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季承人
绍兴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有“水乡”、“酒乡”、“桥乡”、“名士之乡”的美誉,同时也享有“曲艺之乡”之盛名,拥有丰富的曲艺资源,其中以绍兴莲花落、绍兴平湖调、绍兴宣卷、绍兴词调、绍兴弹簧最为代表,这五大曲种已全部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服务一方百姓。五年来,我们围绕绍兴莲花落“二次创业”的总体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工作思路,以创建“中国曲艺之乡”为抓手,以打造绍兴莲花落为地域文化金名片为目标,坚持与党一致的原则,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坚持与民同心的原则,坚持雅俗共赏的原则,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府保障、强化文化惠民,在新的历史时期为繁荣和发展绍兴莲花落做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通过五年的传承和发展,在挖掘绍兴莲花落的精神内涵上有了新进展,在培育绍兴莲花落的名家名品上有了新突破,在发挥绍兴莲花落的惠民作用上有了新成效,在扩大绍兴莲花落的对外影响上有了新拓展。绍兴莲花落的传承和发展,引起了中国曲艺家协会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心,也引发了全国各地曲艺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热议。绍兴莲花落“二次创业”的实践和探索被中国曲协领导和全国曲艺界同行赞誉为传承和发展地方曲艺的“绍兴样本”。
一、致力于抓发展规划,明确莲花落传承和发展的工作目标。
传承和发展绍兴莲花落既是政府的文化自觉,又是几代莲花落艺人的文化梦想,更是绍兴群众对“草根艺术”的期盼。五年来,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厚重的莲花落资源,县委县政府顺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趋势,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响亮地提出了绍兴莲花落“二次创业”的目标,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广泛论证的基础上,2007年7月,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广局联合出台了《绍兴莲花落二次创业五年发展规划》,在县文广新局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县文化发展中心作为实施单位,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了组织保障工程、曲目创作工程、人才培养工程、演艺活动工程、对外交流工程、丛书出版工程等六个工程,把绍兴莲花落作为繁荣和振兴绍兴曲艺的“牛鼻子”工程扎实推进。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握传承和创新相统一的原则,既坚持绍兴莲花落的传统优势,又特别注重对现代观众审美情趣的研究,在题材创作、表演兴盛等方面做到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始终把握出人与出书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出人、出书(曲目)、出品牌”的工作方针,建立和健全演员、作者的培育机制,在积极做好传统曲目的改编和利用工作的同时,以新人新曲目培育新观众。始终把握普及与提高相统一的原则,大力抓好绍兴莲花落的普及,大力扶植民间演出队伍。在重视创演贴近生活的通俗化、大众化节目的同时,努力打造经典曲目和精品节目,提升艺术价值,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欣赏口味。始终把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注重演艺市场的培育,通过市场提升绍兴莲花落的艺术价值和生存能力。从2008年开始,先后在柯桥城区推出了绍兴莲花落免费周末专场、在市区推出了越乡莲歌大舞台、在电视媒体推出了《莲花剧场》等老百姓十分关注的品牌活动,组织举办了二届全省绍兴莲花落PK大赛,每年推出一部绍兴莲花落电视作品,专门精心打造大型绍兴莲花落晚会《世纪莲歌》和大型绍兴曲艺专场《水乡曲韵》,其中《水乡曲韵》在第七届中国曲艺节上展演,得到了中国曲协领导和各地专家同行的高度肯定,也获得了本地群众的欢迎和赞许。通过《发展规划》的实施,全县莲花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得到了极大改善,绍兴莲花落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发展,绍兴莲花落的新人新作和名家名品建设有了新的突破,绍兴莲花落的传承和发展出现了积极而又可喜的新局面。
二、致力于抓体制机制创新,构建莲花落传承和发展的运作模式。
2007年9月份,绍兴县委宣传部和绍兴县文化广电局联合发文,成立绍兴莲花落艺术团、绍兴莲花落创作室、绍兴莲花落研究所三个机构,作为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的常设机构,聘请著名莲花落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兆海为艺术团长,聘请著名莲花落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倪齐全为研究所长,聘请原县文联主席、著名作家王云根为创作室主任,社会上把三个机构和三位领军人物比喻成“三架马车”。在县委县府的关心下,在县文广局的领导下,在实施单位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的牵头组织下,具体实施莲花落“二次创业”工作。五年来,逐步构建了“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三架马车、两种体制”的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即绍兴莲花落研究所和绍兴莲花落创作室是政府主导的,其研究和创作有政府全力保障的,绍兴莲花落艺术团是市场主导的,其演艺活动走市场化运作路子。2008年1月8日,绍兴县在成立“三架马车”的基础上,经省、市民政部门的批复,成立了浙江省绍兴莲花落协会和绍兴莲花落协会,凝聚了近200位绍兴莲花落的表演者、创作者、理论者、管理者以及爱好者的信心和人心,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全省绍兴莲花落的人才资源,让绍兴莲花落的传承和发展有了领军人物和团队力量。
三、致力于抓发展平台,扩大和提升绍兴莲花落的影响力。
五年来,在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绍兴县和中国曲协开展了全方位、战略性、系列化的合作,充分借助和发挥中国曲协的资源和优势,在绍兴县成功举行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大型曲艺活动。
2007年6月15日,中国曲艺家协会“送欢笑到基层”暨绍兴县“中国曲艺之乡”挂牌仪式在绍兴县举行,开启了绍兴县与中国曲协全方位合作的先河。
2008年6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绍兴县人民政府主办、绍兴县文广局承办、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执行承办的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绍兴赛区)在绍兴县柯桥举行,来自天津、重庆、湖南等12省(市)的曲艺工作者,带来了15个曲种共39个节目参加角逐。绍兴莲花落展示了她特有的艺术魅力,绍兴县参赛的莲花落《“110”与“120”》和《征母》、分别获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节目奖和文学奖。
2008年11月28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绍兴莲花落诞辰百年纪念大会”在绍兴县行政中心举行。马来法、翁仁康、胡兆海、倪齐全、王云根、汪嘉宝等6位莲花落艺术家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和绍兴县人民政府联合授予绍兴莲花落突出贡献奖,并举行了“绍兴莲花落科研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和绍兴莲花落大型图文集《绍兴莲花落一百年》首发仪式,为绍兴莲花落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强大的发展动力。
2009年7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与绍兴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09中国曲艺高峰(柯桥)论坛,在绍兴柯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70位曲艺研究者、管理者、教育者以及曲艺演员围绕中国曲艺当代特征、现代传媒下的曲艺、传统曲艺与创新思维、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坛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和丰硕的理论成果。
2011年10月,第七届中国曲艺节在绍兴县举行。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精心创作,积极展演。在开、闭幕式晚会上分别献演了绍兴莲花落《朋友来了有好酒》和绍兴曲艺《五曲颂五乡》等节目,充分展示了绍兴曲艺特别是绍兴莲花落的艺术魅力。10月20日,以绍兴莲花落为主题的“水乡曲韵”——绍兴地方曲艺专场在中心音乐剧场展演。围绕“百年古曲流新韵”主题,展示了绍兴地方曲艺五大曲种——绍兴莲花落、绍兴平湖调、绍兴鹦哥班、绍兴词调、绍兴宣卷的艺术魅力。《百年曲韵歌盛世》、《绍兴名士与绍兴酒》、《花名宝卷》等新创剧目,在第七届中国曲艺节中获优秀节目奖。
2013年春节期间,中国曲艺绍兴莲花落艺术团赴新西兰、澳大利亚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共举行绍兴莲花落演唱4场,曲艺专题讲座1场,文化交流座谈会5场。无论演出、讲座、座谈会等文化交流活动,都达到了较好效果,特别是应邀参加新西兰新春同乐大型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绍兴莲花落的艺术魅力,引起现场观众的热捧,新西兰总理约翰·基还登台祝贺演出成功。这是绍兴莲花落第一次走出国门,同时也成为了第一个由中国曲协派往国外进行文化交流的地方曲种。
这一系列决策,凝聚着政府高度的文化自觉,凝聚着曲艺人的文化梦想,凝聚着群众的文化期盼。这一系列活动的举行给绍兴县莲花落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给绍兴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飞跃,给绍兴县城柯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让绍兴莲花落的传承和发展站在了新的更高的起点上。
四、致力于抓人才培养,加强莲花落人才梯队建设。
五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告诉我们,绍兴莲花落的传承和发展得益于人才梯队的培育和建设,莲花落人才的培育既要着眼长远,也要着手当前,而且要特别注重培育新一代(青少年)的曲艺人才和曲艺观众,只有牢牢抓实抓好莲花落的人才培育,才能实现绍兴莲花落的可持续发展。
1、积极实施地方曲艺教育进校园活动。2008年开始,绍兴莲花落进校园活动列入了莲花落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工作,由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莲花落表演艺术家倪齐全和县文联主席、著名剧作家王云根共同牵头,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下,全面启动了曲艺教育进校园的试点工作,在绍兴县富盛镇小学成立了稽山少儿曲艺社,专门编写了曲艺教育的乡土教材,开设了曲艺教育特色课,排练了一批少儿曲艺节目,参加了省、市、县的一系列文化活动。通过不懈的努力,一批少儿曲艺演员走向舞台,走出校园,走上奖台,校园曲艺焕发出了它特有的活力和魅力,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曲艺文化成了学校校园文化的一首亮丽的风景。2009年开始,为了进一步提高和扩大校园曲艺教育的发展水平,县文化发展中心在富盛镇小学举行了绍兴莲花落传承基地授牌活动,专门抽调曲艺专业干部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曲艺系列教育培养活动。2011年开始,在县委、县政府和文化、教育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绍兴县专门发布了《关于推进“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正式全面启动了地方曲艺教育进校园活动,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全面开展,进一步推动和普及传统曲艺文化。许多学校纷纷成立了曲艺社团,不但在青少年中较好地传承和弘扬了曲艺文化,而且也带动了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积极推进曲艺专业学历教育工作。为了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曲艺专业表演人才,2011年6月,县文广局决定在绍兴小百花艺术学校开办全日制国遗——绍兴地方曲艺传承班,政府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传承班享受免费就学(免去学费、住宿费、书杂费、服装费等),毕业时发给中专文凭,毕业后择优推荐到相关演艺剧团。为此,招生通告一出,报名面试非常涌跃,在100多名报名学生中择优录取了20名学生进入首届传承班,希望通过正规的曲艺专业学历教育班,着眼于培养一批新生代曲艺表演人才。
3、积极加强对业余作者的培训工作。五年来,在绍兴莲花落创作室的牵头组织下,开设各类专门培训班,分别有表演班、创作班、音乐班等,特别是创作室牵头实施的签约作家仪式暨青年作者培训班活动,组织了一批特约撰稿人,扶植了一批业余作者,有10位莲花落特约撰稿人签约创作任务,50多位业余作者参加培训。通过五年的努力,现已取得了较大效果,这批业余作者正在茁壮成长,在创作的道路上已经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们的作品已编印成了《绍兴莲花落新作选》。同时,创作室还每年策划推出一部莲花落的电视片,五年来,共出品5部莲花落电视片。
五、致力于抓精品创作,推进莲花落名家名品工程。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莲花落的精品创作,特别是根据县委县府新提出的“名家名品”工程的工作要求,多管齐下培育名家名品。我们积极为中青年曲艺人才寻找导师,聘请胡兆海、倪齐全、王云根、罗小令、汪嘉宝、马志友、郑关富、王玉英、宋小青、何云根等一批绍兴曲坛的领军人物,采取传统的以师带徒形式和现代的导师制模式,精心培育新生代曲艺名家,特别是围绕曲目的创作排练,针对节目创作做到面对面地“传帮带”,针对节目表演做到手把手地“传帮带”。同时,举办有规模、有档次、有门槛的中青年优秀曲艺演员的个人专场演出活动,强化中青年曲艺演员的舞台实践和锻炼,提高中青年曲艺演员的舞台经验和表演功底,加快了青年演员在艺术上的成长和成熟,绍兴莲花落已经有一批中青年演员崭露头角,像潘家富、章利萍、陈巍良、潘海良、韩会稽、金国良、施金裕(黑牡丹)、陈祥平(白牡丹)等中青年莲花落演员,不但在绍兴演出市场上极具人气,而且在浙江省内外也拥有不小的知名度。五年来,他们之中绝大多数都获得了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中国群众文化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名家制造名品,名品催生名家,在名家和名品的互动下,涌现了一大批莲花落精品力作。2007年,由马志友、倪齐全创作,章利萍、潘家富、陈巍良、韩会稽表演的莲花落小戏《一只红木箱》获得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2008年,章利萍、陈巍良表演的莲花落《“110”和“120”》获得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马志友、郑关富、倪齐全创作的莲花落《征母》获得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潘家富表演的莲花落《三个巴掌》获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提名;由汪嘉宝创作、施金裕表演的莲花落《外婆桥》获得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提名;潘家富表演的莲花落《卖座》获得第六届中国曲艺节优秀节目奖。2010年,由汪嘉宝创作,潘海良、施金裕表演的绍兴莲花落《午夜电话》获得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2011年,潘家富表演的绍兴莲花落《局长摆宴》获得首届全国曲艺之乡曲艺大赛金奖。2012年,潘家富表演的绍兴莲花落《绝办法》获得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绍兴莲花落多次在国家级群星奖、牡丹奖中频频获奖,在全国也是鲜有的,被文化部和中国曲协的领导赞誉为“绍兴现象”。
六、致力于抓演出活动,促进莲花落的文化惠民工作。
五年来,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根本目的,在县文化发展中心牵头组织下,以县文化馆和莲花落艺术团为主体,特别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著名莲花落表演艺术家胡兆海老师的倾情复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强大而良好的反响,整合和发挥了民间民办的众多莲花落社团的资源和力量,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莲花落演出活动,全方位活跃了莲花落演出活动,全方位拓展了莲花落的演出市场。传承和发展绍兴莲花落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使绍兴莲花落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回报观众、回报社会的文化惠民工作中掀起了新的高潮。
1、注重依托剧场的演出平台。绍兴曲艺的演出注重与剧院的合作,利用剧院的平台构建曲艺的演出市场。五年来,绍兴莲花落艺术团多次与绍兴剧院、绍兴大剧院、音乐剧场、蓝天大剧院等本地剧院合作,特别是与绍兴剧院开展深度合作,在2008年绍兴莲花落艺术团与绍兴剧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利用双方资源共同联手推出“越乡莲歌大舞台”的曲艺品牌,每月举办一个专场,每个专场以传统节目为主体,以绍兴莲花落为主体,以低票价为主体,以中老年观众为主体,“四个主体”的演出包装和市场推介,演出盛况空前,又现一票难求的现象,使绍兴莲花落的演出市场特别是在城区出现了几年来少有的闹猛场景。同时,绍兴莲花落也频频向周边剧院拓展合作,先后与诸暨剧院、上虞剧院、慈溪剧院和上海逸夫舞台联手合作,推出绍兴莲花落为代表的绍兴曲艺专场。2009年4月9日晚上,绍兴莲花落名家名段演唱会在上海逸夫舞台圆满落幕,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也是一次成功的探索。此次进上海演出,绍兴莲花落名家新秀倾巢而出,演唱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全场气氛热烈,笑声、鼓掌声连绵不绝。这次上海之行,既让我们看到了莲花落走出去的信心和希望,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并重的方针,鼓励我们积极探索曲艺的市场化演出路子,增强我们进一步向外探索莲花落市场,打响绍兴莲花落品牌。
2、注重利用媒体的传播优势。现代社会是媒体强势的社会,所以,绍兴莲花落很早就同广播电视联姻。五年来,合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合作的空间不断挖掘,合作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不断显现,绍兴莲花落和广播电视媒体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一是绍兴广播电视台开设专门频道《莲花剧场》。《莲花剧场》开播以来,其收视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成了广播电视台的“人气频道”。同时,莲花剧场不仅方便了广大观众欣赏绍兴莲花落,而且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曲迷。二是与广播电视台、汇源音像有限公司三方合作,拍摄制作绍兴莲花落广播集、电视片、电视剧,还策划拍摄制作绍兴莲花落电视连续剧,既有传统经典版,又有新人新作版,做到每年推出。目前已经出版光碟节目有近10部,包装和推介了一批新人新作,对绍兴莲花落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介作用。
3、注重调动企业的合作兴趣。由于绍兴莲花落已经成为绍兴的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所以,绍兴莲花落不谋而合地寻找到了2家同样具有绍兴特色、同样具有文化底蕴且门当户对的企业合作伙伴。一是与绍兴文化旅游公司合作。在绍兴沈园景区共同打造旅游文化品牌——“赏荷听莲”专场晚会,以浓郁的绍兴水乡风情和戏曲风味吸引海内外游客,成为沈园景区的一个旅游亮点,让游人流连忘返、如痴如醉。二是与绍兴黄酒龙头企业绍兴塔牌有限公司合作。由企业冠名,在绍兴举行绍兴莲花落百村巡演活动,使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绍兴莲花落,这样的农村演出红火场面被老百姓形象地戏称为“酒醉曲醉人更醉”。与企业的合作达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目的,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绍兴莲花落也为文化惠民做出了新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4、注重开展免费的演出活动。五年来,采取“群众订单、文化单位做单、政府买单”的方式,大力开展绍兴莲花落的送演、巡演和展演活动。
(1)组织举行绍兴莲花落“五进工程”送演活动。每年安排30场莲花落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村、进敬老院开展送演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观赏到绍兴莲花落。
(2)组织展开绍兴莲花落免费周末专场活动。每周六晚上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开展免费的莲花落周末专场展演活动。演出的节目有长篇和短篇,演出的演员有专业演员和业余演员,演出的形式有单档和双档。绍兴莲花落免费周末专场活动已经成为一个文化品牌活动,产生了诸多良好的效应,锻炼了莲花落表演队伍,培育了莲花落观众,推动了莲花落创作,丰富了市民的文化需求,成为了柯桥城区特色文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3)组织举办鉴湖之春广场文化月曲艺专场演出活动。每年春季在明珠文化广场上,以绍兴莲花落为主体开展为期一个月左右的曲艺专场系列活动,是专门为市民定制的曲艺文化大餐。
(4)组织策划莲花落进校园巡演活动。积极开展莲花落进校园巡演活动。由绍兴县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联手配合,开展绍兴莲花落进校园巡演活动,把它作为一项规范化、系列化的校园曲艺文化的重要工作。莲花落进校园巡演活动由县文化发展中心具体实施承办,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做到精心的组织和策划,其中巡演最多的一年,一共巡演了八所学校,最多一场有学生观看人数达到近6000人,演出盛况空前,学生反响热烈。“‘莲花’落校园”的巡演活动成为了校园文化中学生最受欢迎的文化名牌活动之一。
七、致力于抓艺术创新,激发莲花落的艺术生机。
绍兴莲花落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绍兴莲花落发展至今,也面临诸多挑战,绍兴莲花落的社会基础、生存状态和艺术特色在各个时期也各不相同,要实现绍兴莲花落的保护传承和繁荣发展,创新莲花落艺术是根本,为此,加强了莲花落艺术上的创新工作:
1、音乐创作和唱腔设计上加大创新。在保护传统的特色和特质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引入各种现代音乐元素,根据莲花落的特色,在曲式、曲风、和声、配器上进行积极的创新,进一步丰富音乐色彩,符合时代鉴赏力,强化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绍兴莲花落尝试了莲花落MTV、莲花落小品、莲花落歌曲等,得到了许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认可。
2、表现形式上加大创新。绍兴莲花落围绕新时期观众新的审美要求,在表现形式上做到与时俱进,博采众长,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曲种和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形式和艺术营养,化他为我,丰富和提高自身的表演艺术。如绍兴莲花落,在表演形式上由起初的单档、双档,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男双档”、“女双档”、“男女双档”、“男女多档”等,表演形式有了很大变化,体现了时代特征、增加艺术效果、丰富了艺术表演,同时,追求表演方式、演唱技巧、服装道具、灯光布景等系统创新,在表现形式上丰富绍兴莲花落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节目内容上加大创新。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提倡绍兴莲花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加大现实题材的创作,深入挖掘活生生的现实题材,瞄准人民群众关注的生产生活热点,在内容题材上要改变单一的传统曲目、改变原有乏味的宣传作品这样一种状况,真实反映群众的时代生活和鲜活的时代人物,在节目内容上使观众身临其境,产生强烈的共鸣感。
八、致力于抓学术研究,开阔莲花落的发展视野。
绍兴莲花落历经百年发展,如何传承和发展既是一项具体任务,更是一个研究课题,需要开展学术研究,不断挖掘绍兴莲花落的艺术内涵,为绍兴莲花落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学术支撑和理论指导。为此,五年来,我们在绍兴莲花落的艺术研究方面作了一系列的探索。
1、组织举行绍兴莲花落百年论证会。2007年12月28日,由县文广局主办,县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绍兴莲花落百年论证会,会前我们就着手组织专门力量对绍兴莲花落的资料开展系统的收集和整理。会上,重点对绍兴莲花落的起源、形成、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形成了莲花落百年历史的共识,为莲花落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第一手的决策资料。
2、积极争取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合作,于2008年11月在县文化发展中心成立挂牌“绍兴莲花落科研教育基地”。同年,中国曲艺研究所和绍兴县文广局联合举办了绍兴莲花落百年纪念学术研究会,中国曲协副主席、中国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等一批专家学者到会指导,会议就绍兴莲花落的历史发展、曲本创作、音乐设计、舞台表演及传承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学术探讨,进一步深化了莲花落传承和发展的学术思考。
3、举办绍兴莲花落百年纪念大会。2008年由中国曲艺家协会、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绍兴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绍兴莲花落百年纪念大会。我们特别推出了《绍兴莲花落一百年》大型图文集和《倪齐全曲艺文集》,这次纪念大会对弘扬绍兴莲花落艺术、展示绍兴莲花落成就,扩大绍兴莲花落影响、打造绍兴莲花落品牌,推动绍兴莲花落新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4、组织了由浙江曲艺家协会和上海市曲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绍兴莲花落上海巡演研讨会。2009年4月,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浙江省曲协主席翁仁康、上海市曲协主席王汝刚等曲艺专家到会指导,会上浙沪两地曲艺专家就演唱会的节目和绍兴莲花落进军上海演出市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次绍兴莲花落走进大上海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和探索,也让我们看到了绍兴莲花落走出去的信心和希望。
5、举办绍兴方言与绍兴莲花落语言研讨会。2010年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主办,绍兴莲花落创作室承办的绍兴方言与绍兴莲花落语言研讨会,本土方言专家和曲艺专家共同探讨了两者的历史渊源、内涵关系以及发展走向。
6、组织举办了一系列的作品研讨会。五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了由县文化发展中心主办、莲花落创作室承办的莲花落电视作品研讨会。如电视剧《三朵兰花》、《歪打正着》、电视片《范大夫筑越城》、《少年英雄》、《马太守造鉴湖》等多个电视作品的研讨会。既有效提升了莲花落电视作品的创作能力和创作质量,也打开了莲花落传播的新观念和新渠道。
7、组织开展了专题课题研究。由季承人、倪齐全、王云根牵头组织开展了《论绍兴曲艺的传承和保护》的研究课题,并在2009’中国曲艺高峰论坛上列为重点课题,进行了大会主题发言。由季承人牵头开展了《绍兴县打造“中国曲艺之乡”的实践与思考》的研究课题,由马志友、韩会稽牵头开展了《扶持民间演出团体、繁荣地方曲艺》的研究课题,分别在2010年的中国曲艺家协会举办的“中国曲艺之乡·岳池论坛”上交流并获奖。
绍兴莲花落是绍兴本地原生态的文化,是绍兴人民十分喜爱的曲艺艺术,传承和发展绍兴莲花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绍兴县作为“中国曲艺之乡”,更应努力推进绍兴莲花落的大发展、大繁荣,让绍兴曲坛最具生命力的乡土奇葩焕发青春与活力。