已得到国内众多宋史研究大家的赞同与认可,或可谓是目前南宋各攒宫位次研究成果的扛鼎之作。

  除此之外,还得提及一篇与越文化研究撰文相关的《再议“勾践”与“句践”》论文。该文观点并不是本人原创,率先所见是越文化研究大家董楚平先生于2000年提出的,我不过是进一步在越地疾呼,并进而取得一定成效而已。文章倡导:凡今人撰文涉及“勾践”者,不宜再作“句践”,这是顺应时代用字习惯和规范用字原则。之前,绍兴“三报”(《日报》《晚报》《商报》)凡有“勾践”者均作“句践”,本人见之,总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感觉。初成此文(之前随不同对象,角度稍有不同),即寄《绍兴晚报》,无音讯。再发《绍兴日报》,仍无音讯。在发《越文化研究通信》和《绍兴学刊》同时,索性直寄市委宣传部和市报社总编室。渐渐地,《日报》改进了,《商报》跟进了,而《晚报》却仍纹丝不动。我就再次直发当时的报业负责人,说明绍兴“三报”在同一小天地内却在打文字架,这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是绝不应该的。稍后,《晚报》终于也改了脸面。此文本不该收入《若耶集》,是本人特意而为之,志在再呼请越文化研究相关专著或专文,尽可能不再出现“句践”。

  四、体会与感想

  众所周知,作文是个苦活,认真作文、一丝不苟作文更苦。我的体会,要想有些好文章,就必须走出去、走下去,多看、多问、勤实践,善思考,功夫在前做得透,事半可功倍。我曾与人说过:别人一月能撰一篇论文,而我多半年一年才写一篇,有的几年准备下来,还是在准备之中。但一旦写成,就不愁没地方发。如单位同事可知,市文物局毎年在预报论文选题,我那《印山越王陵出土青铜铎功用考》从第一次报至今已5年多,材料已收罗了两大档案袋,但还未正式写出来。其他诸如作《百越族“鼻饮”刍议》时,为了体验并证实人体究竟能不能以鼻饮水,我就亲自实践。这可不是一般的实践,待至练成,几乎如同特异功能。但我做到了,练成了,文就写得踏实了。为了获取富中大塘内部结构及塘底情况,曾利用两个休息日,转辗公交车和自行车,趁平陶公路劈开塘城坝体时,直接深入到坝体内部与底部,获取了一手资料,就又促成了一篇心地踏实之作。在对《龙瑞宫记》摩崖考察时,一人上山去墨拓,人不够高,满山找来大小石块以垒基台。为调查宋六陵相关史迹,自东湖顺水路一路走访至攒宫村,更一人在桥栏板外冒险墨拓“通陵桥”桥铭。为再现陵园60年变迁史,休息天租请当地老农,边带路边询问边调查,供午饭,给补贴,事后有病时还去探望,一切自掏腰包。

  在绍兴,耕耘在越文化研究或地域文化研究前沿者,可以说都不是为了钱财,说白了,也根本没什么钱财可言。毎毎爆日受饥,挨冬熬夜,为了什么?或仅是一种爱好,或就是一种执着。如我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或也有爱好、也有执着,但能让我一真走下来的,或许更是一份肩上的责任。眼见这项工作有点后继乏人,我想建议,相关部门领导,是否可制订一些激励措施,以鼓励职工挤出时间去搞些越文化、地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以营造一种奋发有为的氛围。民间人士的话太感触人了:“我们想研究,却摸不到真宝贝;整天捧着真宝贝的,却很少去研究。”

  《若耶集》这本小集子中提供了我所研究的一些地方史料,但很肤浅;发表有一些观点,但尚不成熟,不少还缺少足够的依据,有待进一步商確。在此,希冀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专家,能在会上或会后多多点评指正,以利我更好地把工作做下去,以使我们共同把我市、我区的越文化研究、地域文化研究推向纵深。

作者: 葛国庆  编辑: 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